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行进之歌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行进之歌教案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行进之歌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一二三四歌》教学重点:了解音乐与人的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感受军营生活,感受到真是们的自豪情绪。

教学难点:有情感的演唱歌曲,唱好第三乐段的两声部配合。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本课曲目的音响资料教学时间:一课时教材分析:《一二三四歌》是一首反映部队生活的群众歌曲。

它表现了解放军战士热爱祖国、热爱军营生活的高贵品质。

他们有着“钢枪交给我,二话没说为祖国”的雄心,有着三山五岳任我走,四海为家苦为乐的胸怀。

整个歌曲给人以高度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感染。

《一二三四歌》为C宫调(原调为 bB宫调)、4/4 拍、进行曲速度,三段体曲式结构。

歌曲的开头是一个号角性的前奏。

第一乐段采用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简洁、明朗的旋律,表现了解放军战士坚定、勇敢、自信的坚强性格。

第二乐段采用了先密后疏的节奏,旋律类似于说唱兼有的风格,唱起来令人想到战士行军途中说快板书的情景,给人以活泼、乐观、豪迈的印象。

第三乐段采用领唱加伴唱的形式,伴唱中还夹带表演。

其旋律多为短小精悍、有呼有应的短句,其中穿插着喊口令的声音,使人联想到火热的军营生活,感受到战士们的自豪情绪。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这首歌曲是一首反映部队生活的群众歌曲,表现了解放军战士热爱祖国,热爱军营生活的高贵品质,旋律朗朗上口。

在教学设计中偏重对歌曲情绪的理解,用不同的表演形式来体会歌曲情绪。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新课教学导语: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广为流传的歌曲《一二三四歌》1、介绍作者:臧云飞,作曲家。

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作曲。

创作歌曲有《珠穆朗玛》、《当兵的人》、《一二三四歌》、《女兵》、《三百六十五个祝福》等军队歌曲。

2、听范唱,边听边想:你能听着歌曲,想想部队里的生活是怎样的吗?歌曲的情绪怎样?3、学生听,然后举手发言4、学习歌曲,再听歌曲,边听边在心里跟着歌曲哼一哼旋律5、很多同学都会唱这首歌曲,请大家跟着录音机轻声地演唱,老师纠正不对的地方6、指导:唱到高音的时候,请同学们用假声来演唱7、请大家跟着歌曲的伴奏,大声地用圆润地声音来演唱歌曲。

8、分小组,最多不超过八个人排练歌曲,要求:声音圆润,有不同的演唱形式,唱出歌曲的情绪,要求加上动作。

9、学生排练10、表演11、评价三、教学小结:师生再见第一单元行进之歌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教学目标:教学重点:①了解进行曲的节拍、速度、情绪、节奏、结构上的主要特点。

②通过欣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感受其中的附点节奏、切分节奏和休止符的作用。

③通过欣赏感受其旋律中的同音重复、旋律的重复与变化反复的创作手法的运用音乐此曲便于传唱,琅琅上口,便于记忆的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欣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感受此曲中休止符运用的妙处。

教学用具:多媒体、钢琴教材分析:进行曲,以行进步伐节奏写成的音乐作品,一般在队伍行进时演奏,用来统一步伐和意志。

类别有婚礼进行曲、军队进行曲、丧礼进行曲、节庆进行曲和专供艺术欣赏的进行曲。

主要特征有曲调规整、节奏鲜明、强调重指、多为偶数拍子。

瓦格纳的《婚礼进行曲》原是三幕传奇歌剧《罗恩格林》里的一首混声四部合唱。

《罗恩格林》剧情梗概是这样的:在天上“圣林王国”里,有位守卫圣杯的武士名叫罗恩格林。

一天,他看到人间发生一件不平之事,便来到人间,击败了那阴险的篡位者弗列德里克,解救了被诬害的公主爱尔莎。

并且使被妖法变成天鹅的王子——爱尔莎的弟弟恢复了人形。

爱尔莎不知道罗恩格林是神,她爱上了这位勇敢、年轻的武士。

罗恩格林也爱上了爱尔莎,答应和她结婚,但是有个条件,那就是永远不许爱尔莎探问他的姓名和来历。

在结婚的那天晚上,善良、单纯的爱尔莎被坏人挑唆,提出了不该提的问题,因为誓约被破坏了,罗恩格林只好惋惜地告别了她,回到“圣林王国”里去了。

在歌剧《罗恩格林》里,有两首婚礼音乐,一首是第二慕里,罗恩格林和爱尔莎到教堂举行婚礼时的庆典音乐《到明斯特去》;另一首是第三幕第一场开始时,贵妇们引导新人进入新房的混声合唱。

但是,后一首比前一首要流行得多。

通常人们提到瓦格纳的《婚礼进行曲》,指的就是这后一首。

它的旋律优美,速度徐缓,庄重而抒情。

《葬礼进行曲》是肖邦成熟时期的作品。

这首乐曲很有深度,它饱含了一个民族内心的诉说、哀怨、庄严、激情。

乐曲曲调中低沉的和弦如同丧钟敲响,平缓行进的节奏象征着祖国儿女拖着沉重艰辛的脚步为死难者送葬。

肖邦的《葬礼进行曲》不是用悲痛的声音诉说个人的死亡。

教学过程:二、欣赏乐曲《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1、欣赏乐曲《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1)、教师介绍乐曲的背景及作者。

此曲原为《八路军进行曲》,在解放战争时期,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51年,将它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郑律成(1918—1976)作曲家,出生于朝鲜,1950年回到中国并加入中国籍。

他的音乐充满激情,旋律朴实流畅,富有特色;结构简练,深受中朝人民的喜爱。

代表作有《延安颂》《八路军进行曲》《我们多么幸福》《绿色的祖国》(2)、让学生边欣赏乐曲边思考,然后进行讨论。

a、乐曲分为几个部分?(单三部曲曲式)b、乐曲的基本情绪?(表现了人民军队豪迈雄壮、势不可挡、勇往直前的军威)c、乐曲的表演形式?(由铜管乐演奏)d、铜管乐队的基本编制?(它是由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组成的吹奏乐队)2、欣赏乐曲《婚礼进行曲》(1)、教师介绍乐曲的背景及作者。

《婚礼进行曲》选自歌剧《罗恩格林》,《婚礼进行曲》是歌剧《罗恩格林》第三幕第一场开始时,贵妇们引导新人进入洞房时唱的混声合唱。

瓦格纳(1813-1883)德国作曲家、作家。

自幼喜欢戏剧、文学和音乐。

他的代表作有歌剧《罗恩格林》《尼伯龙根的指环》《帕西法尔》。

(2)、让学生边欣赏乐曲边思考。

a、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由管风琴演奏的)b、乐曲的结构?(复三部曲式的结构)c、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抒情而庄重)d、乐曲的力度有什么变化?(由弱至强、由强至弱)3、欣赏乐曲《葬礼进行曲》(1)、教师介绍乐曲的背景及作者。

《葬礼进行曲》是肖邦所作的三首奏鸣曲中最著名的《降b小调奏鸣曲》中的第三乐章。

作于1837年。

肖邦(1810-1849)波兰作曲家、钢琴家。

6岁开始学习钢琴和即兴演奏,7岁登台演出,还创作了一首《g小调波兰舞曲》。

1829年到国外旅行演出,通过他的音乐作品,宣扬波兰民族精神。

1849年10月17日病逝于巴黎,享年39岁。

临终前他要求亲人在他死后把他的心脏运回祖国。

肖邦的钢琴演奏技巧精湛,手法细腻,音色多变,音响华丽而富于激情。

课后记:音乐欣赏中的“讲解”历来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讲什么 ? 讲多少 ? 怎么讲 ? 讲到什么程度 ? 讲少了不利于引导学生的欣赏和理解;讲多了又有可能限制学生的想像,讲得不好更是弄巧成拙、喧宾夺主。

因此,在强调尊重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新课程指导下,对教师的讲解这一两难问题更是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从这节课的设计来看,关于肖邦和肖邦的作品,教师作简要的背景介绍。

具体到《葬礼进行曲》的欣赏,则想方设法用音乐本身来说话,所谓“语言的尽头呜响起音乐”。

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学习,由于这首歌曲形象鲜明,表现手法简单、有效,学生在听着音乐行进的过程中已经很容易感受到音乐的情绪表现了,那么,老师最后的讲解就可以集中在音乐语言的表情上,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音乐表现的术语,例如同音反复、切分节奏、节拍、旋律递进等,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音乐表情手段的表情意义。

这样的讲解可以说是恰到好处。

第一单元行进之歌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拉德茨基进行曲》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喜欢聆听本单元的进行曲,并能够结合所学旅游专业知识进行相关的音乐活动并以积极进取的精神投入到学习生活中。

培养学生对进行曲的兴趣,通过欣赏中外乐曲热爱和理解多元文化。

2、过程与方法:聆听—学唱—表演—讨论3、知识与技能:了解新年音乐会的历史与传统,并能够结合旅游专业知识特点进行总结或概述。

通过欣赏进行曲,让学生了解进行曲这一音乐体裁,并能够了解进行曲在节奏,情绪,节拍上的特点。

了解不同场合需要不同进行曲,扩大学生视野提高独立分析乐曲的能力。

教学难点:学会根据情绪给进行曲分段并能够结合所学旅游专业知识进行相关的音乐活动。

教学用具:多媒体、钢琴教材分析:这首曲子本是老约翰·施特劳斯题献给拉德斯基将军的。

拉德斯基是奥地利的陆军元帅,从1815年至1831年,他在威登伯克、隆巴等地任骑兵总司令。

拉德斯基积极维护奥地利帝国殖民统治,曾率领军队侵略邻国意大利,并在意大利北部任总督多年。

老约翰施特劳斯所写的这首进行曲正是炫耀了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武力和拉德斯基的威风。

后来,就连施特劳斯本人及其子小约翰·施特劳斯也不愿再演出这首进行曲。

尽管如此,拉德斯基进行曲还是以其脍炙人口的旋律和铿锵有力的节奏征服了广大听众,人们也就渐渐地忘记了拉德斯基那段不光彩的历史,成为流传最为广泛的进行曲。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课堂(3分钟)(一)、多媒体展示奥地利维也纳标志性建筑的图片。

师: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一个美丽又神圣的地方旅游,同学们知道这个地方是哪里吗?生答:奥地利维也纳师:以后在座的大部分同学就将是一名导游,如果你带着一个旅游团来到奥地利维也纳你觉得应该如何向旅客介绍这个旅游圣地呢?生答:除了介绍维也纳建筑之外,还有音乐。

师:好!今天就由老师带着你们这一群未来的“导游”走进维也纳的音乐世界吧!(二)、引出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向学生介绍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历史和背景。

(三)、多媒体展示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历年的节单目,总结出最经典的节目名字。

(《蓝色多瑙河》《拉德次基进行曲》)三、导入新课(一)、导出乐曲《拉德次基进行曲》,简介乐曲的创作背景及作曲家。

(多媒体展示、2分钟)(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誉满全球的《拉德茨基进行曲》吧。

(利用酷狗播放器播放管弦乐版前部分音乐)在欣赏时,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

(多媒体展示、2分钟)问:听了刚才播放的乐曲,你认为它的体裁应该是:a 进行曲 b 圆舞曲 c 梦幻曲(三)、进行曲的定义。

(多媒体出示、1分钟)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叫进行曲:是一种用步伐节奏写成的声乐曲或器乐曲,常用于队列行进中。

这种音乐作品的结构严整、节奏鲜明、旋律铿锵有力,富有强烈的号召性。

在十七世纪后,进行曲的用途日益扩大,可用于多种场合。

(四)、学习进行曲的特点,再次播放后部分管弦乐版《拉德次基进行曲》,完成以下问题。

(多媒体出示、2分钟)1、首先是节拍上的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