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高端零部件产业分析

汽车高端零部件产业分析

汽车高端零部件产业分析
目前成都市汽车产能为120万辆,与2020年300万辆的目标相比还有很大的产能提升空间,需要大量配套产业以形成产业集群,而现阶段成都本地配套率仅为26%,距离发达城市的本地配套率60%还有很大差距,成都市汽车配套产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一、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一)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形势
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状况主要取决于下游整车市场和服务维修市场的发展。

目前,中国车市步入低速增长期,汽车行业盈利状况不容乐观,但零部件行业盈利状况优于整车制造行业。

中国汽车高端零部件市场规模逐年递增,预计2015年汽车高端零部件市场规模将达到45998亿元,其中汽车电子系统市场规模将达到4010亿元。

- 1 -
- 2 - (二)汽车高端零部件产业发展方向
随着车联网、汽车智能化的发展,汽车电子的成本占比日渐提高,汽车零部件企业面临转型升级发展机遇,同时汽车后市场也面临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挑战。

一是整零之间的战略关系进一步优化。

未来整车厂要求零部件企业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纯零部件供应商,而是能够给整车厂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供应商。

二是汽车市场的逐步成熟和新能源汽车发展将促进汽车零部件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促进零部件产业向节能型和环保型、高技术型和高质量型发展,同时积极推进品牌战略建设和走国际化发展之路。

二、直管区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优势 (一)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分布情况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现已形成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产业集群,汽车电子企业数量比重占达82%,成为汽车电子行业三大聚集中心,西 南地区汽车电子企业占比较少仅1%。

长三角集
群33%
珠三角集
群31%
环渤海集
群18%
东北区集
群6%
华中区
集群5%西南区集群1%
其他6%
(二)直管区发展优势
1. 产业优势:目前,成都汽车产业配套体系基本形成,整车产能达到120万量,预计2020年产能将达到300万辆,2025年产能达到400万辆。

2014年成都经开区汽车整车和工程机械整机产量累计90.5万辆,其中整车产量89.7万辆,占全市整车产量的95.2%,占全省整车产量的71.5%。

目前已入驻一汽大众、一汽丰田、东风神龙、吉利汽车、沃尔沃、重汽王牌等21家整车企业(含改装车),德国博世、美国江森、日本电装、法国弗吉亚、加拿大麦格纳、韩国浦项等300余家零部件配套企业。

搭建了汽车千亿产业集群。

截至2014年底,经开区汽车零部件企业突破290家,汽车零部件收入达260亿元,增长18.2%。

2. 市场优势:目前成都市汽车产能与2020年的目标相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大量配套产业以形成产业集群,而现阶段成都本地配套率仅为26%,距离发达城市的本地配套率60%还有很大差距,表明成都市汽车配套产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3. 区位优势:新兴工业园紧邻龙泉经开区,物流半径在20分钟以内,可以实现近距离配套,直管区在新兴工业园布局汽车配套产业有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

三、汽车高端零部件产业招商重点领域分析
- 3 -
(一)产业链分析
1. 汽车汽车零部件产业是汽车产业链的中游行业,其上游行业主要是钢材、石油、有色金属、天胶、布料及其他材料行业,中游行业主要是汽车电子系统及配套零部件,下游行业主要是整车装配行业和维修服务行业。

2. 汽车电子系统主要分为动力控制系统、安全控制系统、车身电子系统和娱乐通讯系统四大类:
(1)动力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点火控制系统、燃油喷射控制系统、发动机怠机控制系统、废气再循环控制系统等。

(2)安全控制系统:主要包括防抱死控制系统、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悬架电子控制系统、动力转向电子控制系统、巡航控制系统等。

(3)车身电子系统:主要包括自动空调系统、电子仪表系统、安全气震系统、汽车电子防盗系统、抬头显示系统等。

(4)娱乐通讯系统:主要包括电子仪表、汽车音响、车载GPS、电子地图等
- 4 -
3. 汽车核心高端零部件主要包括发动机、传动系、制动系、转向系和行走系零部件。

发动机传动系制动系转向系行走系
发动机、节气门体、发动机总成、油泵、涨紧轮、气缸体、轴瓦、水泵、燃油喷射、连杆总成等变速器、取
力器、减速
器、离合
器、气动、
电动工具、
磁性材料、
电子元器
件、离合气
盘、万能节

刹车蹄、刹
车片、刹车
盘、压缩
机、制动器
总成、制动
踏板总成、
制动总泵、
ABS-ECU
控制器、制
动滚轮、制
动室等。

转向机、转
向节、球头
销、方向
盘、转向机
总成、助力
器、转向拉
杆、助力泵

后桥、空气
悬架系统、
平衡块、钢
板、轮胎、
半轴、减震
器、钢圈总
成、半轴螺
栓等
汽车主要零部件科技含量分类表
- 5 -
(二)重点产品领域及世界龙头企业行业
世界汽车零部件企业100强榜单中,以德国为首的西欧地区集中了35家之多,日本独占29家,美国25家。

国外汽车零部件企业:“2014年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前20位的国外企业是德国博世集团、日本电装、加拿大麦格纳国际、德国大陆集团、日本爱信精机、韩国现代摩比斯、法国佛吉亚、美国江森自控、德国采埃孚、美国李尔、美国天合、日本矢崎、美国德尔福、法国法雷奥、日本住友电工、德国巴斯夫、日本捷太格特、日本丰田纺、瑞典奥托立夫、日本日立汽车系统。

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2014年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中资企业有中信戴卡轮毂。

此外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汽车零部件重点企业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重点企业主要有万向集团公司、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湘火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汽车集团零部件有限公司、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等。

(三)目标企业
成都经开区已引进一批整车制造龙头企业,汽车电子与高端零部件产业依附于整车制造业,通过整车制造可带动汽车全行业产业链形成。

- 6 -
- 7 -
- 8 -
- 9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