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体态语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体态语

摘要: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所给予人的信息不仅仅是其通过口播播报信息,更重要的是其特有的给观众以强烈印象的个人信息,如个性、风度、姿态、表情、微笑、服饰、表达情感的方式和与观众不同的小习惯等。

主持人的魅力贵在自然,从学习到得心应手的运用还是存在一定距离的,这里的自然,是指体态语言与主持人本人自然而有机的结合,而不是机械地模仿。

主持人在电视节目中的体态语大部分仰仗主持人平时的作风养成,即所谓“无意识”的自然流露,有些则需要遵循电视传播特点的规律有适当的调节和控制,体态语运用得好,对有声语言具有强化、补充、丰富、修正的作用;运用不好,就会弱化或干扰信息传递和交际功能。

因此,体态语理所应当地成为主持人语言艺术的研究题中应有之意。

主持人的体态语
体态语,又称为“人体语言”,“动作语言”“态势语”体态语是一种具有一定语义的伴随语言,与有声语言同步发出或夹杂在语言之中。

它不同于独立于有声语言并有自己的结构系统的哑语;也不同于广播最明显的差异,就在与它有画面,在与电视的形象性,它有声画兼备,视听并用,电视的传播非常符合人类认识社会时获取信息的两个主要渠道:听与看。

我们的身体具备形成体态语的基本元素:面部有能传递丰富表情的眉毛、眼睛、鼻子、嘴巴和面部肌肉,能灵活伸展的四肢及被称为人的“第二表情”的一双手,能整体协调配合的透、驱赶与双臂双腿。

正是这些无以伦比的身体“部件”的存在和运动,使我们能够通过生动的表情、灵活的筋骨组合的体态语传情达意。

从运用体态语的个体来讲,由于成长环境不同,有的优雅,有的粗俗,有的洒脱,有的拘谨,有的表情丰富、动作幅度大,有的“不漏声色”。

体态语能体现一个人的成长背景、文化层次、性格、修养等内在的信息。

毫无疑问,正确、得体、优雅、端正、落落大方的体态语,可使相貌平平的人有良好的精神状态,从而产生吸引人的力量,给人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作为社会关注的公众人物形象,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体态语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此外,不同的栏目有自己的独特风格,有不同的主持环境,有特定的观众群。

同时,观众对不同的栏目主持人也有不同的观赏心理和审美要求,这些因素都或多或少地制约着主持人对体态语的运用和控制。

体态语的运用技巧
1.目光语
主持人的目光在镜头前一方面仍逃不脱“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一人类共同的客观规律,那主持热门的真实心理袒露无疑。

另一方面,主持人必须学习和锤炼自己目光语的换衣更加丰富细腻,善于用眼睛传达意。

无论面对实在的交流对象,还是黑洞洞的镜头,主持人都能以目光得静态和动态发出眼语,丰富有声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还要注意捕捉观众和嘉宾得眼语,能够灵敏而准确地把握他们得反应,以促进传播和交流更好地进行。

主持人在采访、访谈等与人面对面谈话时,一般采用“社交注视”既目光管主要在对方双眼和嘴部这个三角区被移动,一方面表出亲切、友好、关注的感情。

另一方面也显得健康、大方。

注视方式因有无实际交流对象,因交流对象得多寡,而有所区别。

没有实际交流对象时,就只有专注地注视镜头,把镜头当作观众的眼睛,还要射向观众对自己言语内容的反馈眼神;有实际交流对象时,面对面的近距离交流,不可“侧目而视”,也不可“斜着眼看人”,应当注意与人交流起码的礼貌。

2.肢体语
“崔永元在第一次做《实话实说》时,两手总是抱在胸前,这种无意做出的态势,实际上是因为不习惯这样的场景,两只手不知放在哪里妥当的紧张心理反应,结果,崔永元纠正了这一姿态。

”由此看出,一个优秀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必须在手势、坐姿、站姿、步姿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因为屏幕会放大一切,有些在生活中无伤大雅、不以为然的表情习惯,到得屏幕上一经放大,毛病就突出了。

人得双手不仅具有劳动功能,而且担负着传情达意的功能,表意性很强。

主持人的手势语要自然、舒展、明确、精炼。

主持人应避免使用支持人运用手势多、过碎,会让人眼花缭乱,应当“稳”字当头,稳重有变。

人们的步姿与个人的职业,性格心情密切相关。

因而男主持人的步伐应矫健有力,女主持人应步履轻盈;步幅不大不小,步速的快慢视节目气氛、场合和心情来控制。

总之,无论是在演播室的屏幕前,还是在外场的舞台上,观众都希望看到主持人自然挺拔、落落大方地展现在自己面前,健康、乐观、生机勃勃,“精、气、神”十足。

主持人的体态语应当是“整体和谐”“自然得体”的,主持人在运用体态语时,应当以职业角色的行为规范为标准。

结束语
主持人应该培养、发掘具有个人风格与特色的节目主持人。

对体态语言的学习和灵活运用是每个主持人的必修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