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更换的现状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更换的现状分析


5 5 4. 85 %
控股股东改派
1 1 0. 97 %
政府推荐其他人担任
1 1 0. 97 %
临时性公告合计数
30
73 103 100. 00 %
表4
总经理变更原因披露 董事长与总经 总经理单 小计 各类变更原
理均变更时 独变更
因所占比例
辞职
13
40 53 28. 49 %
工作调动
15
54 69 37. 10 %
三是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更换的财富效应 , 研究高级管理人员的变化对股东财富或股票 价格的影响 , 相关的研究如 Furtado 和 Rozeff ( 1987) ,Bo nnier 和 Bruner ( 1989) 等 。
四是高级管理人员更换与公司治理机制 的关系 , 如高级管理人员更换中老的高管人员 去了何处 , 新的高管人员来自哪里 , 又如外部 独立董事与高管人员更换之间的关系 。相关的 研究如 Weisbach ( 1988) , Parrino ( 1997) 等 。
者总经理的更换将可能引起企业经营战略
或者人事等方面的变动 , 会对股东的财富产 生影响 , 所以 , 上市公司应该充分披露有关 信息 。从上市公司关于高管人员更换原因的
信息披露来看 , 大部分的董事长更换是由于 辞职或者工作调动所致 , 辞职和工作调动分 别占 41. 75 %和 38. 83 % ; 而总经理的更换
- 126 -
优秀的企业家能为企业带来大量的利润与广阔的发展前景 , 而跨国集团的总经理或 者其他高级职务则更是实务界的风云人物 。他们的突然离去带给企业将是股价的大幅震 荡和人事的大量更迭 。大量企业的高管人员的更换则为学术界提供了良好的研究素材 , 经过多年的努力 ,已经发展了成熟的理论并积累了丰厚的经验证据 。
- 127 -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更换的现状分析 中国上市公司研究
更换的原因 ,表4列示了总经理更换的原因 。 结合表 3 和表 4 可以发现 , 1996~1999
年间共有 305 家公司更换了董事长 , 但是只
有 103 次更换公告了更换原因 , 同期间共有 381 家公司更换了总经理 , 也只有 186 次更 换公告了更换原因 , 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在这 段期间的信息披露不够充分 。因为董事长或
1996
55
76
530 10. 38 % 14. 34 %
1997
95
120
745 12. 75 % 16. 11 %
1998 155
185
851 18. 21 % 21. 74 %
1999 226
合计
613
262
949 23. 81 % 27. 61 %
756
3872 15. 83 % 19. 52 %
表3
董事长变更原因披露 董事长与总经 董事长单 小计 各类变更原
理均变更时 独变更
因所占比例
辞职
12
31 43 41. 75 %
工作调动
13
27 40 38. 83 %
股权变动
2பைடு நூலகம்
3 5 4. 85 %
死亡
1
3 4 3. 88 %
退休
1
2 3 2. 91 %
证监会要求
1
1 0. 97 %
原董事长兼总经理辞去董事长职务
国内证券市场起步较晚 , 相关的研究更是 寥若晨星 。有关我国证券市场中高管人员更换 的研究 ,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仅有龚玉池 (2001) 有关公司绩效与高层更换之间关系的 1 篇论文 。
二 、现状分析
1. 董事长 、总经理更换数量与比例 本文收集了 1993 年以来各年度高管人员 更换的上市公司数量 , 以及在各年度上市公司 总数中所占的比重 i 。考虑到我国公司中的组 织结构 , 在本文中 , 高管人员仅指董事长和总 经理这两个高级职位 。本文分别计算了董事长 和总经理更换的情况 (见表 1) 。 从表 1 可以发现 , 从 1993 年以来高管人 员更换的比例在不断增加 。总体来看 , 1993~ 1999 年共 7 年期间 ,共有 613 家公司更换董事 长 ,756 家公司更换总经理 ,分别占年度公司总 数的 15. 83 %和 19. 52 % 。Tho mas 和 William
一 、高管人员更换的一般理论与文献综述
高级管理人员的更换是国外证券市场和管理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 相关的内容 在财务和会计学科的国际顶尖杂志上发表了大量的论文 , 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一个全面而 坚实的基础 。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 4 个方面 。
一是高级管理人员更换的原因 ,例如 Martin 和 McCo nnell (1991) 研究了控股权的转 移是否会影响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更换 , 研究结果表明经营业绩低劣的公司容易发生控 股权的转移 , 同时控股权的转移将提高高级管理人员更换的可能性 。另外大量的研究集 中在公司经营业绩的优劣与高级管理人员更换之间的关系 , 分析经营业绩在更换高级管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更换的现状分析 中国上市公司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 更换的现状分析
□朱红军
从 1993 年至 1999 年 ,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发生了大量的更换 ,引起了市场人 士的广泛关注 。本文综述了该方面研究的主要内容 , 并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更 换的现状 ,考察了更换的原因以及可能引起的一些结果 。研究结果发现 ,从对外披露的原 因来看 ,辞职和工作调动是使用最多的托词 。但是 ,从本文的分析来看 ,高管人员的年龄 , 以前年度的经营业绩和大股东的更换是影响高管人员更换的重要原因 。然而 , 高管人员 的更换并不能改变这些企业经营业绩低劣的现状 ,无法显著提高经营绩效 ,带给企业的仅 是显著的盈余管理行为 。高管人员更换后 ,继任者中略多于一半的人数来自母公司 、以及 与母公司相关的其他单位和政府单位 ,反映出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的现状 ,这可能会引起 一定程度的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问题 。
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是一个逐步规范的过程 ,早
期的一些公司在更换高管人员时并未披露任何信
息 ,因此本文只收集了1996 、1997和1998年间在公开
证券媒体上披露的 临时性公告 。从 中 可以看出 ,公司披
表2 年度 董事长和总经理均变更 上市公司数量 更换比例
1993
6
1994 17
183 3. 28 % 291 5. 84 %
结合表1和表2可以看出大量公司更换了董事长
或者总经理 ,还有许多公司在一个年度既更换董事
长又更换总经理 。我们不禁会提出一个问题 ,究竟是
什么原因引起公司高管人员的更换 ,其中是否存在
一些普遍性的规律 ,这是本文需要探索的一个重要
论题 。我们查阅了这些公司在更换高管人员时公开
披露的公告 ,试图通过这种途径窥见一斑 。然而由于
理人员中所起的作用 , 以探析公司治理的科学 程 度 。 相 关 的 研 究 如 Gilso n (1989) 和 Hotchkiss (1995) 研究了财务困境与高管人员 更换之间的可能性等 。
二是高级管理人员更换对企业经营业绩 的促进作用 , 研究高级管理人员更换前后经营 业绩的变化趋势 。相关的经验研究如 Murp hy 和 Zimmerman (1993) 分析了首席执行官更换 前后经营业绩的变化 , 以及首席执行官更换对 有关会计指标的影响 。
受到证监会处罚
1 1 0. 54 %
政府推荐其他人担任
1 1 0. 54 %
调任董事长
5
5 2. 69 %
证监会要求
1
1 0. 54 %
临时性公告合计数
38 148 186 100. 00 %
- 128 -
原因中有三个主要原因 , 一是辞职 , 占总更换数量的 28. 49 % , 二是工作调动 , 占 37. 10 % , 还有许多公司的 原董事长兼总经理因种种原因 , 辞去总经理职务但保 留董事长职务 ,占 23. 12 % 。
3. 高管人员更换与经理人年龄 、控股股东变更及 企业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
(1) 高管人员的年龄 一般而言 ,企业单位职工正常的退休年龄为60岁 。 当高管人员年龄达到退休年龄规定时 ,离开工作职位 , 这是正常的更换 。本文收集了1996 、1997和1998年中所 有上市公司的高管人员的年龄 ,并重点分析了被更换 的高管人员在更换当年的年龄 ,分析结果见表5 。 表 5 列示出更换了高管人员的公司中 , 被更换的 董事长或者总经理的年龄分布 , 以及所有上市公司的 董事长或者总经理在年末的年龄分布 。从表 5 可以发 现 ,与所有公司相比 ,被更换的董事长或者总经理的年 龄偏大 。以总经理为例 ,被更换了总经理的公司中 ,有 18. 37 %的公司总经理在 56~60 岁之间 , 9. 19 %的公 司总经理在 61~65 岁之间 , 但是从所有上市公司来 看 , 仅有 10. 50 %的公司总经理在 56~60 岁之间 , 1. 90 %的公司总经理在 61~65 岁之间 。董事长的情况 也基本如此 。本文进一步将视线集中在退休年龄前后 (即 58 、59 、60 和 61 岁) , 发现无论是董事长还是总经 理 , 被更换了的高管人员在这一年龄区间的比例要远 大于所有上市公司 。从平均年龄来看 ,被更换的董事长 和总经理的年龄分别为 53. 67 岁和 50. 87 岁 , 比所有 上市公司的平均年龄 (董事长为 50. 88 岁 , 总经理为 47. 71 岁) 要高 。以上数据可以说明年龄是影响高管人
(1990) 通过随机抽取《财富》500 强企业中的 80 个公
司 , 并考察了 1945~1984 年共 40 年期间的高管人
员更换后也发现 , 高管人员的更换频率在不断增加 ,
并认为这主要由于经营环境发生了变化 , 导致企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