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五 文言文阅读

专题五 文言文阅读


(3)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 苟、故、是故、是以、则、然则、或、况、而 况、且、至于、已而、于是、岂、岂非等,它 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如2018金华、丽水第 17题“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中 “而”前面断开。
4.借助固定结构断句。文言语法中有一些固
考点四:文言语句翻译
文言语句的翻译要把握“以直译为主,意 译为辅”的原则。讲求抓住关键词,字字落实, 不漏字词,不出现错别字,同时还要顾及全句, 使语句通顺连贯。“信、达、雅”是翻译文言 文的最高要求:信——文意要忠于原文,如实 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
题型
文意理解和辨析
选择 题
填空
《临川先生 断句
小品

文集》(节
杭 文笔
分析文言词句的表达 简答
选)
文言词句释义
填空 题
《跋吕侍 文意理解与分析
温 跋文 讲〈岁时
简答 题

杂记〉》
简答
文言句子翻译

简答 朗读设计及理由阐述


文言词语释义、文意 填空
杂史小 说
湖州 历史传 记
金华、 游记
丽水
《楚王 文言词句释义
文言文里将数词直接 放在名词或动词的前 面,而不用量词,翻 译时要把量词补充出 来
“一食或尽粟一 石”——吃一顿有 时能把一石粮食吃 光
“见渔人,乃大惊,
增补词 语或句 补 子成分
文言语句中常有省略, 翻译时要把省略的部
问所从来。具答 之。”——村里的 人看见渔人,就很
文言文里的一些虚词, 只在句中起某种语法 “吾妻之美我者, 删去不 作用,无实义,在现 私我也”——我的 删 译 代汉语里也没有相应 妻子认为我美, 的词语对应,就可以 是偏爱我 删去不译
(2)“安得……乎”以反问的语气,告诉儿子遇 到志同道合的人很难,要学会忍让,表现了吴 汝纶对儿子拥有美好德行的殷切期望。
3.本题考查鉴赏词语。解答时要在理解文意 的基础上,结合语境揣摩人物语气,把握人物 情感,然后结合题干中所给示例进行解答。 “切莫”是千万不要的意思,表现了孙枝蔚要 儿子要读书就不要太爱惜书本,要语气坚决。 “安得……乎”以反问的语气,告诉儿子遇到 志同道合的人很难,要学会忍让,表现了吴汝 纶对儿子拥有美好德行的殷切期望。
1.虚词能表达语气,突显作者的情感:比如 《岳阳楼记》中“感极而悲者矣”的“矣”字, 表达了迁客骚人面对恶劣环境的感伤之情。又 比如《醉翁亭记》中“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的“也”字,其实是暗示命名的深意,也表达 了作者得意的心情。
2.虚词能开启话题,起到标记语意转变的作 用:比如《醉翁亭记》中“若夫”“至 于”“已而”等表示转接的词语。“若夫”是 表示转接的连词,含有假设和例说的意思; “至于”同样表示转接,却含有进层的意思, 表示描写的进一步深入;“已而”是表示时间 的副词,是时间短暂的诗意表述,表示时间的 推移,暗示场景的转换。这些转接词使得文章
调整语
底”——潭以

置、定语后置等,在翻译时

整块的石头
要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律
为底
来调整语序
“乃重修岳阳 文言文里一词多义的现象比
楼,增其旧 较普遍,往往一个词可以有
制。”——于 引申词 多个意思,这些意思不是凭
文言文中单音词居多, 翻译时要将单音词翻 译为现代汉语的双音 词
“夫大国,难测也, 惧有伏焉”——大 国的虚实是难以推 测的,我惧怕他们 有埋伏
4.成语对应法(借助熟知的成语推断词义): 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 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 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
5.古今比照法(以古今构词特点比照推断词 义):汉语词汇中一部分词,古为今用,但意 义往往不同,最忌望文生义,“以今律古”。
考点二:虚词意义和作用
(2)借助名词(代词)断句。一般完整的句子都有 主谓宾,而主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因此, 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 以判断句读了。常见代词有:吾、余、予(表 示“我”);尔、汝、公、卿、君、若(表示 “你”);彼、此、其、之(表示“他”)。如 2018嘉兴第17题“书儿手夺之曲作三四盘揉 若软绵掷诸地”中“之”为代词,故“之”后
【圈点·品味】 3.参照示例,结合加点词语赏析下面句子, 体会文中父亲说话时的语气和情感。(4分) 【示例】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 才,非志无以成学。“须”是必须的意思,连 用两个“须”表达了肯定、不容置疑的语气。 “非……无以……”双重否定,强调了“学习”
(1)“切莫”是千万不要的意思,语气坚决,强 调了要读书就不必太爱惜书本,表现了孙枝蔚 要儿子务实求知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望。
第二部分 阅 读
专题五 文言文阅读
【考试目标】 1.在语境中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理解文章的内容,评析主要人物、思想感 情、文化现象等。 3.理解浅易古诗词的内容,体会诗(词)中蕴 含的情感。 4.感受汉语语言特点,体会古诗文语言的表
2019年浙江省各地考题归纳
地 题材 考查内容

核心考点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6分) (爱1)惜盖书惜本是书有是能有力的力人之家(家富贵藏人书家者)藏所书的为人,所吾做的贫事人,我未们 遑穷人效没此有也余力。去效仿这种做法了。
凡是遇到逆境,都能增长学问和见识。
(2)凡遇不易处之境,皆能掌学问识见。
2.本题考查翻译句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 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 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 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 反问句等。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 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翻译 句子的语气句式必须与原句保持一致。
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 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寄景抒情,托物言志。
分类: ①碑记:古代一种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 迹的文体。
五、序 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比较 早,多叙述作者的意趣、写作缘由等,如《太 史公自序》等。赠序,即惜别赠言,内容多是 一些安慰、勉励的话。赠序有别于书序或宴饮 之序,这类文体在赠人以言的同时,也往往抒 发了作者的某些情志或心怀。如《送东阳马生
【乙】示儿燕 孙枝蔚①
初读古书,切莫惜书;惜书之甚,必至高 阁②。便须动圈点为是,看坏一本,不妨更买 一本。盖惜书是有力之家藏书者所为,吾贫人 未遑③效此也。譬如茶杯饭碗,明知是旧窑④, 当珍惜;然贫家止有此器,将忍渴忍饥作珍藏
【丙】谕儿书 吴汝纶①
忍让为居家美德。不闻孟子之言,三自反 乎?若必以相争为胜,乃是大愚不灵,自寻烦 恼。人生在世,安得与我同心者相与共处乎? 凡遇不易处之境,皆能掌②学问识见。孟子 “生于忧患”“存乎疢疾③”,皆至言也。
方法 含义
具体阐释
例句与译文
“庆历四年春,
凡有古今意义相同的
滕子京谪守巴
保留原 字、词及人名、地点、
陵郡。”——
文中的 谥号、度量衡单位等

庆历四年的春
词语 古代专有名词,翻译
天,滕子京被
时不宜改动,都要保
贬官做了巴陵
留原词
郡的太守
文言文里不少的词所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如主
“全石以为
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
选择题
绝缨》 断句
填空题
《醉吐 文言句子翻译
简答题
相茵》 分析虚词的效果及人 简答题
物特质
文言词句释义
选择题
《洗心 断句
填空题
亭记》 赏析文言词语
简答题
文意理解
简答题
《涑水 文言词句释义
选择题
【分析解读】 1.考查范围:以课外文言文为主,部分地市 考查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 2.考查形式:浙江省文言文阅读的考查形式 以选择、填空及简答为主。考查的根本能力是 对于文言文语篇的理解,考点一般为词语释义、 句子断句、句子翻译、文意理解、人物形象分
【释义·懂文】
1.根据文意,选出【乙】【丙】两文标题中 “示D”“谕”最恰当的义项。(2分)
(1)示____
A.上B天对人类显示吉凶祸福 C.表示
B.给人看 D.教导本题考查对文言一词多义的辨析能 力。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 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 义。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 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
方法指导
考点三:文言断句
1.根据句意。划分节奏,阅读全文,了解文 意,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这是断句的先决条 件。其次,再依次解释所断句子中每个词的意 思(不会解释的个别词暂时不解释),然后把词 义串联起来,理解大概意思。最后,据此断句。
(1)找出动词或形容词,明确句意。古汉语中, 句子多以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为中心。找出了动 词或形容词谓语,也就区分出了独立的句子, 从而断句。如2018杭州第18题“化人坛四面 皆水断前后两桥则死地矣盍诱倭入”中“断” 是动词,可在“断”前断一处。
(4)知人论世,提取要义,分析情感和观点。 作者背景、写作背景等也是我们解读文言文要
考点六:文体特征整理 文言文里的特殊文体:书、铭、说、记、序、 表 一、书 书,古代一种特有的文体。它以书信的形式记 事陈情,可叙事,可描述,可说明,可议论。 诸葛亮《诫子书》;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二、铭 铭是一种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称述功德 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 用韵,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内容多含颂扬鉴 诫之意。 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 如刘禹锡的《陋室铭》。刻在石碑上,叙述死
01
文言文文体知识讲解及常考题型
02
典型考题精析
03
中考真题精选
方法指导
考点一 :实词解释
1.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 项的,完全采用逐词逐义识记,是根本不可能 的。但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 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语境可以帮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