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化学动力学new

第二章 化学动力学new

17
[例2-4]:已知乙烷裂解反应的活化能 Ea=302.17 kJ· mol-1, 丁烷裂解反应的活化能
Ea=233.68 kJ· mol-1,当温度由700℃增加到
800℃时,它们的反应速率将分别增加多少?
注意:温度单位;活化能单位
结论:在同样的温度区间内,活化能大的反应, 反应速率常数增加的倍数大。
(4)综合讨论反应条件
30
思考题:
1、
① ② ③ ④
在基元反应中
反应级数与反应分子数总是一致的 反应级数总是大于反应分子数 反应级数总是小于反应分子数
反应级数不一定与反应分子数总是相一致 2、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反应 CO(g)+NO2(g)→CO2(g)+NO(g) 为基元反应,该反 应的速率方程为 ,反应级数为 ,反应分子 数为 。在某温度下,将反应器的体积缩小到原来 的一半时,反应速率为原来的 倍。
31
3、一定温度下,化学反应体系的反应级数越小,一
般反应的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延长
① 下降越快 ③ 升高越快 ② 下降越慢 ④ 升高越慢
4、已知反应温度为T时,H2O2反应速率常数k为 4.62×10-2(min-1)其分解反应的半衰期与H2O2起始 浓度 ,若H2O2浓度由1.0mol· L-1降到0.6mol· L1需要20min,其它条件不变,H O 浓度从 2 2 0.6mol· L-1变到0.36mol· L-1所需时间为 。一级 反应完成99.9%所需要的时间近似为半衰期的 倍。
r kc c
① 意义:
a b A B
2. 反应速率常数 k(rate constant)
单位反应物浓度时的反应速率 ② k 的影响因素: 与反应物的浓度无关,与反应物本性、温度、催 化剂等有关 ③ 反应速率与反应速率常数成正比 ④ k 的单位:不同反应级数 k 单位不同
① 增加的B2分压 ③ 升高温度 ② 加入催化剂 ④ 减小AB的分压
8、对于一个平衡转化率较小的化学反应,有利于提 高其平衡常数的方法是 :
① 改变反应时间 ② 加入催化剂 ④ 改变反应温度 ③ 从体系中不断移去产物
34
9、化学反应处于平衡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 如果寻找到该反应的高效催化剂,可提高其平衡 转化率 ② ΔrGmθ=0 ③ 各物质的浓度和分压不随时间变化
m n A B
7
例2-1:在1073K时,发生反应 2NO(g)+2H2(g)=N2(g)+2H2O(g)用初始速率法所得实 验数据如下,确定该反应的速率方程。
实验 编号 1 2 3 4 5 C(H2)mol.L-1 C(NO)mol.L-1 0.0060 0.0060 0.0060 0.0030 0.0015 0.0010 0.0020 0.0040 0.0040 0.0040 rmol.L-1.s-1 7.9×10-7 3.2×10-6 1.3×10-5 6.4×15、某反应的活化能为80 kJ· mol-1,则反应
温度由20℃增加到30℃时,其反应速率常数
约为原来的 ① 2倍 ② 3倍 ③ 4倍 ④ 5倍
6、两个基元反应Ea1>Ea2,则k1与k2的关系 为 : ① k1>k2 ② k1<k2 ③ k1=k2 ④ 不能确定
33
7、反应2A(s)+B2(g)→2AB(g) ΔrHmθ<0欲提高正反 应速率,下列操作有用的是 :
均相催化反应,多相催化反应
2.催化反应的一般原理
27
[例2-4] 计算合成氨反应采用铁催化剂后在
298K和773K时的反应速率各增加多少倍?设
未采用催化剂时活化能为335kJ· mol-1,采用
催化剂后为135kJ· mol-1。
① 铁作催化剂,反应速率大大加快;
② 低温时催化效果更显著。
29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综合应用:
N2(g)+3H2(g)→2NH3(g); H 0 r m (1) 从反应的方向讨论: 低温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
(2)从平衡的角度讨论提高转化率的条件:
低温、高压可使平衡向右移动
(3)从加快反应速率角度讨论:
高温、高压、催化剂缩短达到平衡时间
20
预习: P12~15 , P262~267
21
2.4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2.4.1碰撞理论(Lewis) ① 有效碰撞:能够发生反应的碰撞

活化分子: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
② 发生有效碰撞条件:足够能量、取向适当
CO(g)+NO2(g)→CO2(g)+NO(g)
22
2.4.2活化配合物理论(Eyring)
如果 N 2 O 5 的起始浓度为 0.40mol· L - 1 , 速率常数
k=6.2×10-4 min-1。
求(1) N2O5分解反应的起始速率;
(2)反应进行1小时后,N2O5的浓度将是多少?
N2O5分解的百分数又是多少?
14
思考题: 在描述一级反应特征时,那一点是不正确的? ① lncA-t为一直线关系 ② 半衰期与反应物起始浓度成反比 ③ 反应物消耗的百分数相同时所需的时间一样 (同一反应) ④ 速率常数的单位为(时间)-1 某反应的速率常数k为0.107min-1,则反应物浓度从 1.0mol· L-1变到0.7mol· L-1和浓度从0.01mol· L-1变到 0.007mol· L-1所需时间的比值为 ① 10 ② 100 ③ 0.01 ④ 1
④ 正逆反应速率常数相等 10、若反应A(g)+B(g)→C(g) 在标准状态下向正反应
4
§2.2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2.1 化学反应速率方程(rate equation) 1.质量作用定律:在一定温度下,基元反应 的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以其在反应方程式中
的计量系数为指数的幂的乘积成正比。
基元反应:
aA + bB = C
a b A B
r kc c
反应速率方程
5
19
思考题: 温度对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非常大,温度变化 主要是改变 ① 活化能② 反应机理③ 速率常数 ④ 指前因子
三个反应活化能分别为:A反应40 kJ· mol-1 ,B反应 80 kJ· mol-1 , C反应20 kJ· mol-1 ,问升高同样温度 T1→T2,三个反应速率的变化关系: ① A>B>C ② C>B>A③ A>C>B ④ B >A> C
9
mol dm-3 s1
2.2.2 简单级数反应速率方程的积分形式
简单级数反应:反应速率只与反应物浓度有关,且反应
级数都只是零或正整数的反应。
1.零级反应 A→产物 dcA 0 r kcA k dt ① 零级反应速率常数意义:单位时间内反应 物的浓度减少量
L-1· s-1 单位:与速率相同, mol·
16
定积分:
k 2 Ea T2 T1 ln k1 R T1T2
Ea RT
Ea ln A 不定积分: ln k RT
指数形式:
k Ae
(1)活化能与指前因子均不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2)速率常数与温度呈指数关系;温度升高、速率常数增大 。 (3)对同一反应来说,升高同样温度: 在高温区速率常数增加的倍数小,在低温区速率常数增加的倍数多
10
② 速率方程的积分形式:
cA, 0 cA kt
③ 半衰期: 反应物反应掉一半所需的时间 T1 / 2
c A (T1 / 2 ) c A,0 / 2
T1 / 2 c A,0 / 2k
11
2.一级反应

A→产物
dcA r dt
kcA
① 一级反应的速率常数的意义: 单位时间内A反应掉的分数;单位s-1。 ② 积分形式 :ln cA kt ln cA0 ③ 半衰 期: T1 / 2
18
2.活化能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当温度一定时,不同的反应: 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快。 (2)活化能大的反应: 温度对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越大。 (3)活化能的求算: ① 数值计算法: ② 作图法:
T1T2 k2 Ea R ln T2 T1 k1 Ea ln k lg A RT
28
3. 催化剂的基本性质
① 催化剂参与反应,反应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和数量
都不变 2 SO2+O2→2 SO3 2NO+O2→2NO2 2NO2+ 2SO2→2NO+2SO3
② 催化剂无法改变反应方向和限度
③ 催化剂不会改变反应的热效应 ④ 催化剂对反应的加速作用具有选择性 ⑤ 催化剂中毒
15
§2.3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3.1 阿累尼乌斯(S· Arrhenius)公式(1889)
1.阿累尼乌斯公式
Ea d ln k 2 dT RT
-1; ---实验活化能,单位: kJ· mol Ea
与反应物的性质和 反应的途径有关;
近似处理:若温度变化范围不大,活化能可看作常 数。
Ea,正 Ea,逆 :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Ea,正 Ea,逆 :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25
2.4.3加快反应速率的方法 活化分子总数=活化分子分数×分子总数 (1)增大反应物浓度 (2)升高温度
(3)降低活化能
26
§2.5 催化作用
1. 催化剂(catalyst)
正催化剂,负催化剂
3
2.基元反应与非基元反应
基元反应(elementary reaction):
由反应物分子直接碰撞发生相互作用而生成产物
①反应分子数 :基元反应方程中反应物粒子个数之 和(单分子、双分子、三分子反应);反应系数即代 表参加反应的分子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