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综合练习(三)(十一至十七章)一.填空题1.《文选》又称《昭明文选》,因为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它是南朝梁昭明太子__萧统____负责组织编纂的。
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___诗文选集__。
2. 从唐初至现代,《隋书》所著录的总集至今保存完整的仅有三部《___文选___》、《__文心雕龙___》、《__玉台新咏》,而《_文选__》是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
3.《文选》所录的作品,上自先秦,下迄_齐梁_____,除无名氏外,共有123__家,__700____篇。
4.《玉台新咏》是南朝梁、陈间的著名诗人_徐陵_____编的一部诗歌选集。
它是继《诗经》《楚辞__》后最古老的诗歌总集,收录了__汉代____至__梁代____的___690___首诗歌。
5.明代《玉台新咏》的刻本,都是根据南宋永嘉_陈玉父__刻本刻印的,但这个版本比___陈玉父______本多了_179_首诗。
6. 在重视华美辞采的南北朝时代,陶渊明的诗风被目为“__质直____”,并不被人们特别看重。
钟嵘的《诗品》仅仅将他列为___中品__,而将写山水诗的谢灵运列入__上品____。
直到__唐代____,陶渊明的地位才大大提高。
7.庾信的作品,前后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前期风格绮艳流丽,后期____劲健苍凉_;作品的主要内容前期多是奉和应制、吟花弄月、美人艳情,后期多写___身世之感_________、亡国之痛、_乡关之思_。
8.清代有两个人为庾信集作注:一是吴江人___吴兆宜_____作《庾开府全集笺注》十卷;一是钱塘人_倪璠_____作《庾子山集注》。
9.倪璠的《庾子山集注》初刊于康熙二十六年,钱塘_崇山曲堂__刻本。
后来又有道光十九年___同文堂_____刻本和光绪二十年的_儒雅堂__刻本。
10.____李白__是屈原以后我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二.选择题(D )1.《玉台新咏》八百六十九首诗的版本系统中,最好的是版本是A.五云馆活字本B.兰雪堂活字本C.华亭杨元鑰刻本D.赵氏寒山堂刻本( C )2.《曹集诠评》的“曹集”指的是A.曹操的诗集B.曹丕的诗文集C.曹植的诗集D.曹植的诗文集(B )3.“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这里的“曹子建”和“我”分别是指A.曹植钟嵘B.曹操谢灵运C.曹植谢灵运D.曹操钟嵘(B )4. 教材认为,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第一个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学家是A.曹操B.曹植C.班固D.李陵(C )5.诗歌风格被苏轼评为“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的诗人是A.曹操B.曹植C.陶渊明D.杜甫(A )6.最早给陶渊明诗编集的人是A.萧统B.阳休之C.宋庠D.思悦(B )7.称赞庾信文章“庾信文章更老成,凌云健笔意纵横”的人是A.李白B.杜甫C.沈德潜D.杨慎(C )8.中华书局出版的许逸民评点的《庾子山集注》,所依据的底本是A.同文堂刻本B.儒雅堂刻本C.崇岫堂刻本D.《四部备要》本(C )9.“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是____称赞____的诗画的名句A.李白王维B.苏轼李白C.苏轼王维D.杜甫孟浩然(D )10.前人称誉王维为A.诗仙B.诗圣C.诗鬼D.诗佛(C )11.被誉为“字字神境,篇篇神物”的是杜甫的律诗 D.李白的绝句 C.李白的乐府 B.李白的律诗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D )1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见于A.李白的《蜀道难》B.李白的《梦游天姥留别》C.李白的《行路难》D.李白的《将进酒》(D )13.李白诗文集的第一个注本是A.李阳冰的《草堂集》B.乐史的《李翰林集》C.宋敏求的《李太白文集》D.杨齐贤的《李翰林集》(D )14.对李白诗文集的注释赢得了“一注可以敌千家”美誉的是A.杨齐贤的注B.萧士贇的注C.胡震亨的注D.王琦的辑注三.名词解释1.《文选》“五臣注”:《文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
共30卷,收录作家130家,划分为赋、诗、杂文3大类,又分列赋、诗、骚、七、诏、册、令、教等38小类,另一种唐人注本是玄宗时代的《五臣注文选》。
2.《玉台新咏》:东周至南朝梁代的诗歌总集。
收诗769篇,计有五言诗8卷,五言四句诗1卷,共为10卷,本书编纂的宗旨是“选录艳歌”,即主要收男女闺情之作。
四.简答题1. 简述《文选》的价值。
《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
其所录作品,上自先秦,下迄齐梁,除无名氏外,共有一百二十三家,七百篇。
以当时通行的文章分体的观念,按三十七类将所有作品置于相关类下,每类作品则按时代顺序予以排列。
《文选》的价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第一,《文选》是在当时文学风尚的支配下,适应社会的需要而编选的一部诗文选集,它大体包罗了先秦以来的重要作品,反映了各种文体发展的轮廓,为后人研究这七八百年间的文学史保存了重要的资料,特别是一些先秦、汉魏的作品,是靠《文选》的收录才得以流传至今的。
这是《文选》最重要的价值。
第二,《文选》作为一定时期的诗文载体,从两个方面对后人有关此时期文学的研究产生影响。
由于《文选》动态地展现了文学的发展,表现了文学观念的进步,这不能不影响后人对这一时期作家、作品的认识和评价。
其一,从汉魏到六朝是我国古代文学由自发到自觉的转变时期。
这一时期人们对文章和学术著作(主要是和经学)的区分,对文章特质有越来越清楚的认识。
《文选》以以类相从,以年代为序的具体作品组合表现了编纂者对文章特质的认识以及对不同体式文章的区分。
这无疑对后世研究这一时期的文学发展及评价具有导向作用。
其二,《文选》是通过选录来表示对文章的评价,因此,凡《文选》选录的作家和作品,后边的研究者都不能不给以足够的注意,而没有入选的作家和作品,就容易被忽视乃至湮灭,这样的导向作用是很大的。
2.《玉台新咏》有何价值?玉台新咏》专选从汉代以来的描写妇女、艳情的诗歌作品,其中大多是形式华美雕琢、内容淫荡的宫体诗。
这些宫体诗表现了当时统治者奢靡的生活方式和对女性玩弄的心态,是典型的“亡国之音”,对此后直到初唐诗歌的发展,起了比较恶劣的影响。
但并不是说《玉台新咏》就毫无价值。
第一,宫体诗人对女性美的刻画和对华美辞藻的追求,对丰富我国诗歌的审美经验和表现技巧也不是完全没有功劳。
第二,《玉台新咏》也收录了许多内容健康的涉及女子与爱情的诗歌,如《上山采蘼芜》、《陌上桑》;也收录了一些清新可喜的南朝民歌,如《秋歌》、《冬歌》、《青阳歌曲》等。
第三,《玉台新咏》保存了许多宝贵的诗歌资料,其中一些作品在别的总集和别的集中是找不到的,如我国古代第一篇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就是因《玉台新咏》的收录,才得以保存下来。
第四,还有一些诗歌的出处,《玉台新咏》的记载与其他书籍的记载不同,可以备为一说,用于考证。
第五,《玉台新咏》专门辑录歌咏妇女的作品,这在当时是没有先例的;按照年代顺序来编诗歌,也是一种创格。
《玉台新咏》编纂上的这些特点,对后代诗文总集的编选,是有示范作用的。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第六,《玉台新咏》所收录的诗歌包括许多体裁,大体体现了自汉至唐诗歌发展的历程和体裁分化的状态。
即使是那些宫体诗,在辞藻、声律、对偶、用典等方面也已经发展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在艺术手法上有不少可以资借鉴继承的地方。
3.吴兆宜对《玉台新咏》的整理和笺注有何特点?吴兆宜对《玉台新咏》的整理,最大的优点就是把明代人窜入的一百七十九首诗都拣了出来,放到每一卷的末尾,注明“已下诸诗,宋刻不收”。
这样,既使它们不至于扰乱读者对《玉台新咏》原貌的认识,又可以保存文献,以资参考。
吴兆宜给《玉台新咏》作了笺注,这是《玉台新咏》唯一的注本。
其笺注有作者的简介,作品的题解和对篇中字词的注释。
对作者的简介,一般是引用正史,加以概括,并加以少量按语。
作品题解基本上是引用《乐府诗集》、《文选》,偶尔也引史书推正诗歌内容的本事。
书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对字词的注释。
他作注的风格,主要是将与诗文有关的典故罗列出来。
其中许多典故,对读者理解诗歌是有好处的。
但《玉台新咏》所选的诗歌大多比较清新明白,没有多少典故。
所以吴兆宜的这种注法可以说并没有对症下药,并不太适合《玉台新咏》的文本。
如果在解释具体字词的基础上串讲诗歌大意,则可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4.元代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十卷》有何特点?元代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十卷》最大的特点,就是集录了宋代各家的评论,而很少有自己的见解,也很少有对字词的解释。
书中保存了许多珍贵的资料,如苏轼、黄庭坚、李格非、朱熹、杨万里、韩子苍等人对附近渊明作品的许多评语,都靠它保存了下来。
5.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为什么能成为王维集注本的集大成者?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能成为王维集注本的集大成者,有多方面的原因:第一,赵殿成“志趣卓荦,工书好学,左图右史,朝夕不暂释”。
他虽有不少著述,但对《王右丞集笺注》用力最深,几乎花费了毕生的精力,从书成到刊刻就经历了十年时间。
第二,这部著述融汇了其他多位时人的心血。
赵殿成在撰著过程中,每与朋友聚会,总是就注释中的问题“质疑访逸,研搉是非,采其合者载之”。
尤其是王琦,“每有所注,辄就访问,多检出本处示余”。
赵殿成在不少地方明确记载着他所用诠释的来源。
第三,赵殿成还大量吸收了前人的相关成果,不止是刘辰翁、顾起经这样的大家的成果,他完全收录,就连类书中的一个单篇也不遗漏。
从上述《笺注》成书的情况来看,它成为集大成之作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五.论述题1. 举例说明《文选》李善注的特点。
第一,《文选》李善注最大的特点是征引繁富,解释精审。
注中引书达一千六百八十九种,另有二十九种旧注,所引书目遍及四部,甚至佛道。
正由于李善谙熟古代典故史事,见书极多,所以注中往往能阐幽发微,准确精当地注出词语典故的来源及意义。
(举例说明)《文选》李善注引证的材料还对我们了解相关作品的写作背景有帮助。
(举例说明)第二,李善注《文选》并不是随手抄撮,汇而成篇的,而是立有不少“凡例”,并严格遵循这些“凡例”来注解的。
这些凡例不仅说明了他的注释方式,而且能让读者举一反三,更好地理解有关注释。
2.《曹集诠评》以正误、补脱、辑轶见长,本书是如何做这些工作的?曹集诠评》以正误、补脱、辑轶见长,这三个方面的工作,刘寿曾为本书写的《跋》介绍,丁晏是依据休阳程氏本,又得到娄东张氏本参校。
校订的方法如下:“凡校中诗古文辞,程、张两收者,题下皆不注;程无而张有者,则注程缺;张无而程有者,则注张缺。
新增诗文为程、张所失收者,另编为逸文,附全集后。
”这是辑轶的做法。
“凡程、张字句与群书异而义得通者,皆仍而不革,但注群书异文;其显然讹舛者,乃校改之,并注所据书名于字句下。
”这是正误的做法。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凡程、张所脱字句见于群书征引者,必涉及上下文,乃据以补入,注曰依某书补;其单辞断句,虽审知其脱佚之处,以无证验,概不补入,另于本篇后亚一格录之,注曰某书引某篇,以示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