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统

浅谈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统

浅谈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摘要:在我国,由于上市公司面临的财务风险日益加大,因发生财务危机而被特别处理甚至被迫退市的公司越来越多,使许多公司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都意识到,建立一个反应机敏以及实用高效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对于上市公司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统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1
一、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定义
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就是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及经营内容的分析,利用实时发生的财务数据和规定的数据化管理标准,将企业可能出现的潜在危机提前预知企业经营者或有关利益相关者,并通过对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原因和财务运营体系隐藏的问题分析,提早采取防范措施的财务分析系统。

二、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存在问题
1.监管部门未作明确规定且证券市场并不完善
中国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方面进行监管,是为了确保上市公司信息能够得到及时和准确的披露,但对实行特别处理、暂停和终止上市的公司预警监管,还没有出台规范性的法律制度。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由于建立时间不长且发展缓慢,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和治理结构还不够合理,一些相关的企业破产机制还不够健全等问题,都影响着对财务预警系统的研究。

2.公司决策层缺乏主动运用财务预警系统的意识
如今,我国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运用还仅仅停留在理论的研究上。

公司经营者没有树立危机防范意识主要是由于国有企业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致使企业普遍存在着产权不明,政企不分的现象,企业也缺乏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且企业也很少面临破产的危机,所以管理者对企业的破产机制不够重视,在进行相关决策时也就很少主动运用财务危机预警系统。

3.不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致使财务预警系统不受重视
过于集中的持股比例、不完善的内部控制和所有者缺位是我国不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表现形势。

不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使公司管理者缺乏对公司未来发展的预见性及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分析与评判,因而造成对财务预警系统不够重视。

有些企业并未对使用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造成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无法满足预警系统的要求,使其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4.会计信息失真制约财务预警系统的有效实施
随着经营权与所有权的逐渐分离,委托代理开始在上市公司中出现,信息不对称在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普遍存在,道德风险也就随之产生,因而上市公司管理层有机会操纵会计信息,甚至提供虚假信息。

目前会计信息失真是我国上市公司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预警系统的有效性,也使有关方应用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系统的积极性不高。

三、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构建
1.预警组织机制
企业财务预警系统运行机制的运转效果和预警体系功能的正常、充分发挥,都受预警组织机构是否健全的影响,同时预警组织机构应独立开展工作,不干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只对企业管理层负责,以保证财务预警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预警组织机构的职责是负责预警目标的确定、预警方案的研究、预警情况的汇报,并据此讨论制定预报的类型、内容和对策方案,及时解决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在建立预警组织机构时,要确保能够有专人落实财务预警工作,且不受其他组织体系的干扰和影响。

财务预警系统必须将预警有效地融合于传统的财务管理系统之中,才能充分发挥其警报、矫正与免疫的作用。

但新系统并不是简单的结构重组,而是建立在原有财务管理系统之上,其在结构与职能的分配上都发生了变化。

2.预警信息机制
预警信息机制是通过提供信息以支持财务预警,主要是在搜集、传递、处理与评价等方面对财务预警信息制度的规定,其首要功能是为预警行为主体实施预警行为提供所需信息。

但光靠利用传统的财务管理信息以无法满足现代预警管理的需要,从目前来看,企业可考虑修正现有的信息系统,增补一些信息使企业财务风险大小表现的更加明显;从长远看,也可通过与原有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相结合自行开发和建立一个专门的预警信息系统,以形成一个大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因为良好的财务预警分析系统的建立需要分析大量
的系统资料,所以,公司应建立高效的收集、传递、处理信息的机制。

3.预警管理机制
预警管理机制是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最后一个机制,包括日常控制和危机管理两个方面。

前者主要是在日常监控系统的实施过程,控制公司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警兆,使其体现出来的警兆数值不超过危机预警的警戒值,若发生则立即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加以防范;后者则主要是指专门的预警组织在危机发生以后所采取的补救措施,以达到化解财务危机的目的。

与财务预警组织机制和信息机制一样,作为一个运行过程,要使财务风险达到有效的防范和监控就应该做好几方面的工作如:加强对危机认识的教育,树立危机意识,定期进行企业财务综合分析,搞好企业财务控制等。

4.危机处理机制
危机处理机制,是在已经发生财务危机的情况下所采取的应对措施,高危警情是其处理的主要内容,与财务预警系统的日常监控职能不同,它是一个反应快速的管理机制,能够使财务危机带来的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降低,进而避免企业最终走向破产清算的境地。

由于财务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它的发生又存在突发性和灾难性,这就使得我们不可能在面对任何财务风险时都能进行有效的控制,其中的一部分财务风险也就不可避免的会引起财务危机的爆发,要化解财务危机,就必须建立一个高效的危机处理机制。

所以,
拥有一套全面化、系统化的危机处理组织对企业管理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具体的业务流程有:立即启动财务危机应急分队,迅速开展统一、公开的信息发布活动,迅速调查财务危机事件、对财务危机进行积极应对,财务危机善后处理,财务危机总结等。

四、小结
综上所述,经济危机给企业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大机遇。

这就需要企业建立居安思危的意识,充分认识各种不利于企业发展的因素,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强化危机预警机制,制定多套防范危机的方案,最终达到防范和化解财务危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宏洲.财务危机预警的z计分模型实证研究[j].会计之友,2011(28).
[2]吴星泽.财务危机预警研究:存在问题与框架重构[j].会计研究,2011(02).
作者简介:陈欣怡(1989-),女,浙江建德人,本科,丽水学院,本科学生,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