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比你想象的更强大①【摘要】试图通过实际的经济数据及具体个例来证明发展中国家是能够在旧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中实现自身经济的发展,同时探究发展中国家的追赶策略【关键词】经济发展理论VISTA五国比较优势就像不成熟的少年,犯了错往往会嘟哝几句外部环境的恶劣以及归因于各式各样的原因;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常常抱怨国际经济政治环境对其经济发展的桎梏。
而又不像不成熟的少年,尽管常常抱怨和犯错,终究能长大成人,渐懂人生之真谛;这些发展中国家忙于内斗和抱怨,一边享受和依赖着“帝国主义”的援助和恩惠,一边蒙着眼睛,掌控着国家这辆大车的方向盘,还叫嚷着“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②”。
呵,这越说似乎越像斯德哥尔摩综合征③了。
所谓旧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无非就是弱者对强者的控诉及抱怨,什么霸权主义啊、强权政治、掠夺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凡此种种,这总让我想起托克维尔所说的“弱者总是试图将强者扯到和他们一样低的位置上。
”旧的世界经济政治秩序真是发展中国家取得发展的主要障碍吗?发展中国家真的如同菲利普·凯里④一样在不利的世界经济政治秩序中茫茫然,永远试图而不能突破自身发展的枷锁吗?弱国永远只是强国的陪衬和附属吗?想必不是。
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过“繁华都市的衰亡与弱小城邦的崛起,雄辩地说明了一个结论:好景从来不久长。
”无数的历史事实证明:伟大的成就往往都是由卑贱无名的弱者所创造,让我也“受雇于伟大的记忆⑤”一次,在此记录一下恒河沙数般弱者突破旧的政治经济秩序的逆袭:第一次统一中国的并非是强大的齐楚,而是默默无闻厉兵秣马偏居一隅的秦国;征服整个地中海的罗马人,原来也是不受重视的蛮族。
让我们把历史的望远镜拉得更近一些:18世纪到19世纪初,工业革命兴起在英国,而不是当时最富贵繁华的法兰西;时间往后一个世纪,达到帝国兴盛顶点的英国却不得不将深入进行工业革命的领袖地位转让于过去一直处于沉睡之中的德国与遥远的美洲前殖民地——美国。
让历史的长河再驰骋一会吧,叫嚷着“日本可以说不”⑥的日本携“亚洲四小龙”突出重围,首次证明了新兴国家的活力;紧接着,中国出现了,人们否定上述问题的信息也越加越足了。
从宏观方面:VISTA五国⑦中国的成功有目共睹,已经证明了发展中国家是能够突破旧的经济政治秩序,取得经济的发展的跳跃。
BRIC四国情况类似,这里我将选取VISTA五国,在世界经济政治秩序大致情况不改变的前提下,观察这几个比较典型的发展中的发展中中国的经济发展,来得出相关结论。
两点说明:1.由于世界经济政治秩序不能很好的量化,我只选取几个关键的时点来考量大概的经济政治秩序的变化:70年代石油危机;89年柏林墙倒塌,苏联解体;1991年美国发动海湾①引自于刘瑜:《你比你想象的更自由》②《诗经》:《蒹葭》③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
④菲利普·凯里:威廉·毛姆自传体小说《人性的枷锁》主人公。
一直努力挣脱宗教和小市民意识这两条禁锢自己精神的桎梏,力图在混沌纷扰的生活漩流中,寻求人生的真谛。
⑤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七二年十二月晚》⑥盛田昭夫:《日本可以说不》⑦VISTA五国:及越南、印尼、南非、土耳其、阿根廷。
是继金砖四国后,最有潜力的下一代新兴国家。
战争;2001年911事件;2.所谓的世界经济政治秩序对发展中国家的障碍无法量化,只好大致用GDP的增长率和人均GDP增长率来反映发展中国家收此障碍的影响,从而从反面来大致推断障碍的大小。
图1⑧世界银行数据库只披露了1985年以来越南的经济增长情况。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从1986年开始,越南的经济开始高速增长,在90年代最高触及10%,并在新世纪里,维持高增长,以GDP增长率7%左右高速发展;由于在诸多方面类似,越南甚至被看好成为下一个中国。
这样看的话,难道从80年代中期开始,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发生了变化,导致越南发展的主要障碍消失呢?当然不是,越南之所以在86年开始经济腾飞,其主要原因是在该年,新的领导人继任,实行了革新开放⑨,模仿中国,施行渐进式改革,推行了一些列新的政策和法规。
然而,不同于或者说强于“师父”——中国,越南的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可谓是同时施行的。
越南在1993年开始尝试国会代表直选,在2002年又推行国会质询制度,使人民对政府监督成为可能,而这种监督力度正在不断增强。
随着国会职能的逐步健全,公众参与立法、司法独立、民主监督、媒体开禁、言论自由等等,越南政治、社会均得到全面的发展,显示出更多的自信和理智。
所以,在2011年,越南人民不仅收获了不断增长的经济和生活水平,同时,收获了至关重要的一人一票——“选票”,结束了被代表的时代。
⑧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由于技术原因,数据四舍五入取整。
⑨革新开放:专指越南在1986年所进行的经济、思想上改革政策。
图2从印尼的GDP增长情况,依然可以看到,存在一个明显的经济发展分水岭,时点自然也不是什么国际秩序的风云突变,而是1969年。
在1969年,印尼开始实行第一个长期25年计划,导致经济发展驶上高速道。
稳定在7%左右,尽管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政治经济局势突变,也未对印尼造成冲击。
可以说,所谓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障碍是不存在的,倒是国际金融的云波谲诡对印尼造成了重大冲击,大家都知道,在90年代末发生了亚洲金融危机,印尼虽较晚才受到牵连,但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
图3南非的经济增长率并没有出现明显拐点,从趋势线可以看出,南非的GDP增长率围绕着3.28%做宽幅波动。
但是从1993年开始,南非经济开始稳定增长,难道是受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改变影响?仍然不是,南非在80年代后期受到了国际特别是来自于美国的大规模经济制裁,南非被迫于90年开始结束了“种族隔离”⑩制度。
首先在1989年释放了曼德拉,在90年结束禁⑩南非种族隔离:南非种族隔离始于1913年,在1948以法律的形式确立。
这个制度对白人与非白人(包括黑人、印度人、马来人、及其他混血门族)进行分隔并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给予歧别待遇。
严,随之,国际制裁也结束,从而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在1993年取得了正增长。
曼德拉在94年成为南非总统,并开始施行“重建与发展计划”,该计划主要内容包括:满足基本需求、开发人力资源、发挥国家的调节作用、推进国家和社会民主化。
11并在随后的1996年推出“增长、就业和再分配计划”,这样,才使南非经济走上稳定发展之路。
图4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土耳其70年代末期经济剧烈下滑,然而衰退主要是因为中东石油危机,石油价格上涨导致土耳其很多工厂停产,从而导致经济下滑。
而随后的发展,并未看到明显的长期障碍。
图5阿根廷可能是VISTA五国里最受世界经济政治局势影响的国家,特别来自于美国的影响,包括2001年的阿根廷经济危机,主要原因是早期阿根廷为美元本位制。
而在80年代以前的经济波段主要是受国内政治的影响,而在一些关键的时点上,阿根廷也并未出现大的异常。
11谈世中:《南非“重建与发展计划”初析》通过以上5个国家,我们可以发现,尽管发展中国家或多或少受到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阻碍,但是基本上都取得了良好的发展。
但是这5个国家被称为VISTA,正是因为其经济发展的突出,所以这个样本不具备代表性?那么我们来看以下数据:图6图7图8东亚及泛太平洋地区、拉美地区、南撒哈拉非洲地区、中东及北非地区是发展中国家主要集中地,而欧洲及北美主要为发达国家聚集地。
从图6,、7、8中,我们可以看出,东亚及泛太平洋地区的GDP增长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50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7.2%,而拉美地区和中东地区很大程度上守自身国家政治局势影响,表现出强烈的波动性,但增长率也高于欧洲地区,平均增长率分别为3.8%和4.53%。
而南撒哈拉非洲地区由于基础薄弱,且建国历史不长,相比于其他发展中国家较为逊色,如果根据“经济起飞理论12”,这些非洲国家的主要问题在于经济积累率不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1%,所以无法跨越经济起飞的门槛,及时是这样,他们的平均增长率也略高于欧洲,为3.5%。
而欧洲地区的平均增长率为2.98%,还要考虑到东欧各国在20世纪后期较快的增长率,如果只考虑欧洲地区发达国家,平均增长率估计在2.5%左右。
北美地区得益于美国和加拿大超强的实力,平均增长率达到了3.18%。
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还是取得了较快的经济增长,即使是有所谓旧的不利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而其中所谓的阻碍更是无法考量。
你也许会说,发展中国家较快的经济增长率主要在于基数小,所以会体现较快的增长率,那么我们选取2000年以后的数据,在2000年,发展中国家占全球GDP约为26%13。
从新世纪开始,东亚及泛太平洋地区、拉美地区、南撒哈拉非洲地区、中东及北非地区的GDP 平均增长率分别为惊人的9%、3.36%、4.6%、4.27%,而同期欧美此项数据分别为1.45%、1.9%。
朱民在最近表示,到2012年年底,发展中国家将占全球GDP近50%。
14从稍窄的一点的视界:中国以上是从大的宏观数据中来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接下来让我们从稍微小一些的视界来观察发展中国家如何在所谓的经济政治秩序中闪转挪移的。
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关键在于自身。
12罗斯托:《经济增长的阶段》13数据来源: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4朱民在上海经济论坛的讲话图9中国经济增长的历程充分体现了曼瑟·奥尔森的理论“极权主义政府或外来入侵者削弱或废除了分利集团的那些国家,在建立了自由和稳定的法律秩序后,其生产就会相当迅速地增长15”。
中国在1949年建国以后,在唯毛马首是瞻的前二十年里,只要先帝老老实实,不发动各种运动,中国的经济增长可谓惊人,甚至达到了30%。
在动乱的十年文革之后,邓公及时悬崖勒马,抛出“猫论”,一门心思搞经济,废除了小部分分利集团,建立了有稍许自由的市场经济体制,并美其名曰“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市场经济”,中国经济开始了腾飞的30年,年均增长率接近10%,并在2011年一季度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至于发展的代价在此不做探究,不做假设,不做评价)中国建国以来所面对的国际经济政治局势可谓不能更坏了吧?按我从小接受的“教育”概括起来恐怕就是全世界强大的国家都是我们的敌人,处处针对,妄想颠覆我国主权,干涉我国内政,将伟大的中华民族复兴扼杀在摇篮里;而只有落后贫穷的第三世界国家才是我们的好朋友,而好朋友要患难与共,所以,我们常常在自己都吃不饱、穿不暖的同时,帮助我们这些好朋友,直到现在,依然如此。
所以,国家自身的经济发展关键还是要看自身如何处理各项事务,即使在不利的外部经济大环境下,也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积极的应对和改革取得良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