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沪教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上册欣赏课《狩猎之舞》说课设计

沪教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上册欣赏课《狩猎之舞》说课设计

欣赏课《狩猎之舞》说课
1、说教材、说学生
(一)【教材内容】
欣赏钱兆熹的骨哨与乐队《原始狩猎图》,这首音乐是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第一课《醇美的古韵》里的内容。

单元主题是:风格一一凸现艺术的个性,本单元的宗旨,在于通过展示艺术作品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和个人风格,使学生从感性上感受到艺术的风格犹如人的面貌,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深深地体验,细细地品味,这样才能真正领略艺术的真谛,感受其本质的美。

同时,本单元也隐伏着一条简单的音乐史线索,使即将结束义务教育学习的同学们对中外音乐、艺术的发展概貌有一个粗浅的了解。

b5E2RGbCAP
(二)【教材分析】
1作品分析:乐曲的结构是引子一一狩猎一一庆功一一尾声,乐曲采用简洁朴素的音乐语言,充分发挥了骨哨独特的音色和淳朴的艺术魅力,展示了一幅远古时期人们在夜幕中狩猎的画面,把先民们从发现猎物时的激动心情到捕获猎物后的狂喜场面刻画得栩栩如生。

plEanqFDPw
2、作者简介:钱兆熹先生是浙江歌舞团国家一级作曲。

1936年生于河南辉县,1949年加入文工团任
双簧管演奏员,1958年至1970年任浙江管弦乐团首席小提琴,同时师从著名作曲家黄源洛学习作曲,后入上海音乐学院师从陈铭志教授等进修作曲。

他多年来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扬州慢”、“原始狩猎图”“西湖寻梦”、“双声恨”等多件作品相继在国际和国内比赛中获奖,并经常有国内、国外的民族乐团演
出,获得了很高评价。

DXDiTa9E3d
(三)【学情分析】
由于媒体的广泛传播,流行音乐像空气一样包围着学生,如花的季节却把缠缠绵绵的相思之意挂在嘴边。

课堂上,他们只想听唱最新流行的歌曲,一听到古典音乐就唉声叹气。

但是,在我看来既不能为了迎合学生的口味,便听之任之;也不能完全排斥这种现象。

否则,是有悖于素质教育的核心,也不符合当前课改精神。

RTCrpUDGiT
(四)【教学目标】
二期课改音乐新教材蕴含丰富而深刻的民族精神教育内涵,通过认真学习《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分析梳理新教材中的民族精神教育要素,我意识到通过音乐课堂培育初中学生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提高学生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审美情趣,从而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大有可为” 的。

因此,我在制定日常教学目标时,更加注重民族精神教育显性化。

教学过程中关注民族精神元素的激
因和灵动,着力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切实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5PCzVD7HxA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欣赏音乐《原始狩猎图》,体验原始生活的情景,了解源远流长的古代音乐及相关艺术的历史印痕,
感受博大精深的母体文化,增强对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jLBHrnAILg
2、情景体验远古人集体的劳动方式——狩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和了解部分古代乐器,如:骨哨、骨笛、埙、编钟等。

2、欣赏关于远古时期的壁画、岩刻、花山岩画、舞蹈纹彩陶盆等,拓展艺术知识,丰富审美体验。

过程与方法:
在音乐情景表演、探究、讨论等过程中,启发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和内涵,深入感受音乐所呈现
的栩栩如生的画面。

xHAQX74J0X
(五)【教学重点、难点】
在欣赏、情景表演、探究讨论等活动中,体验原始生活的情景,感受音乐与远古生活情节内容的完美结
合。

(六)【课时安排、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本节课是第一课时(第一课《醇美的古韵》共三课时)教学准备:《原始狩猎图》的音乐资料,原始壁画、岩刻的图片、文字,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二、说教法、学法
1. 说教法
《教育心理学》一书指出:在选择教法时,教学所要完成的任务和要达到的目标是首先考虑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选择了以下教法:LDAYtRyKfE
1、情景创设法、音乐表演法:乐曲《原始狩猎图》展示了一幅远古时期人们在夜幕中狩猎的画面,刻画了先民们从
发现猎物时的激动到捕获猎物后的狂喜场面。

这些场面对我们的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如果让学生去感受一些陌生的东西,容易产生隔膜,难以调动学习的主动性。

针对这样存在的问题,我为学生创设了情景,然后请一些同学在音乐情景下表演。

2 、分段欣赏法:乐曲《原始狩猎图》是一首情节性、故事性很强的作品。

对于这一作品我采用了分段欣赏法,按乐
曲的顺序逐段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欣赏,使学生能掌握每段的音乐特点和表现的内容。

Zzz6ZB2Ltk
3、启发引导法:由于学生所掌握知识的局限性,我通过了一系列的启发与引导,使他们深入理解了音
(二)说学法
乐作品表现的情绪特点和场景内容。

dvzfvkwMI1
《音乐教学法》指出:“欣赏教学要尽量引导学生参与音乐。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用下面
的方法进行欣赏:rqyn14ZNXI
1、探究与研讨学习法:通过师生、生生探究、研讨的学习方法,提炼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
感受中华民族璀璨的传统文化。

EmxvxOtOco
2、情境复现法:再现先人们“狩猎”和“庆功”的场景,加深对音乐的感受、体会。

二、说教学过程
共分为六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景、借景导入
(二)探访远古、艺术再现
1、欣赏关于远古时期的壁画、岩刻
内容包括:动物、放牧、舞蹈、战争等。

绘画手法:壁画一般是勾线涂色;岩刻一般是敲凿和磨刻。

绘画工具:壁画用的是苔藓类植物、兽毛,颜料是动物的脂肪和血调和的天然矿物;岩刻用的是石头。

2、讨论:远古人为什么会将这些动物刻画在岩石或洞穴中呢?
远古人或是为了了解生活中的动物,或是为了记录某一次打猎的过程,或是为了记录每次打猎的成绩, 或是为了祈求明天能打到更多的猎物等等原因。

6ewMyirQFL
3、了解古代的一些乐器(埙、骨哨、骨笛等,链接音频)。

4、《原始狩猎图》作者简介。

(三)欣赏音乐、探究讨论
(1)聆听音乐骨哨与乐队《原始狩猎图》之“狩猎”。

(六)想想音乐所表现的画面情景。

(七)说说乐器“骨哨”和“埙”的音色特点。

(八)谈谈听完音乐后的感受。

2、请五名同学出来扮演远古人猎手,一个扮演野兽,随着音乐,再现激烈的狩猎场面。

音乐响起,老师念白:“在悠远的旷野上、山谷里,神秘而安静……”“一头野牛正悠然自得的慢慢走来走去,不时吃着旁边的草。

”(一学生出来,双手放头上做牛头动作)y6v3ALoS89
“猎手们正从远处走来,头领正在安排商量狩猎的方法”(五学生出来,围在一起商量对策)
“头领做个手势,五人找好最佳的伏击位置”(五人散开)
“凶猛的野牛出现了,头领首先冲了上去,展开了激烈的搏斗……猎手们一涌而上……”
3、学生点评,更深层次的理解音乐作品。

(1 )对每个学生的表演互评、自评;
(2)结合情景表演师生探讨对音乐的理解。

A.音乐具有的情景形象性。

B.不同的音乐表现出来的不同的画面,以及两者的巧妙结合。

(四)完整欣赏、借景抒情
1、聆听钱兆熹的骨哨与乐队《原始狩猎图》之“庆功”和“尾声”,让学生根据音乐,描绘出想象中的狩
猎后古人们跳舞欢庆和散去的场景。

OYujCfmUCw
2、欣赏花山岩画、舞蹈纹彩陶盆
3、模仿古人的舞蹈动作,简单的举手、手拉手等动作。

4、分析乐曲的结构:引子一一狩猎一一庆功一一尾声
5、创编动作、情景复现
根据钱兆熹的骨哨与乐队《原始狩猎图》之“庆功”和“尾声”,,以及壁画、岩刻上的舞蹈动作,请学生手拉手,老师带头,随着音乐,编创造型和动作,跳起欢庆狩猎成功的舞蹈。

eUts8ZQVRd
6、探究讨论、情感抒发
(1)音乐与情景内容是怎样结合在一起的?
(2)古代人为什么要聚在一起狩猎?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3 )体会艺术与生活的关系、集体主义精神。

(五)艺术拓展、电影与古乐
1、电影《菊豆》与陶埙。

2、编钟、编磬。

(六)师生总结、情感升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