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农业文明与西方海洋文明的交相辉映古代中国古代希腊罗马时间跨度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1840年鸦片战争前夕古希腊:克里特文明—公元前146年古罗马:罗马城修建-1453年东罗马灭亡特征农耕文明海洋文明表现政治文明(1)以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构成了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体(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3)对外关系由主动开放走向闭关锁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1)古代希腊辉煌的奴隶制民主政治,成为近代西方代议制的渊源(2)博大而缜密的罗马法律制度是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也是近现代法律的源头(3)海外扩张,航海和海外贸易发展经济文明(1)男耕女织、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是中国社会的基本经济模式(2)“重农抑商”政策下的手工业、商业发展,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但始终未能突破自然经济的束缚(1)海外贸易兴盛,奴隶制工商业发达,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兴起与繁荣(2)伴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奴隶制工商业的发展,罗马法律不断演变完善思想文明(1)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源远流长,对中国乃至世界影响深远(2)中国传统科技发达,思想科技文化繁荣古希腊从智者学派到苏格拉底等都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体,成为近代人文主义思想的发源地第1讲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先秦、秦汉时期先秦(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是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阶段。
先秦至秦汉时期的成就对整个中华文明起到了奠基作用。
1.政治上:从分封制、宗法制逐渐发展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政治逐渐代替了贵族政治,专制皇权逐渐形成,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特征。
2.经济上:农耕经济是古代中国经济的典型特点。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经济形态。
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后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夏、商、西周时期为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官营、民营、家庭三种经营形态;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技术不断进步。
商业出现,并逐渐由官府垄断走向民间。
3.文化上:思想领域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演变,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文学方面的《诗经》和楚辞分别成为中国古代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文学阶段性的较高成就表现在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商朝的甲骨文已是较为成熟的文字;科技方面形成了有东方特色的实用性发明创造。
一、政治制度的演变1.先秦(1)王位世袭制:夏朝时确立,“____________”的制度由此开始。
(2)分封制:以________为主体,周王成为“天下共主”。
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崩溃,形成诸侯混战、社会变革的局面。
(3)宗法制:以血缘为核心、____________________为特点,形成“家国一体”的社会等级结构。
2.秦汉(1)秦朝:确立____________的皇帝制度,中央设立____________,地方推行郡县制,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2)汉朝:汉初频繁换相,形成中外朝制度;地方推行郡国并行制,王国威胁中央,后来,汉武帝颁布“__________”,解决了王国问题;地方设刺史代表中央监督地方。
(3)选官制度:从先秦的世卿世禄制到汉朝的察举制,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二、经济模式的形成与发展1.农业(1)生产工具:从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到春秋战国时期____________的转变;汉代出现犁壁和二牛一人犁耕法;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经营方式:经历了从集体劳作到____________的发展过程;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____________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最基本的经济形态。
(3)土地制度:历经原始社会氏族公有、商周时期________到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封建土地私有制成为土地兼并现象的根源。
2.手工业(1)官营手工业:商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全部由官府垄断。
春秋战国时期“____________”的局面被打破。
西汉时期煮盐、冶铁、铸钱等行业都收归官办。
(2)民间手工业: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的发展。
3.商业(1)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各地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
(2)秦汉时期商业发展艰难,商人经商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商业总体发展水平不高。
4.经济政策:战国时期商鞅首倡“重农抑商”,限制__________发展。
西汉时期,汉武帝实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并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
三、传统文化的奠基与科技文化的发展1.思想(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2)春秋末期的孔子开创儒家学派,经过孟子和荀子的发展,战国后期儒学成为蔚然大宗。
(3)汉代武帝接受董仲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建议,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2.科技文化(1)科技:______造纸术发明,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数学、医学、农学等成就非凡。
(2)汉字:商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现,这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3)文学:春秋时期,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____________》,具有现实主义特色;战国时期楚辞创作并盛行;战国时期,屈原发明楚辞体;汉朝时,楚辞盛行,并创造出以楚辞为基础的新文体——赋。
主题一商周贵族政治至秦官僚政治的演变■真题回扣考向1从历史遗存角度考查宗法制的影响1 [2014·广东卷] “宗”是一个会意字。
在甲骨文中,宗字作“”,“”像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A.祖先牌位B.皇帝宝座C.青铜兵器D.铁制农具关键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迁移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试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向2从时代背景角度考查汉代政治统治的特点2 [2015·全国卷Ⅰ] 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
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
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关键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迁移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试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题深化西周与秦朝政治制度的比较中央政治体制地方政治体制选官制度政治特点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家国一体,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分封制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形成了建立在血缘宗法制度上的世卿世禄制度奴隶制的贵族政治中央政治体制地方政治体制选官制度政治特点秦朝以皇权为中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
“三公九卿”分工严密,各司其职郡县制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按地域划分实行俸禄制度,官位概不世袭,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调遣封建的官僚政治■预测演练1.(考查点: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西周早期,大量青铜器豪华精美、端庄厚重,礼乐器众多。
战国中晚期,大量青铜器风格朴素、注重实用,日用器更普遍。
这反映了() A.长期的战乱使青铜铸造业衰落B.战国时期贵族政治经济实力下降C.铁器推广使青铜器的需求减少D.战国时期的改革废除了礼乐制度2.(考查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晚清七十年》载:“四千年来我民族之社会政治形态之发展,第一次转型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
”这次转型() A.摧毁了宗法观念B.发展了分封制度C.确立了专制政体D.创立了科举制度主题二先秦至秦汉时期农耕经济的发展■真题回扣考向3从社会进步角度考查小农经济的形成3 [2015·全国卷Ⅰ]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关键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迁移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试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向4运用史料考查汉代商业发展与重农抑商政策4 [2013·山东卷] 《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
敢犯令,没入田货。
”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B.增加赋税收入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D.保护小农经济关键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迁移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试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题深化对封建小农经济的评价(1)积极影响:①自给自足,生产积极性高,推动中国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是中国古代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
②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基本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