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画线段图解决问题

画线段图解决问题

《画线段图解决问题》教学实录与评析作者:房静于爱…文章来源:威海市第二实验小学点击数:651 更新时间:2010-10-13执教:威海市第二实验小学房静评析:威海市第二实验小学于爱敏教学内容:青岛版教材二年级下册104页第八单元信息窗5第三个红点的内容。

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画线段图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2)会用线段图整理已知条件和问题,通过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3)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4)通过读题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在解答问题中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在交流中培养倾听与表达的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解决“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几的数”的问题。

教学难点:学会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整理条件和问题,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大家叫我什么?(房老师)请同学们转过脸向后看,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和我们一起上课,大家高兴吗?(高兴)跟老师们打个招呼吧。

(老师好)请大家坐好。

同学们知道吗?老师们已经坐在这里听了一天的课,非常辛苦,大家在这节课上有什么好办法帮助老师消除疲劳呢?老师听出来了,同学们都想用自己精彩的表现帮助老师消除疲劳。

房老师相信咱们同学说得到也一定能够做到,是吧?好,老师期待着同学们的精彩表现!一、复习旧知,铺垫新知师:老师听说咱们同学思维敏捷、反应快,光说可不行,老师要看看是不是这样,敢接受老师的挑战吗?生:敢。

师:那咱们两个组进行一场比赛,听好要求:完成1号答题卡上的内容,只列算式不计算。

看哪个组的同学完成的又快又对。

开始!【每人一张答题卡(课前发放),一组看纸条图列式,另外一组看文字应用题列式。

(学生提前不知道对方的题目)】师:停。

我们一起来订正一下。

一组谁来?好,请你拿着你的答题卡到前面来,给大家说说你是怎么做的?生1:(指题)学校举行飞绳大赛。

小明一分钟跳了96个,小军一分钟比小明多跳了38个,我用96+38,就是小军一分钟跳了多少个?师:同意吗?生:同意。

生1:鸵鸟每小时可以跑40千米,猎豹的奔跑速度是鸵鸟的3倍。

用40×3,就是猎豹每小时跑多少千米?师:同意吗?生:同意。

师:一组做对的请举手。

真不错,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有5个同学完成了任务,非常了不起。

请回。

师:二组谁来说说你们的答案?好,请你拿答题卡到前面来。

生2:(指图)小明96个,小军比小明多38个,小军一共有多少个?就用96+38。

生:对。

生2:鸵鸟40千米,猎豹是鸵鸟的3倍。

我用40×3,就是猎豹多少千米?师:同意吗?生:同意。

师:那你怎么知道猎豹的速度是鸵鸟的3倍。

生2:因为猎豹这个图就是和鸵鸟的3个一样的。

师:哦,也就是说,用像这样的3个同样长的长方形就表示它的3倍(指图),对吧?生2:对。

师:哦,两组的算式是一样的!二组做对的举手。

师:哇,二组做对的同学更多,老师宣布,这次比赛,二组胜利!(一组同学不服)师:你说什么?怎么了?生3:我们做的是题,二组的是图。

师:图怎么了?生3:图简单。

师:是呀,虽然两组题目意思是一样的,但是二组的先用纸条图把题意表示出来了,这样看起来清楚,做起来简单。

这是我们前面学习过的利用纸条图的方法解决问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板书:解决问题的方法)[评析:这里的“复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一是检测一下学生根据纸条图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让学生复习关于“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因为接下来要学习的“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几的数是多少”,是对前两个问题的综合。

这一环节的设计无论是在知识方面还是学习心理方面,都给学生搭了一个台阶,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及时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习新知识的习惯。

]二、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都生活在大海边,海滩上有许许多多美丽的贝壳,大家看,这些贝壳不仅漂亮,还可以做成精美的手工艺品呢。

(课件出示信息窗)这里还藏着数学问题呢!三、解读信息,感受策略1、学会读题师:谁能说说,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生1:做一个小刺猬用40个贝壳。

生2:做一个大刺猬用的贝壳数比做一个小刺猬的6倍多18个。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做一个大刺猬需要多少个贝壳?(贴问题)师:那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的条件是什么?生:做一个小刺猬用40个贝壳。

做一个大刺猬用的贝壳数比做一个小刺猬的6倍多18个。

(教师板书)师:(屏幕出现比赛的复习题)和我们前面解决的问题比较一下,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特别注意什么?生:做一个大刺猬用的贝壳数比做一个小刺猬的6倍多18个。

师:对,今天我们要解决的是: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几的数,所以在读题的时候,就可以把这个重要的条件划出来,做上标记。

(师边说边做上标记)[评析:审题是学生学习文字表述题的第一步。

当学生根据信息窗的信息提出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条件之后,引导学生与复习题进行对比,发现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几的数”,并适时告诉孩子,像“6倍多18个”这样的关键条件在读题时要做上标记,并多读几遍,同时教师板书示范。

教给孩子审题的方法,让孩子养成读题审题的习惯,而不是拿过一道题盲目地去做。

]2、整理条件和问题师:现在,我们是用文字把已知条件和问题都表示清楚了,你能不能想出更简单的方法把条件和问题表示出来呢?生1:画线段图。

师:这个办法不错。

生2:画图。

师:看来同学们都想用画图的方法来表示条件和问题,那就把你自己想到的方法画在答题卡上,如果有困难,可以借助信封里的学具折一折、摆一摆。

学生自主设计画图,教师边巡视边收集有代表性的作品。

3、学生交流师:请同学们停下来,老师发现同学们大体有这样几种方法,我们一起来看。

(1)画长方形图。

师:这是谁的方法,给大家解释一下。

生:我画了一个长方形表示小刺猬用的40个贝壳,又画了这样6个长方形表示它的6倍,又画了一个更小的长方形表示多18个。

然后下面的这些长方形就是做大刺猬用多少个贝壳。

师:他是用画长方形的方法把问题和条件都表示清楚了。

(2)画错误的线段图师:这样可以吗?生:不行。

他的图上只画了多18个,没有画6倍。

师:那应该怎样表示它的6倍呢?生:应该画6条和上面一样长的线段表示6倍。

(3)画线段图师:是这样的吗?生:是。

生:但是他的18画的太短了。

师:应该画多长?生:应该再长一点。

师:比表示40个的线段短多少?生:短一半。

师:是呀,40的一半是20,18比20还少一点,所以表示18个的线段应该是这条线段的大约一半的长度。

生:他的线段画的不直。

师:对,我们应该用尺子来画图,这样既美观还准确。

[评析:这一环节给学生尽可能多的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孩子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要求其他孩子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有不同意见可以提问,使学生有互相交流,互相解释的机会。

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专心。

学生在多向信息交流中倾听别人发言,主动参与学习,学会欣赏别人,修正自己,提高学生倾听的能力,从而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体验了参与的快乐。

“提笔即练字。

”数学课也是如此。

在孩子展示自己探究的线段图中,很多是孩子没有用尺子画的,不够整齐,也不是很标准,数字写的歪歪扭扭。

交流订正时,教师在大屏幕上,首先规范自己的做法,认真书写每一个数字,用尺子演示修改的方法,并告诉孩子如何根据已知确定“多18”用多长的线段来表示,然后和孩子一起找出学生书写、画线短图时不规范的地方。

这样既培养了良好的书写习惯,也教给学生良好的数学思考的习惯。

]4.比较、选择,优化方法。

师:同学们看,现在我们想到了这几种整理条件和问题的方法,比较一下,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最简洁,让人一看就明白?生1:我喜欢第二种,因为这个图看起来很清楚。

生2:我喜欢第一种,我觉得这个图一看就能看明白。

师:其实这两种方法的思路是一样的,大家看,我如果把长方形上面的线擦掉,(边说边擦)是不是就变的和下面的线段图是一样的?那咱们就采用这种方法,一起把它画到黑板上好吗?师:先画什么?生:小刺猬的。

师:为什么?生:因为小刺猬用了40个贝壳都知道了。

师:对,并且大刺猬用贝壳数还和小刺猬在比。

所以我们先画一条线段表示小刺猬用的40个贝壳。

(画一条很长的线段)师:这样可以吗?生:可以。

生1:不可以。

太长了,下面的就画不下了。

师:是吧?所以我们在画图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倍数的多少确定线段的长度,倍数少,线段可以稍微长一些,如果倍数多,像这题:6倍,那线段就要短一些。

我把线段改一下。

师:再画大刺猬,怎么画?生:画6个这么长的线段。

师:上面这条线段是15厘米,那下面的每一条都应该是?生:15厘米。

师:这条线段表示?生:40个贝壳。

师:现在是几个40?生:2个。

3个,4个,5个,6个。

师:(指图)从这里到这里表示的是什么?生:6个40。

师:也就是?生:40的6倍。

师:可以了吗?生:还要画一小段表示18个。

师:这条线段画多长?生:差不多是前面的一半。

师:两个条件都表示清楚了,最后还要把问题标清楚?(把问题画在6倍处)这样可以吗?生:不行。

师:为什么?生:应该把18个也包住。

师:对呀,这18个也是用来做大贝壳的,所以大括号应该括到最后。

(修改图)[评析:注重对精彩之处、错误之处及时追问,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阐述自己的想法。

教师在在示范画线段图时,故意把小刺猬用的贝壳数用一条很长的线段来表示,问学生“行吗?”学生马上做出反应“行”,但是沉默片刻之后,发现问题:太长了,下面的6倍画不下了!自然引入“线段的长短应根据倍数的多少来确定。

”从而把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到了最高点。

最后标注问题时,又故意把多的18个那一段放在括号的外面,问“行吗?”回答“不行。

”再次追问“为什么不行?”“因为那18个也是用来做大刺猬的。

”重点内容水到渠成的解决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

]5、分析解答,列式计算师:同学们,现在我们要解决“做大刺猬用多少个贝壳?”这个问题,你是看这么多的文字信息,还是看我们整理好的线段图?生:线段图。

师:为什么?生:因为线段图很清楚,一看就知道怎么做。

师:那就赶快在练习本上列式解答吧!生独立解答。

师:告诉老师,做一个大刺猬用多少个贝壳?生:258个。

师:恭喜大家,做对了。

谁能说说你是怎样列算式的?生:40×6+18。

(生说师板书)师:有乘有加,先算什么?生:先算乘法,40×6=240。

240+18=258个。

师:40×6求的什么?生:小刺猬的6倍。

师:谁能在图上指一指?师:还有其他方法吗?师小结:同学们,老师发现,咱们同学都是根据线段图分析解答的,真是了不起,所以说,画线段图整理条件和问题是一种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