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改造规划书目录1. 机房改造概述 (3)2. 机房改造原则 (3)3.机房改造详述 (4)3.1中心机房装修 (4)3.1.1 机房装修的必要性 (4)3.1.2 机房装修简介 (4)3.1.3 机房装修要点 (4)3.1.4 机房的地面 (5)3.1.5 机房的内墙装修 (5)3.1.6 机房隔断 (5)3.1.7 室内吊顶装修 (5)3.1.8 机房门窗及保温 (6)3.2机房消防系统 (6)3.3中心机房电气与UPS系统 (6)3.3.1 机房电气的重要性 (6)3.3.2 机房电气系统简介 (7)3.3.3 机房电缆电路 (7)3.4中心机房接地系统 (8)3.5机房防雷系统 (8)3.5.1 机房防雷系统的必要性 (8)3.5.2 机房防雷系统 (9)3.6中心机房专用精密空调与通风系统 (9)3.7中心机房设备集中监控系统 (11)3.8综合布线机柜系统 (11)4、机房改造概算表 (12)1.机房改造概述我院网络中心机房位于指挥楼5楼,分为包括机房设备间、办公室和UPS供电间,其中机房设备间面积约为50平方米,办公室约10平方米,UPS供电间约为15平方米。
根据如下述规范文件,并考虑未来的发展需求,本次机房改造主要包括:机房装修、机房高低压供配电系统、UPS系统、机房综合布线与机柜系统、静电地板、机房专用精密空调与通风系统、机房消防系统、机房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
1.GB2887-2000《计算机机房场地技术要求》2.GB6650-86《计算机机房活动地板的技术要求》3.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4.SJ/T3003-93《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5.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6.GB50052-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7.GBJ19-87《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8.GBJ15-88《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9.GBJ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10.GB50222-9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11.GBJ232-82 《智能建筑设计技术》12.GA/T74-94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13.GBH16-83 《建筑电气设计技术规程》14.CECS72-9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15.5GB/T50314-2000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2.机房改造原则本次机房改造建设紧紧围绕实际需求,以实用、简便、经济、安全为原则。
首先保证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可能性;其次要始终贯彻面向应用,注重实效的方针,坚持实用、经济的原则;再次是考虑如何既要采用先进的概念、技术和方法,又要注意结构、设备、工具的相对成熟,不但能反映当今的先进水平,而且具有发展潜力,能保证在未来若干年内占主导地位。
最后在考虑技术先进性和开放性的同时,还应从系统结构、技术措施、设备性能、系统管理、厂商技术支持及维修能力等方面着手,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达到最大的平均无故障时间。
3.机房改造详述3.1 中心机房装修3.1.1 机房装修的必要性计算机机房是各类信息的中枢,机房工程必须保证计算机等高级设备能长期而可靠地运行,同时也要兼顾为机房工作人员提供一个舒适而良好的工作环境。
我们必须达到以下目标:a.保证计算机设备的可靠性。
b.延长计算机设备的使用寿命。
c.保证机房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为达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把机房作为一个独立的、特殊的应用环境,从其空间布局、装修材质、电气线路等多方面加以特别规划设计。
3.1.2 机房装修简介计算中心机房作为现代技术的工作场地,既有机房独特的规律,也应有不同立体造型,不同色彩变化的空间,以适应不同功能房间的需要,把不同的材料合理搭配起来,建造一个视野宽阔、层次丰富、能适应未来发展的场地,是机房装修设计的出发点。
3.1.3 机房装修要点1、主机房净高,应按机柜高度和通风要求而定,一般不得低于2.4米。
2、计算机机主体结构应具有耐久、抗震、防火、防止不均匀沉陷等性能。
3、计算机机房围护结构的构造和材料应满足保温、隔热、防火等要求。
4、计算机机房设置单独的出入口,机房的各门均应保证设备运输方便。
5、计算机机房的安全出口设置在机房的两端,且不应少于两个,并有明显的疏散标志。
6、主机房、系统维护间及硬件设备间的装饰材料应选用非燃材料或难燃材料。
室内装饰应选用气密性好、不起尘、易清洁,并在温、湿度变化作用下变形的材料3.1.4 机房的地面活动地板已成为现代化机房内必不可少的设施之一,利用它可在计算机房内组成一个地下空间的建筑结构。
活动地板上用于安放各类计算机设备,活动地板下的空间则可用来敷设联接设备的各种电源和信号管线,此外活动地板可迅速地安装与拆卸、方便设备的布局与调整。
3.1.5 机房的内墙装修机房内墙面装修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室内环境使用条件,创造一个舒适、美观而整洁的环境。
3.1.6 机房隔断为了便于工作人员监控,和其他人员的参观,采用玻璃隔断,这样便于观测,同时也起到了装饰效果。
本机房内部统一采用18mm厚优质钢化玻璃隔断,上下钢支架固定。
3.1.7 室内吊顶装修计算机房内的吊顶装修具有以下作用:a.装固定照明灯具及走线;b.安装各类门禁、监控、通讯线路;c.安装固定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探测器;d.安装固定火灾自动灭火系统管道;e.增强计算机房内的保温效果;f.增强计算机房内的洁净度要求,防止灰尘下落;本机房在选材时要考虑重量轻、防火、吸音、保温隔热等要求,还要考虑吊顶及整个室内的装饰艺术效果和施工装卸的要求。
3.1.8 机房门窗及保温为了保持主机房的清洁和密闭,同时对机房内所有门窗进行封闭。
为保证机房的保温效果,防止机房下层、顶部发生冷凝结露的情况。
机房的墙面应做保温处理。
3.2机房消防系统为了保证机房的安全,机房中设置消防灭火系统,考虑到机房的设备及电源线路,机房应采用气体灭火系统。
3.3 中心机房电气与UPS系统3.3.1 机房电气的重要性计算机机房是各类信息的神经中枢,机房工程必须保证计算机等高级设备能长期而可靠地运行,可靠的电力是保障设备可靠运行的必须。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计算机机房场地技术要求》(GB2887-2000)两标准中对供电系统提出了如下要求:a.UPS供电电源及其他设备供电电源应直接从大楼配电柜引入b.UPS、机器供电电源应自大楼总配电柜直接引入(独立专线电源),不与动力、照明器材或终端、复印机等事务机器共用。
c.使用不间断(UPS)以避免使用中停电造成数据丢失,或设备损坏。
d.照明/动力(包括冷气/除尘/除湿机等)电源开关不受大楼总配电柜开关控制。
e.计算机网络等系统设备由UPS供电且配备空气保护开关和无熔丝开关等,以防止瞬间故障损坏系统设备。
f.各室配备应急灯设备,以备发生特殊情况或故障时急用。
g.机房总配电箱置于主机房内。
h.主机房内的设备需要独立的地线,地线要求如下:接地电压:地线对电力中性线电压应小于0.5伏接地电阻:应小于1欧姆i.电脑设备可以适应以下供电变化范围:直流电压:-40V~-57V交流电压:220V(1-12%)~220V(1+12%)50HZ(1-5%)~50HZ(1+5%)3.3.2 机房电气系统简介机房动力供配电系统是计算机房整个工程的重中之重,按负荷等级设计为一级负荷,一定要保证万无一失,供电可靠不间断,质量稳定无干扰。
为保证市电的可靠性,一般采取引入两路独立电源互为备用;低压配电系统设置大容量的UPS系统,UPS的输出分别送给不同的计算机设备,每个设备最好保证有独立的UPS输出配电,便于设备调试和提高可靠性计算机系统由计算设备、外部设备、辅助设备和工艺设备四大部分组成,计算机机房的供配电系统要满足这四大部分的要求,保证它们获得稳定、可靠的电源供应。
机房的供配电系统除了要满足第一阶段所有设备用电的需要外,要留有足够的扩容空间,以满足今后对供电扩容的需要,需保证机房设备获得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
3.3.3 机房电缆电路1 机房内所有动力电缆都与数据线路一样,采取下桥架走线,但是和数据线路是分开的。
2 照明电源线在天花吊顶上穿镀锌金属线槽或镀锌钢管敷设,然后就近经软管敷设至灯具。
3 插座和照明开关电缆通过镀锌金属线槽敷设,再经镀锌钢管敷设至各固定插座和开关。
4 为防止漏电危及人身安全,并防止电磁干扰,机房内所有金属线管、线槽、电气设备外壳等不带电的金属部分都可靠接地。
5 电线电缆除具有相应的载流量外,还要充分考虑阻燃特性要求。
机房所有电线电缆应全部采用国产优质阻燃电线电缆。
6 导线截面积的选择应考虑负荷大小、电压损失、工作升温引起的机械强度变化等因素,载流量应留有30%的余量,考虑今后机房升级,还必须留足设备增设所需电缆。
7 所有电线电缆严禁有接头、断头、焊点。
为方便查线,每个电缆两端均加以标记。
3.4 中心机房接地系统机房接地系统是消除公共耦合阻抗,以及防止寄生电容耦合的干扰,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减少火灾发生隐患、保证机房设备稳定可靠的运行的重要手段。
据统计大部分火灾的发生均是由电气线路的故障引起的,而一套良好的接地系统则是避免火灾发生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
根据国家标准《计算机站场地技术要求》的规定,接地系统应包括计算机系统的直流工作地、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防雷保护地这四种。
计算机机房是弱电设备的核心所在地,机房所连接的均为数据处理系统,对电位的变化较为敏感,容易导致设备的损坏及系统运行的不稳定,因此对接地系统有较高要求3.5机房防雷系统3.5.1 机房防雷系统的必要性1、雷击的产生雷电的形成是由空中的两块不同极性的区域之间放电而产生的。
通常产生于两个暴风雨云团之间或是一个云团与地面之间闪电也许会传播数公里之远,在不断地向地面跃进时发展,并产生一个高度电离的通道。
一旦到达地面,就产生真正的闪电或者回击。
一股几十千安的电流会通过电离通道从地面返回云层或云层直达地面。
2、雷击的危害建筑物受到雷电直接击中,建筑物内的地线及接在该地线上的一切设备,在数微秒的时间内升上很高的电位。
直击雷的能量巨大,但由于遭受雷电直接袭击的范围很小,因此对电器,电子系统造成的破坏不是最主要的。
但是雷电感应产生的高脉冲电压和破坏性大的电流,影响到远方的电缆和通讯线路,并以极高的速度从建筑物经电缆线、通讯线直接击毁电子设备。
同样电脑及网络控制系统也会被高电压击毁。
感应雷和工业过电压也会产生同样的结果。
程度较轻时对电脑及通讯设备的硬件造成永久性的损坏,需花大量的金钱更换硬件。
更换其间造成的系统瘫痪及工作的停顿导致无法估计的损失。
程度较重的雷击会造成电器设备失火,令宝贵的物业财产化为灰烬,更严重的会威胁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