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备课教材简析:本单元是围绕“自然科技”来编排的,由四篇课文组成。
以古诗开始,意在以凝练的语言表现自然景观的神奇秀美,激发学生在品词析句中汲取语言精华和感受大自然魅力的兴趣,同时通过介绍自然知识的短文和诗歌等,使学生不仅感受祖国山河的秀美,又可以汲取自然科学知识的琼浆,唤醒学生热爱自然与科学的意识。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六,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
《古诗两首》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通过描写六月西湖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友人林子方的眷恋之情。
杜甫的《绝句》,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展现了杜甫草堂周围多姿多彩、清新开阔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雷雨》本文用精炼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本文以诗歌的形式为我们介绍了四种天然的“指南针”:太阳,北极星、大树的枝叶、沟渠里的积雪,展示了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太空生活趣事多》本文用浅显生动的语言,介绍了一些有趣的太空生活知识,激发了学生了解科技、探索宇宙的兴趣。
教学目标:1.会认45个生字,会写34个生字;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培养认真书写的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诗歌,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3.初步学会默读,能边读边想象。
在反复诵读中理解内容,品味美感。
4.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感悟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激发探究自然知识、了解科技、探究大自然奥秘和神秘宇宙的兴趣。
5.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有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
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重难点:1.会认45个生字;会写34个生字;掌握“含、迎、永、碰、容、易”等字的笔顺。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大自然的神奇和科技的先进,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和关注科学的兴趣。
课时安排:15.古诗二首……………………………………………2课时16.雷雨…………………………………………………2课时17.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2课时18.太空生活趣事多……………………………………2课时语文园地六……………………………………………3课时15 古诗二首教材分析本课的两首诗均为七言绝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绘和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两诗虽然都是写景,但手法各异。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为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诗人以满湖的荷花荷叶作为写作对象,前两句议论,后两句写景,抒发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之情。
整首诗景色醉人,韵味十足。
特别是最后两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意境广阔,给人无尽的喜悦和想象。
《绝句》为唐代诗人杜甫所作,诗人以朴实自然的语句,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地描绘了一幅无限生动的春景图。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过程与方法】在反复吟诵中感受诗歌不同的旋律与优美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重点难点重点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难点1.理解诗句意思,体会古诗描写的意境。
2.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诗人的资料及古诗的写作背景,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生字新词。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晓、慈、毕、竟、映”5个生字,会写“湖、莲、穷、荷”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的意境。
4.通过朗读,感受西湖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1.会认“晓、慈、毕、竟、映”5个生字,会写“湖、莲、穷、荷”4个生字。
2.理解诗句的意思,有感情地吟诵古诗。
难点感受西湖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风景如画,每一方山水,都是一幅迷人的山水画。
同学们,你们知道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是哪个地方吗?(杭州)说到杭州,我们不由地就会想到一处美景,那就是西湖。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诗人杨万里笔下的西湖游玩吧!二、初读引领,感知古诗诗人在早晨送别友人林子方时,写下了这首诗,接下来就请大家读一读这首诗。
1.自由读,读准字音。
(课件出示汉字:晓慈毕竟映)2.指名读,读顺诗句。
3.指导读,读出节奏。
三、品读赏析,感悟古诗1.再认真地读几遍,想想诗中写了西湖里的什么,用自己的话试着和同桌交流。
2.集体交流:诗中写了什么?(1)出示第1、2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
理解“毕竟”“四时”的意思。
学生质疑。
(2)出示第3、4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
着重体会“无穷碧”和“别样红”,并描述一下景象。
3.回归整体,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四、读说结合,升华情感1.出示朱自清《荷塘月色》选段,引导学生根据诗意,结合图画,抓住映日荷花的特点说一段赞美荷花的话。
2.诗人看到这样的美景,情不自禁地赞叹——﹙出示第1、2句﹚。
3.这首诗的题目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全诗写的是西湖的景色,诗中有送别的意思吗?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4.想象一下,诗人面对这无边的美景,会向友人林子方说点什么?小组交流,指名说。
全班把诗“送”给友人林子方——(学生配乐朗诵)。
5.背诵古诗。
五、指导写字1.观察田字格中的字:湖莲穷荷2.学生口头为这些字找拼音和词语朋友。
3.说说写这几个字要注意什么。
4.教师范写生字。
5.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教师相机指导。
六、课外拓展,丰富积累介绍杨万里有关荷花的其他诗作。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绝、鹂”等6个生字,会写“绝、含”等4个生字,掌握“行”1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绝句》。
3.理解古诗《绝句》的内容,体会诗的意境,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重点难点重点1.会认“绝、鹂”等6个生字,会写“绝、含”等4个生字,掌握“行”1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绝句》,理解诗句的大意。
难点根据诗意想象画面,感悟春天的色彩明丽、景色迷人,感受诗人的心情。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小组比赛背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填句: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揭示诗题“绝句”,简要介绍诗人杜甫。
二、自读古诗,初步感知1.自由朗读,画出生字新词。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生字词。
3.汇报生字词解决情况,教师相机强调。
“行”是多音字,在诗中读“háng”,还有另外一个读音是“xíng”,组词“行走”。
4.同桌互认生字新词。
5.指名读诗,齐读,注意纠正读错的字音。
三、图文对照,理解诗意1.老师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观察插图,思考:画面上有哪些景物?(柳树、黄鹂、白鹭、积雪、船)2.看图思考:诗人是站在哪里看到这些景物的?(理解“窗含”“门泊”两个词语的意思)3.学生质疑,师生共同释疑。
(先让学生说说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根据学生的提问,师生一起答疑)4.看图读古诗,想象诗人欣赏大自然美景时的心情。
(让学生带着感情再读古诗)5.梳理诗句,说说诗意。
(出示课文插图,小组讨论,说说诗意。
)四、活动激趣,记诵诗句1.找对应的词语。
老师读一个词语,要求学生找出与它相对应的词语。
(如:两个——一行,黄鹂——白鹭,翠柳——青天,窗——门,西岭——东吴,千秋雪——万里船。
)2.师说生读。
(老师描述诗句的内容,学生读相对应的诗句)3.词语连诗。
(老师出示诗中的任意一个词语,学生背出相对应的诗句)4.情境背诗。
(让学生扮演诗人,指着画面上的景物吟诗)5.集体背诵。
五、指导写字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绝”“含”“岭”“吴”。
引导学生交流记字方法,并练习组词。
2.启发学生说说自己的记忆方法。
3.重点指导“绝”与“岭”的写法。
4.老师范写。
(指导学生把字写美观,提示容易写错的地方)5.学生先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再书写,老师巡视。
六、拓展延伸搜集描写春天的古诗,试着背一背。
教学反思16 雷雨教材分析本文以简练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
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清晰地展开描写。
三部分特征鲜明,写景细致逼真,引人入胜,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了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说说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变化。
3.结合句子,体会动词运用的巧妙。
4.用自己的话描述不同样子的雨。
【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说说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自然现象的能力,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1.会认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句子,体会动词运用的巧妙。
难点1.说说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变化。
2.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自然现象的能力,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挂图。
学生:预习生字新词。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雷、乌、黑、压”4个生字。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用不同的语调读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情景。
3.说说自己见过的不同的雨的情景。
重点难点重点1.会认5个生字,会写“雷、马、黑、压”4个生字。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难点用不同的语调读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情景。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1.雨有很多种,你们知道有哪些雨吗?(板书:雨)(学生自由说) 2.出示课后练习题的四种雨的名称及动图。
毛毛雨阵雨雷雨暴雨(1)学生自己描述一下这几种雨的区别。
(2)哪种雨最大?3.今天我们将要迎接的是一场雷雨。
(板书:雷雨)你们见过雷雨吗?你见过的雷雨是什么样的呢?雷雨一般是在什么季节下的?(夏天午后)4.有一位小朋友把他观察到的雷雨景象写成了一篇文章。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和这位小朋友一起看看这场雷雨吧。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1.学生听课文录音。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出示带拼音的生字,指名认读。
4.互相交流识字方法。
5.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开火车”认读,组词。
6.找出这5个字在课文中组成的词语和句子,读一读。
7.认读词语卡片。
(出示:雷雨乌云闪电雷声窗户房子)三、朗读感悟,理清文脉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教师引读。
3.让学生找一找,课文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前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中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后的景象,分别在书上做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