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化学坐标图像题

初中化学坐标图像题

第2部分专题突破
专题一坐标图像题
)
1.向稀盐酸中加入Z物质,其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Z物质是(
2.有A、B两种金属放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
如图所示,下列结论合理的是(
C.反应的硫酸质量A<B D.反应的金属质量A<B
3.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
A.将一定质量的镁带放在充满氧气的密闭容器中完全燃烧
B.将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与10 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充分混合
C.将等质量的Mg 、Zn 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反应
D.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氯化钠并充分搅拌
6.下列四个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动趋势与对应的叙述关系不正确的是( )
A.恒温条件下,将足量的饱和硝酸钾溶液蒸发一定质量的水
B.向久置在空气中已经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渐滴加稀盐酸至过量
C.表示在一定温度
下,向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
D.足量的碳高温还原氧化铜
7.已知2KClO 3=====MnO 2
△ 2KCl +3O 2↑,右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 3和MnO 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 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
A .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B .生成O 2的质量
C .固体中MnO 2的质量
D .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8.向一定质量FeCl 2和CuCl 2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锌粒至过量,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
9.分析下列实验图像,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图1 图2 图3 图4
A .图1:双氧水溶液制氧气,a 未使用催化剂,b 使用了催化剂
B .图2:某温度下,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则y 轴可以表示溶质的质量分数
C .图3:分别向足量且等质量的盐酸中加入铁粉、锌粉,则曲线b 代表的是加入锌粉的情况
D .图4:溶质为a 、b 的两质量相等的饱和溶液,温度由T 2降至T 1,分别析出不含结晶水的a 、b 固体,则最终两溶液质量相等
10.向一定量CaCl 2和HCl 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 2CO 3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 2CO 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OE 发生化学反应:Na 2CO 3+2HCl=== 2NaCl +H 2O +CO 2↑
B .PF 有沉淀生成
C .G 点溶液的pH >7
D .反应过程有气体和沉淀生成,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参考答案
1.B 【解析】A 项,向稀盐酸中加入水,酸性逐渐变弱,pH 应逐渐变大,错误;B 项,稀盐酸与硝酸银固体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反应前后酸性强弱程度不变,pH 不变,正确;C 项,向稀盐酸中加入浓盐酸,酸性增强,pH 应逐渐变小,错误;D 项,向稀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钾固体,生成氯化钾和水,完全反应时显中性,继续加入氢氧化钾,显碱性,pH 逐渐变大,错误。

2.B 3.A 4.D 5.B
6.C 【解析】A 项,温度不变,KNO 3的溶解度不变,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就不变,正确;B 项,久置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产生氯化钠和水,再和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所以加入一定量盐酸后开始产生气体,待Na 2CO 3完全反应后气体的量不再增加,正确;C 项,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水的质量减少,故有一部分氢氧化钙会析出,溶质的质量会减小,错误;D 项,在高温的条件下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了铜和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为:
2CuO +C=====高温
2Cu +CO 2↑ 160 12 128 44
根据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可以知道随着氧化铜的消耗,铜的质量是不断增加的,直至氧化铜被消耗完全,铜的质量不再增加,正确。

7.A
8.D【解析】由于金属的活动性是锌>铁>铜,向一定质量FeCl2和CuCl2的混和溶液中逐渐加入足量的锌粒,锌先与氯化铜反应,当氯化铜反应完全后再与氯化亚铁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Zn+CuCl2=== Cu+ZnCl2溶液增量
65 64 65-64=1
Zn+FeCl2=== Fe+ZnCl2溶液增量
65 56 65-56=9
A项,锌先与氯化铜反应,生成了铜和氯化锌,铜的质量不断增加,当氯化铜反应完全后不再增加,正确;B项,锌先与氯化铜反应,当氯化铜反应完全后再与氯化亚铁反应,前者溶液增加的幅度小于后者,正确;C项,当锌与氯化铜反应完全后再与氯化亚铁反应,随着锌与氯化亚铁反应,氯化亚铁的质量逐渐减小,完全反应后为0,正确;D项,原溶液中不存在氯化锌,起始点应为0,错误。

9.C【解析】A项,催化剂可以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所以a应该是使用了催化剂,b应该是没有使用催化剂,错误;B项,氧化钙和水反应放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某温度下,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溶质的质量分数应该减小,错误;C项,等质量的铁和锌与酸反应时,铁生成的氢气多,所以加入锌的溶液增加的质量就大,正确;D项,溶质为a、b的两质量相等的饱和溶液,温度由T2降至T1,分别析出不含结晶水的a、b固体,a溶液析出的固体多,所以最终两溶液质量不相等,错误。

10.D【解析】加入的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并有气体放出,盐酸消耗完后才开始与氯化钙反应,有沉淀生成,曲线最高点说明氯化钙反应完全。

A项,OE段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 2NaCl+H2O +CO2↑,正确;B项,PF段是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钙沉淀,B正确;C项,G点加入的碳酸钠是过量的,所以溶液的pH>7,正确;D项,反应过程有气体和沉淀生成,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