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工程师-36(总分:3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总题数:29,分数:32.00)1.对于数据库恢复,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________ 。
(分数:1.00)A.介质故障的恢复不需要DBA的参与,由DBMS自动完成B.日志文件严格按照事务的请求时间顺序进行记录C.事务故障恢复时需要逆向扫描日志对未完成事务进行UNDO操作√D.检查点时刻的数据库一定是处于一致性状态的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对数据库恢复技术的掌握。
介质故障可以是硬盘损坏,数据库物理文件损坏,需要DBA更新硬盘并装载备份,故选项A错误;事物请求后由DBMS的事物调度子系统安排响应及并发执行的调度,日志是按照各事物执行过程中对数据的更新时间顺序记录的,与请求时间没有直接的关系,故选项B错误;事务故障时系统要撒消该事务已执行的更新操作,其方法即是逆向扫描日志,对该事物已执行的更新操作进行UNDO,故选项C正确;设置检查点是为了提高故障恢复效率,恢复时以该点数据库状态为基准向后恢复至故障时刻,而不必提前到日志开始时刻向后恢复,设置检查点允许事务进行中,故该时间数据库一般不要求处于一致性状态,故选项D错误。
2.关系数据库是 ________ 的集合,其结构是由关系模式定义的。
(分数:1.00)A.元组B..列C.字段D..表√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关系数据库系统中的基本概念。
关系模型是目前最常用的数据模型之一。
关系数据库系统采用关系模型作为数据的组织方式,在关系模型中用表格结构表达实体集,以及实体集之间的联系,其最大特色是描述的一致性。
可见,关系数据库是表的集合,其结构是由关系模式定义的。
3.在CPU与主存之间设置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其目的是为了 ________ 。
(分数:1.00)A.扩大主存的存储容量B.提高CPU对主存的访问效率√C.既扩大主存容量又提高存取速度D.提高外存储器的速度解析:[解析]为了提高CPU对主存的存取速度,又不至于增加很大的价格。
现在,通常在CPU与主存之间设置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其目的就在于提高速度而不增加很大代价。
同时,设置高速缓冲存储器并不能增加主存的容量。
4.“一旦事务成功提交,其对数据库的更新操作将永久有效,即使数据库发生故障”,这一性质是指事务的 ________ 。
(分数:1.00)A.原子性B.一致性C.隔离性D.持久性√解析:5.以下关于原型化开发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________ 。
(分数:1.00)A.原型化方法适应于需求不明确的软件开发B.在开发过程中,可以废弃不用早期构造的软件原型C.原型化方法可以直接开发出最终产品√D.原型化方法利于确认各项系统服务的可用性解析:[解析]原型化软件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是软件开发人员对用户提出的需求和问题进行总结,就系统的主要需求取得一致意见后,构造一个软件原型(原型是软件的一个早期版本,通常反映最终软件的部分重要特性,原型应该是可以运行和修改的),使用户在试用原型过程中得到感受和启发,并做出反应和评价。
然后开发者根据用户的意见对原型进行改进,使之逐步完善,直到用户对系统完全满意为止。
这种开发方法的优点是需求表示清楚,用户满意度较高、可降低开始风险和开发成本。
所以原型化方法特别适应于原始需求不明确的软件,因为通过用户的不断使用和体验并提出评价,使得不断修改的原型逐步达到用户要求。
通常,软件开发过程中会得到多个软件原型,只有得到用户认可的才是最终的产品。
6.为防止非法用户进入数据库应用系统,应采用的安全措施是 ________ 。
(分数:1.00)A.授权机制B.视图机制C.数据加密D.用户标识与鉴别√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对数据库系统安全技术的掌握。
授权机制是对系统合法用户操作权限的设定,故选项A错误;视图机制是将视图之外的数据屏蔽达到安全性,也是针对系统合法用户的,故选项B错误;数据加密与用户访问应用系统无关,故选项C错误;用户标识与鉴别就是专门验证用户合法性的,在用户登录数据库时进行验证,可以防止非法用户进入应用系统,故选项D正确。
7.如果两名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专利权应授予 ________ 。
(分数:1.00)A.最先发明的人B.最先申请的人√C.所有申请人D.协商后的申请人解析:[解析]根据我国专利法第九条规定“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
”,针对两名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专利权应授予最先申请的人。
8.在事务处理的过程中,DBMS把事务开始、事务结束以及对数据库的插入、删除和修改的每一次操作写入________ 文件。
(分数:1.00)A.日志√B.目录C.用户D.系统解析:9.下面的描述中, ________ 不是RISC设计应遵循的设计原则。
(分数:1.00)A.指令条数应少一些B.寻址方式尽可能少C.采用变长指令,功能复杂的指令长度长而简单指令长度短√D.设计尽可能多的通用寄存器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计算机系统硬件方面的基础知识。
在设计RISC时,需要遵循如下一些基本的原则。
①指令条数少,一般为几十条指令。
②寻址方式尽可能少。
③采用等长指令,不管功能复杂的指令还是简单的指令,均用同一长度。
④设计尽可能多的通用寄存器。
因此,采用变长指令,功能复杂的指令长度长而简单指令长度短不是应采用的设计原则。
10.在有事务运行时转储全部数据库的方式是 ________ 。
(分数:1.00)A.静态增量转储B.静态海量转储C.动态增量转储D.动态海量转储√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对数据库转储概念的掌握。
数据库转储方式依照转储时是否允许运行事务来划分,转储时允许运行事务程序为动态转储,不允许运行事务程序为表态转储。
依照转储量划分,只转储自上次转储以来更新过的数据的方式为增量转储,转储全部数据的方式为海量转储。
根据题意,应为动态海量转储。
11.输入数据违反完整性约束导致的数据库故障属于 ________ 。
(分数:1.00)A.事务故障√B.系统故障C.介质故障D.网络故障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对事务故障概念的理解。
事务故障是指事务程序的执行引起的故障,更新程序的执行违背了完整性约束即应属于此;系统故障是指系统硬件(存储设备除外)、操作系统及DBMS的故障所引起的数据库运行故障;介质故障是指存储设备故障导致数据丢失;网络故障不直接影响数据库存储数据的正确,不属于数据库故障。
12.首先提出支持面I甸对象数据模型的SQL标准是 ________ 。
(分数:1.00)A.SQL86B.SQL89C.SQL92D.SQL99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对SQL标准的了解。
从SQL99开始引入面向对象数据模型,之前的标准都是完全针对关系模型,故选项D正确。
某高校学生管理系统的新生数据取自各省招生办公室的考生信息,筛选出录取本校的考生信息直接导入,再根据录取专业划分班级并生成学号(学号的前4位与所在班级编号相同)。
学校的学生管理业务多以班级和学生为单位处理,应对学生信息表 13 ,以减少I/O访问次数,提高系统性能。
设该系统的学生关系模式为: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籍贯,家庭所在地),在该系统运行过程中,DBA发现频繁访问学生关系的查询程序只涉及到学号、姓名、性别和出生日期属性,为提高该查询程序的性能,应 14 。
(分数:2.00)A.建立学号的普通索引B.建立学号的UNIQUE索引C.建立学号的CLUSTER索引√D.按学号进行HASH分布解析:A.直接修改该查询程序B.分解学生关系为学生1(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和学生2(学号,身份证号,籍贯,家庭所在地),并修改该查询程序C.分解学生关系为学生1(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和学生2(学号,身份证号,籍贯,家庭所在地),并构建“学生”视图,该查询程序不做修改√D.创建学生关系上的视图学生1(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该查询程序不做修改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对数据库系统运行维护知识的掌握。
从各省招生办导入的数据,学生记录以省为单位相对集中,当以班级为单位处理时,同班学生散布于不同省份,在物理存储上也就分散在不同的硬盘区块,需要进行大量的FO操作。
当以班级为单位集中存储学生信息时,每次处理只需进行少量的I/O操作,在性能上会有显著的提高。
在物理上将同班学生集中存放使用的方法是建立班级上的聚簇索引,学生关系不含班级属性,而学号的前4位与班号相周,可通过建立学生聚簇索引达到同样效果,故选项C正确;普通索引和UNIQUE 索引不能实现记录的物理分布,故选项A、B错误;HASH分布不能实现同班学生的集中存储,故选项D错误。
频繁执行的应用程序是系统优化的重点。
本问题的原因同样在于与该应用程序不相关的数据使得每次执行访问的FO次数增多,是问题的主要矛盾,修改应用程序通常对性能的提高不明显,选项A错误;将学生关系分解后,使得数据相对集中,在访问数据库时可以减少FO操作,分解后表名的改变又会影响到应用程序,而建立同名视图可以使应用程序不受影响。
故选项B、D错误,选项C正确。
13.关于路由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________ 。
(分数:1.00)A.路由器可以隔离子网,抑制广播风暴B.路由器可以实现网络地址转换C.路由器可以提供可靠性不同的多条路山选择D.路由器只能实现点对点的传输√解析:14.结构化开发方法中,数据流图是 ________ 阶段产生的成果。
(分数:1.00)A.需求分析√B.总体设计C.详细设计D.程序编码解析:[解析]结构化分析是面向数据流进行需求分析的方法,数据流图是分析过程中用来描述数据处理过程的工具,它从数据传递和加工的角度,以图形的方式刻画数据流从输入到输出的移动变换过程,是对软件所要处理数据的抽象。
由于数据流图只反映系统必须完成的逻辑功能,所以它是一种功能模型。
15.在统一建模语言(UML)中, ________ 用于描述系统与外部系统及用户之间的交互。
(分数:1.00)A.类图B.用例图√C.对象图D.协作图解析:[解析]本题考查UML语言。
· 类图(class diagram):展现了一组对象、接口、协作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面向对象系统的建模中所建立的最常见的图就是类图。
类图给出系统的静态设计视图。
包含主动类的类图给出了系统的静态进程视图。
· 对象图(object diagram):展现了一组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对象图描述了在类图中所建立的事物实例的静态快照。
和类图相同,这些图给出系统的静态设计视图或静态进程视图,但它们是从真实的或原型案例的角度建立的。
· 用例图(use case diagram):展现了一组用例、参与者(actor)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