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维护》专业课程标准

《汽车维护》专业课程标准

附件1
武汉市交通学校
专业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汽车维护》
课程代码082041
课程类型专业平台课
课程总学时/学分128/4.5
适用汽车服务技术专业群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课程负责人:
汽车专业教学部汽车运用与维修教研室制定
2019年10月
《汽车维护》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082041
课程类型:理实一体化课
总学时/学分:128/4.5
适用专业群:汽车服务技术
适用专业方向:汽车运用与维修
1.课程概述
《汽车维护》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专业平台课程,其主要功能是使学生掌握汽车维护与保养的基本知识,具备独立完成汽车维护工作,保持车辆正常行驶性能的能力,能胜任汽车维修企业的机修工、快速保养等一线工作岗位。

1.1课程性质
《汽车维护》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专业平台课程,是本专业学生必学的理实一体化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典型工作任务的训练,使学生对车辆的保养和维护有较全面的认识,为学生在学习后续维修类课程提供了基本的维修操作技能。

其功能是对接人才培养目标,面向汽车机电维修工作岗位,通过对汽车维护保养中的清洁、检查、紧固、润滑、调整和补给等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素质奠定良好的基础。

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和学习习惯,为后续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1.2课程定位
本课程对接的工作岗位是汽车快速维修、快速保养、维修接待等重要的工作岗位,通过学习应具备常用维护设备(仪器)使用、汽车常用工作介质维护、汽车常见项目维护的能力。

2.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课程的学习,训练和提高学生能使用各种维修工具和选择合适的专业工具独立进行车辆的保养技能,使从而懂得汽车基本构造;能够在工作中具备与客户的交流与协商能力,能够向客户咨询车况,查询车辆技术档案,初步评定车辆技术状况,能够遵循车辆维护工作安全规范,制定维护工作计划,正
确选择检测设备和工具对车辆进行维护,能够完成车辆和系统的保养与维护中的各学习项目,能够遵守相关法律、技术规定,按照正确规范进行操作,保证汽车维护质量。

能够检查汽车维护质量,并在汽车移交过程中向客户说明已完成的工作,能够根据环境保护要求处理使用过的辅料、废气液体及损坏零部件,能够对已完成的任务进行记录、存档和评价反馈。

具体目标如下: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后,在知识、能力(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应达到的目标:
2.1知识与技能
(1)具备查询查询车辆信息,初步判断车辆技术状况的能力;
(2)能与客服就车辆技术状况进行有效沟通,初步评定客户车辆的技术状况;
(3)能遵循车辆维护工作安全规范来制定维护计划;
(4)能独立完成维护计划要求的维护作业项目;
(5)能正确使用工量具、专业工具、检测设备;
(6)能遵照相关法律法规完成车辆维护后的质量检验;
(7)能向客户移交车辆并解释已经完成的维护作业内容;
(8)能按照环保要求处理废旧零件、辅料及废弃的油料;
(9)能具有积累汽车维护经验、从个案中找到共性,总结规律,举一反三,维护(保养)各类车辆的能力;
(10)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职业意识,具备专业岗位所要求的职业能力。

2.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各种科学探究过程,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3)能根据进度计划进行工作,对工作过的内容进行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4)通过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一体化学习过程,深入了解实践和理论之间的相互关系;
(5)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尝试经过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尝试运用技术知识
和研究方法解决一些简单工程实际问题;
(6)具有一定的质疑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交流、合作能力;
(7)能查阅维修手册、专业网站等资源解决实际问题;
(8)能自学新技术、新知识,不断提高职业能力;
(9)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具备与客户沟通和协商的能力;
(2)具有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
(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4)具备较强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客户意识和法律意识;
(5)具有较强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能按时高效完成工作任务;
(6)具有诚信、敬业、刻苦耐劳,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
(7)养成认真细致、对工作负责、实事求是、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形成理论联系实际、自主学习和探索创新的良好习惯;
(8)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企业文化意识、职业态度、职业价值观等,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成材和终身发展。

3.课程实施和建议
3.1课程内容和要求
汽车维护与保养是汽车维修企业中最重要的工作岗位之一,是汽车修理工在职业成长前期和中期所从事的最基本的工作之一。

汽车维护与保养作为汽车维修企业的重要工作部门,为汽修专业学生提供了快速维修、快速保养、维修接待等重要的工作岗位,它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语言能力、职业规范等较其他部门有更高的要求。

因此,本课程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能按照现代汽车维修企业的管理理念,规范、准确、熟练地完成汽车维护与保养各项工作任务的人才。

立足这一目的,本课程结合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与维修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依据汽车维护与保养的主要服务内容共制定了四条课程目标。

这四条目标分别涉及的是汽车常用维护设备、汽车常用介
质维护、汽车常见项目维护与保养服务的主要方面。

教材编写、教师授课、教学评价都应在依据这一目标定位进行的。

依据课程定位,本课程从工作任务、知识要求与技能要求三个维度对课程内容进行规划与设计,以使课程内容更好地与汽车维护岗位要求相结合。

共划分了常用维护设备(仪器)使用、汽车常用工作介质维护、汽车常见项目维护等三大工作任务,知识与技能内容则依据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进行确定。

分析过程中尤其注意了整个维护内容的完整性,以及知识与技能的相关性,在对知识与技能的描述上也力求详细与准确。

技能操作及其学习要求采取了“我能做什么”的形式进行描述,知识及其学习要求则采取了“描述”、“识记”和“理解”的形式,即区分了三个学习层次,“描述”指学生能了解什么知识点,“识记”指学生记住知识点,“理解”是指把握知识点的内涵。

本课程是一门以操作技能为核心内容的课程,其教学要以实际操作为主要方法,并尽量把概念、工作原理、操作标准、7S理念等知识融入到实践操作中,教学在学校汽车实训中心通过理实一体化的方式实施任务驱动教学。

学时分配、课程内容和要求详见表1、2。

3.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坚持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根据企业实际,多设计不同的任务与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本课程的教学关键是现场教学,“教”与“学”互动,教师示范,学生操作,学生提问,教师解答、指导。

选用典型案例由教师讲解,示范操作,学生进行分组操作训练,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掌握汽车维护工作的要求和方法。

(3)在教学过程中,要模拟4S店或汽车修理厂的实际工作情境,同时应加强实践训练,使学生尽快掌握汽车维护本学科的各种要求和操作方法。

(4)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本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更贴近汽车售后服务发展趋势要求。

3.3教学评价
(1)考核要求(课程考核应符合有关管理规定,具体要求如表3)
表3 《汽车维护》课程考核要求
阶段性考核在教学中分任务模块评分,在课程结束时进行期末终结性考核以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或专业能力的掌握程度。

教学评价建议应明确说明课程教学采用的主要评价方式,突出过程考核、实践考核、多元评价。

应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把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感表现与合作精神纳入考核评价的范围,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

(2)注意事项
课程任课教师要按照课程考核要求实施考核,注意做好学习过程、到课情况、平时作业、课堂表现情况、课题报告、学习态度等考核情况的相关记录,作为学生
最终评定成绩的明确依据,并与成绩册一同形成成绩档案保存。

课程以过程性考核评价为主,其平时过程性考核分值比例一般占60%,期末终结性考核分值比例一般占40%。

平时过程性考核一般由平时表现及平时阶段性考核组成,期末终结性考核的主要形式为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答辩、考证成绩、技能竞赛等方式。

4.课程资源
4.1教材选用
本课程主教材为人民交通出版社《汽车维护》(冯汉喜主编)。

4.2网络资源
《汽车维护》课程学习通。

5.师资队伍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师一览表
6.实践教学
校内实训条件要求:
主要实习场所及教学设备配置表
注:此表按40人配置。

(要求:1.主要实习场所及教学设备按40人进行配置;
2.主要实习场所及教学设备应满足职业功能模块课程体系教学需要,且具有一定的
先进性。


校内外实训安排说明:(对各实训项目时间、软硬件准备、同时实训学生数及同时指导老师人数等作出说明。


编写:校对:审核:
武汉市交通学校____________部
年月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