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章有否法律效力
根据法律规定,合同章一般代表合同的效力,而法人章可以认定为法人的签名,法人
的签名也是代表合同效力的一种形式,一份合同当中既有合同章,又有法人章,并不影响
合同的效力。
此份合同有法律效力。
合同有效的基本要件
1、订立合同的当事人有合法资格自然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其中,个体工商户必须依法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取得营业执照,并在核准登记的业务
范围内订立合同。
法人应当具备国家法律规定的法人条件,并依法取得法人资格。
其中企业法人必须依
法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取得营业执照,并在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内订立合同。
法定代表人是法人单位的合法代表人,全权代表法人对外订立合同。
法定代表人签订合同时,应当出示身份证明以及法人营业执照或法人项目证明。
其他组织非法人组织,包括法人的分支机构、个人独资企业及合伙企业等,也必须依
法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其他主管机关核准登记,取得合法资格。
这些组织的负责人依法
代表本单位对外签订合同。
代理人代订合同,必须事先取得委托人的授权委托书,并在授权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
义签订,才对委托人直接产生权利和义务。
理论上,认定代理人有无签订合同代理资格的惟一依据是授权委托书委托证明,但实
践中注重足以证明其代理资格的书面凭证,如介绍信、盖有合同专用章或公章的空白合同等。
不过,介绍信的基本功能是证明一种关系,起一定的介绍和证明作用,是人们交往的
媒介,并不完全具备代理证书的性质、特点和内容,容易为他人利用进行经济诈骗活动。
2、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没有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的利益以及社会公共利益意
思表示是当事人将与对方订立合同的意愿表现于外部的行为。
意思表示应当是当事人自主、自由、自愿地表达的真实意志。
只有当事人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对合同的内容表达了其
真实的意思,合同才受法律保护。
因此,通过欺诈、胁迫等手段迫使对方当事人进行不真
实的意思表示而订立的合同,或者当事人双方恶意串通、利用合同规避法律和行政法规的
适用,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而订立的合同,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的利益以及社会
公共利益的合同均无法律效力。
3、合同的内容、形式和订立程序不违法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合同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如法律、法规明令禁止从事的活动,法律、法规规定必须采用特定形式或必须经过公证、鉴证或批准、登记后才能生效的合同,
必须符合特定的形式或履行特定程序才能生效。
相关阅读:
法律特征
合同是两个以上法律地位平等的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协议。
合同以产生、变更或终止债权债务关系为目的。
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协议区别
合同是一种比较正式化比较严谨的契约,而协议更趋向于口头化。
双方的意思都表示
一致而达成的一种契约.简单地说,就是你情我愿,然后我们把大家都同意的事情固定下来,说明白,说清楚,那么我们达成一致的这个事项就是协议,在法律上就叫合同。
一般来说,生效的合同和协议法律效力就是相同的.除非没有生效或因为一些条件而
失效。
比如:合同或协议的一方是个7岁的小孩,这样的合同就没有效力。
需要公证的合同或协议只是把合同或协议的效力固定并强化,如果法律没有要求,合同,协议的当事人也没有约定,是不需要特别的公证的。
合同或协议一般两份就够了。
合同当事人各持一份,至于您说的第三份,很可能是给见证人或第三人,这个作用也是为
了强化合同或协议的效力,由双方当事人约定的。
合同或协议一般只是名称,叫法的不同.只要不违反法律和道德风俗,当事人可以任意
约定合同或协议的名称,内容,形式,都是有效的。
合意关系
不是所有的合同或其内容都经由合意。
如,附随义务作为合同的内容即未经当事人约定。
再如,事实劳动关系的内容也未经当事人合意。
再如,合同只要就其最低限度的内容达成合意即可,其他内容可以根据合同法第61、62、63条等等规定确定。
不是所有合意都能作为合同。
如,情人间约定的约定,朋友之间一起吃饭的约定等等。
因此,“合同”=“合意”只是一个粗略的界定,并没有全面准确揭示合同概念的内涵。
契约关系
合同曾有契约与合同之分。
契约是双方当事人基于相互对立的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如买卖契约。
合同是双方或者三方以上当事人基于方向并行的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如合伙合同。
我国现行法律不再作这样的区分,把二者统称为合同。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