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麻中心小学目标管理自评报告2012、12南麻中心小学在教体局、教体办领导的具体关怀、指导下,依照教体局教学工作会议精神,立足工作实际,紧紧围绕教体系统思想作风建设、学校文化建设、学校内部管理等重点工作,不断强化措施、创新形式、狠抓落实,有力地促进了我校各项工作的持续快速发展,现将具体工作汇报如下:一、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强化教师思想作风建设。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认知水平。
一是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学习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十不准”和“南麻镇教师教育教学二十禁忌”等内容,同时全校教职工每人至少自费订购一本教育刊物以供学习用。
二是建立政治理论学习笔记和教育理论学习笔记,把学习的体会、心得、反思记录下来,并列入教师常规工作管理。
三是积极开展了“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创学习型职工”和创建“优秀教研组、优秀备课组”活动,组织了教职工基本功比赛、课堂教学比赛和优秀教研组备课组评选活动。
2、落实目标管理,强化师德考核与监督。
一是校长与各处室、校长与教师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目标任务,责任落实到人。
二是根据《南麻镇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对所有教职工进行了师德评价。
师德考核达不到优秀等级的教干教师,实行年度考核优秀等级和评优选模一票否决。
3、扎实开展师德建设教育月活动。
我们把开学的第一天定为师德建设教育日,第一周定为师德建设教育周,第一个月定为师德建设教育月,主题是“学规范、提素质,学先进、见行动”。
结合优秀教师报告会,深入开展“让身边人教育身边人,让身边人感动身边人”学校根据工作实际,发掘教师闪光点组织材料,在全体教师中进行交流学习,并要求全体教师在向优秀教师学习的基础上,撰写心得体会,通过征文、演讲比赛,优秀心得体会评选等形式,深化优秀教师事迹,启迪全体教师自主自律,教书育人,勇于奉献的精神,教师的奉献意识、工作干劲等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4、强化班主任队伍管理。
依据南麻镇教体办《关于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及“优秀班主主任评选制度”。
从精神上、待遇上对班主任给予倾斜。
同时,构建了班主任专业成长档案,通过定期召开班主任培训会议、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等强化班主任的培训与学习,不断强化班主任队伍的敬业、奉献精神和班级管理能力。
5、关注教职工身心健康,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
为确保全校教职工身心健康,使他们心情舒畅地投入到工作中,我们时刻把关心职工身心健康放到第一位。
先后开展了教职工健身比赛、教职工球类比赛及健康查体等活动。
加强对退离休职工、因病请假职工的走访,关心他们的生活,为生病职工排忧解难。
二、转变教学思想,狠抓教学质量不放松(一)、根据我校实际,拟定教学教研计划在深入学习李局长在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在充分研讨有关会议文件的基础上,结合县、镇教学教研工作计划,立足自身实际,以课程实施水平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创新水平进一步提升、教学研究水平有新突破、教学管理有创新、教师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素质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为工作目标,确立了以推进课程实施再上新水平、深入推进课堂教学创新、努力提升教学质量、扎实开展各类培训、提高教学管理创新水平为工作重点,以加强集体备课研究与管理、加强教学质量过程评价、抓好教师培养、深化课题研究作为主要工作的教学教研计划,并且制定了详实的工作落实日程,做到了具体到月、落实到周、责任到人,保证了各项工作正常有序高效地进行。
(二)、加强对学生暑假实践性作业专项督查为加强对学生暑假自主学习实践性作业的管理与指导,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实效,学校出台了“学生假期实践性作业布置和安排的指导意见”,依据立足学生实际、不加重学生负担、突出实践性、切实发挥作业效益的原则,学校制定了“校级督查、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合作、家长监督”等相关措施,并提出了具体要求。
放假前,分别从作业量、作业标准、作业内容、学法指导等方面进行了详实的安排部署,学生暑假自主学习实践性作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学生作业包括复习巩固性作业、自主预习性作业、社会实践性作业三大类,无论从完成数量、书写质量、正确率还是作业整理来看,学生作业完成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一律全批全改。
从班级检查作业中评比推荐出优秀作业参加学校作业展评,再由学校筛选出优秀作业进行表彰奖励,下发了喜报,最后将作业质量及批改情况纳入学校对老师和班级的考核。
(三)、广泛开展“教学常规管理落实月”活动为进一步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深化课堂教学创新,整体提升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我校深入开展教学常规管理落实月活动。
1、规范课程管理,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一是严格编排课程表。
教导处依据课程计划安排方案,科学、合理编排课程表,尤其加强对校本课程、地方课程和英语、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编排与审核,做到不漏排,不错排;二是抽查班级课程表使用情况。
教导处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各班级、各任课教师课程表的执行情况,严禁随意挤、占、调课等现象发生,重点抽查地方、校本、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开设,确保开足开全。
2、突出关键环节,精细常规管理水平。
一是严格计划审查。
学期初,教导处对每位教师的工作计划进行了严格审查,实行了课任教师编拟、自查,备课组检查,教导处量化把关的“三级”检查网络,凡不合要求,责令限期整改重拟;二是加强备课管理。
严格落实集体备课制度,确保每周两次以上集体备课时间,针对教师在备课、上课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扎实开展专题讨论与研究,勇于创新,切实提高教案、学案设计水平;三是严格作业管理。
加强规范作业的指导,组织优秀作业展评活动,每月进行一次作业设计批改督查,并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督促教师精致作业设计,精心作业批改;四是落实周清月结暨教学常规自查活动,确保各项常规工作落到实处。
3、深化教师教学实践能力训练,提高教师专业教学水平。
继续深入落实《关于进一步提高小学初中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意见》要求,大力开展教师教学实践能力训练。
继续深入开展四项活动:积极开展教材培训活动;开展“三字一话”训练活动;分期分批开展学科技能培训与比武活动;开展教案、学案、前置性作业设计展评活动;开展教师网络研修活动,充分利用本学期网络研修平台,全面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4、抓实学生学习规范训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一是开展了学习习惯训练活动。
突出抓好学生的读书、写字姿势、执笔方法、语言规范等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使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
二是加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是开展作业及形成性检测展评活动,以此强化学生的规范意识,提高规范作业、规范答卷的水平。
(四)、积极开展课堂教学创新研讨活动1、开展听评课月活动我们把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定为听评课活动日,第一周定为听评课活动周,第一个月定为听评课活动月,积极组织全体教干教师全程全方位地参与到活动中。
活动的开展不但使每位教师从开学的第一天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还为教师相互学习、交流、提高搭建了活动平台,做到了教学质量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提升、良好教学教研氛围创设、优良工作作风形成的有机结合,取得了良好成效,推动了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有序高效快速地发展。
2、实行“四环节”推门听课活动为认真贯彻落实县、镇目标管理工作会议精神,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学校开展了“四环节”推门听课活动:一是课前查教师的备课准备是否充分,是否体现新课程理念,教法学法设计是否恰当;二是听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是否清晰,能否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体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三是听课后当堂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检测当堂学习内容的目标达成度,落实堂堂清;四是落实课后评课制度,与上课教师共同研讨教学得失,总结成功做法,提出努力方向。
推门听课提高了广大教师认真研究教材、钻研教法、分析学法,认真研讨交流的积极性,促进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把握、基本能力的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的贯彻落实。
3、组织示范研讨活动深入推进课堂教学创新,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积极开展各类示范研讨活动,将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提高有机结合起来。
一是开展了典型问题研讨活动,根据县教研室下发的“课堂教学创新典型问题”,确立研究和探讨重点,开展研讨活动,交流经验,解决困惑。
二是积极开展各类教学研究活动,扎实组织领导干部示范课、骨干教师观摩课、青年教师达标课、汇报课等各类各科全员听评课活动,并制定了严格的活动程序:执教教师授课——教学设计介绍——听课教师评课并提出建议意见——针对问题集体研讨交流——解决问题达成共识——撰写听评课总结,初步建立起了一整套行之有效教学研究方式,活动的有效开展促进了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益的不断提高。
4、扎实开展创新教师、创新学科、创新学校评选活动。
我校以县、镇课堂教学创新实施意见为抓手,以整体推进为策略,认真准备、精心组织、全员参与,分期达标。
一是定期召开专题研讨会、经验交流会,推动课堂教学创新扎实有效开展;二是广泛开展课堂教学创新观摩交流、成果展示、课堂教学创新比赛、论文评选等系列活动,加大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力度,大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三是通过外出培训、交流,让教师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不断提高课堂教学创新水平。
(五)、广泛组织新教材培训活动我校以县教研室教材培训活动为依托,以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新教材培训。
首先安排骨干教师参加县局组织的培训,然后安排参训的骨干教师以移植课的形式对所在学校的全体教师进行培训,将培训活动落实到每一学科,达到全员培训的目的。
在此基础上还组织了全册教材通研,重点单元教材分析,班子成员示范课、课堂教学共性问题研讨交流等活动,使教材培训、教师培训有机结合,拓宽了培训学习的形式和渠道,切实促进了教师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六)、狠抓素质教育教学质量提高1、我校始终牢固树立质量立校、质量立身的观念,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牢固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大力强化“质量第一”的责任意识,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严格落实办学行为规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质量管理研究,夯实质量保障措施。
2、定期组织各学科文化课抽考和技能抽测活动。
学校定期组织各学科文化课抽考和技能抽测活动,根据抽考情况召开专门的抽考质量分析会,由成绩突出和成绩较差的教师进行分析反思,找差距、找不足、强化措施、确立努力方向,找出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叫响了“质量立校、质量立身”的口号。
3、加大教学质量所占权重,改革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办法。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县小学初中教学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关于加强优生优培学困生转化工作的实施意见》,为加强质量监控和更加合理、公正地评价学校及教师的教学质量,制定了《关于对学生综合素质检测活动进行量化考核的实施办法》,对教师的考核评价更加科学合理全面,学科教师更加重视各类学生的整体发展,促进了质量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