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脑神经的顺序

脑神经的顺序

(位听神经) vestibulocochlear
Ⅻ 舌下神经
hypoglossal
口诀: Ⅰ嗅、Ⅱ视、 Ⅲ 动眼, Ⅶ 面、Ⅷ听、 Ⅸ舌咽, Ⅳ 滑、Ⅴ叉 、 Ⅵ外展, 迷、副、舌下顺序全。
脑神经连脑部位:Ⅰ端Ⅱ间Ⅲ、Ⅳ中;
中四连桥、后四延。
(一)脑干外形:
1、腹侧面: 1)结构 大脑脚 脚间窝 脑桥基底部
延髓脑桥沟 锥体
锥体交叉
视束
基底沟 小脑中脚
橄榄
背侧面:
1)薄束结节、楔束结节
2)小脑脚(上、中、下)
3)菱形窝:
上丘
4)上丘、下丘
下丘
5)滑车神经根
内侧隆起 正中沟
面神经丘 髓纹
舌下神经三角 迷走神经三角
滑车神经 小脑上脚
界沟 小脑中脚 前庭区
听结节 小脑下脚
楔束结节 薄束结节
第四脑室fourth ventricle
第十四章 中枢神经系统
central nervous system
第一节 脑 brain
[要求] 一、脑干的位置及分部。 二、第四脑室的位置和通连关系。 三、脑干内重要脑神经核的名称、位置、性质及与脑神经的联系 四、脑干内重要的白质纤维束(锥体束、内侧丘系、脊髓丘系、
三叉丘系)的位置、作用和联系。 五、小脑的位置、外形及功能,小脑扁桃体。 六、间脑的位置及其五个部分的名称。 七、背侧丘脑及后丘脑中主要核团的名称、纤维联系处功能。 八、下丘脑的主要核团。
前庭神经核—前庭神经(前庭神 经节)—内耳位置 觉感受器
蜗神经核—蜗神经(蜗神经节)— 内耳螺旋器
蜗神经核 前庭神经核
(2) 非脑神经核:
1)薄束核gracile nucleus 楔束核cuneate nucleus 功能:传导躯干四肢 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的中继核。
T4 T5
(3)脑神经核的位置
至听觉中枢。 外侧膝状体:其轴突组成视辐射
至视觉中枢。
四、上丘脑epithalamus 松果体、缰三角和丘脑髓纹
五、底丘脑 是间脑与丘脑之间的移行区域
六、下丘脑hypothalamus
1.结构:视交叉、视束、灰结节、漏斗、垂体
下丘脑内部结构
1. 视上核和室旁核分泌加压素和催产素→视上 垂体束和室旁垂体束→神经垂体(储存和释放激素 的场所)
2. 结节核→ 结节漏斗束→垂体门静脉 →腺垂体
功能
下丘脑是皮质调节内脏活动的中枢, 参与体温,摄食、生殖、水盐平衡和内分 泌活动的调节,还参与情绪活动的调节。
内脏运动核—脑神经中的内脏运动纤维 (神经节换元)—心肌、平滑肌腺体
眼神经副核—动眼神经—瞳孔括肌、 睫状肌
上泌涎核—面神经—管理泪腺、 下颌下腺、舌下腺的分泌
下泌涎核—舌咽神经—腮腺分泌
迷走神经背核—迷走神经 —颈、胸、腹腔大部 分器官(心肌、平 滑肌腺体)
动眼神经副核 迷走神 经背核
上泌涎核 下泌涎核
Ⅱ 视神经
Optic
Ⅲ 动眼神经
oculomotor
Ⅳ 滑车神经
trochlear
脑神经的顺序及名称
Ⅴ 三叉神经
trigeminal
Ⅵ 展神经
(外展神经) abducent
Ⅶ 面神经
facial
Ⅸ 舌咽神经
glossopharyngeal
Ⅹ 迷走神经
vagus
Ⅺ 副神经
accessory
Ⅷ 前庭蜗神经
1.脑神经核的内外排列关系:
正中沟—躯体运动核—内脏 运动核—界沟—内脏感觉 核—躯体感觉核。 2.脑神经核的上、下位置关系: 脑神经核位于其脑神经所连 的脑干节段内。
2、白质
(1)上行纤维束
① 内侧丘系 ② 脊髓丘系 ③ 三叉丘系 ④外侧丘系
(2)下行纤维束 T4
锥体系
T5
2、白质
(1)上行纤维Department of Anatomy, Kunming Medical College
一、 脑干的位置和外形
端脑

的 间脑
区 分
小脑
脑干
中脑 脑桥 延髓
(一)位置: 脊髓和间脑之间, 后有小脑,前为 枕骨斜坡。
脑干与小脑之间的腔隙为 第四脑室。
脑神经的顺序、名称和连脑部位
Ⅰ 嗅神经
olfactory
1)位置:延髓、脑桥与小脑之间
2)通连
向上 中脑水管 第三脑室
后下
正中孔 外侧孔
小脑延髓池
中脑水管
第四脑室 第四脑室 正中孔
二、脑干内部结构
1、灰质 —神经核: 脑神经核和非脑神经核
(1)脑神经核:
躯体运动柱 内脏运动柱 躯体感觉柱 内脏感觉柱
躯体运动核
躯体运动核(胞体)—脑神经中的 躯体运动纤维(轴突)—骨骼肌
薄束核和楔束核—其发出的纤 维经内侧丘系交叉至对侧—内 侧丘系—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
传导对侧躯干四肢的本体感觉 和精细触觉。
2)脊髓丘系:
对侧脊髓后角固有核—其轴突 经白质前连合交叉—脊髓丘脑束— 脊髓丘系—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
传导对侧躯干四肢的痛、温、 触觉。
3)三叉丘系:
对侧三叉神经脑桥核和脊束核— 其轴突交叉—三叉丘系—背侧丘脑 腹后内侧核。
内脏感觉核
内脏感觉核—内脏感觉纤维(神经节) —内感受器。
孤束核—(Ⅶ,Ⅸ,Ⅹ)—头、颈、胸、 腹腔脏器(内感受器)
孤束核
躯体感觉核
躯体感觉核—躯体觉纤维(神经节) —躯体感受器。
三叉神经中脑核、脑桥核和脊束 核—三叉神经(神经节)—头面部 的躯体感受器
三叉神经中脑核
三叉神经 脑桥核
三叉神经脊束核
2、白质cerebellar nucleir—髓质: 3. 小脑核(小脑中央核):球状核、顶核、栓状核、齿状核、顶核
五、小脑的纤维联系和功能
1. 纤维联系: 小脑上脚(结合臂) 小脑中脚(脑桥臂) 小脑下脚(蝇状体)
2. 功能: 绒球小结叶(古小脑或原小脑)— 维持身体平衡 小脑前叶(旧小脑或前庭小脑)— 调节肌张力 小脑后叶(新小脑或大脑小脑)— 协调骨骼肌的
动眼神经核—动眼神经—眼球外肌 (除外直肌、上斜肌)
滑车神经核—滑车神经—上斜肌
三叉神经运动核—三叉神经—咀嚼肌
展神经核—外展神经—外直肌
动眼神经核 滑车神经核
面神经核—面神经—面肌 疑核—ⅨⅩⅪ—咽、喉肌
副神经核—副神经— 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
舌下神经核—舌下神经—舌肌
展神经核
舌下神 经核
内脏运动核
随意运动
间脑 diencephalon
一、位置:脑干与端脑之间
二、间脑的分部:背侧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底丘脑、后丘脑
背侧丘脑 dorsal thalamus
大脑皮质中央后回 丘脑中央辐射
腹后内侧核
腹后外侧核
三叉丘系
脊髓丘系和 内侧丘系
功能:传导对侧半身的躯体感觉
三、后丘脑: 内侧膝状体:其轴突组成听辐射
三、分叶
绒球小结叶(古小脑或原小脑) 小脑前叶(旧小脑或前庭小脑) 小脑后叶(新小脑或大脑小脑)
小脑扁桃体
小脑半球下面及小脑蚓的两侧近延髓处的膨出部分,称小脑扁桃体。临 床上颅内压增高时可移位嵌入枕骨大孔,从而压迫延髓,危及生命,称为枕 骨大孔疝或小脑扁桃体疝。
四、小脑内部结构
1、小脑皮质cerebellar cortex 小脑表层的灰质,有3层
传导对侧头面部皮肤、粘膜的痛、 温、触觉。
下行纤维束—锥体束 大脑皮质
锥体束 皮质核束 皮质脊髓束
脑神经
躯体运 动核
脊髓前
角运动 神经元
传导控制骨骼肌随 意体运动的神经冲动
小脑 cerebellum
一、位置: 颅后窝内,小脑
幕下方,脑干的背 面。
二、外形
小脑蚓:两半球之间的缩窄部分 小脑半球:上面平坦,下面隆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