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骨碎补的功效与作用

骨碎补的功效与作用

骨碎补的功效与作用
骨碎补,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或中华槲蕨的根茎。

前者产于浙江、湖北、广东、广西、四川;后者主产于陕西、甘肃、青海、四川等。

全年均可采挖,以冬春两季为主。

除去叶及鳞片,洗净,润透,切片,干燥。

生用或砂烫用。

【药性】苦,温。

归肝、肾经。

【功效】活血续伤,补肾强骨。

1.跌打损伤或创伤,筋骨损伤,瘀滞肿痛。

本品能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续筋接骨。

以其入肾治骨,能治骨伤碎而得名,为伤科要药。

治跌扑损伤,可单用本品浸酒服,并外敷,亦可水煎服;或配伍没药、自然铜等,如骨碎补散(《圣惠方》)。

2.肾虚腰痛脚弱,耳鸣耳聋,牙痛,久泄。

本品苦温入肾,能温补肾阳,强筋健骨,可治肾虚之证。

治肾虚腰痛脚弱,配补骨脂、牛膝,如神效方(《圣惠方》);治肾虚耳鸣、耳聋、牙痛,配熟地、山茱萸等;治肾虚久泻,既可单用,如《本草纲目》以本品研末,入猪肾中煨熟食之;亦可配补骨脂、益智仁、吴茱萸等同用以加强温肾暖脾止泻之效。

此外,本品还可用于斑秃、白癜风等病证的治疗。

【用法用量】煎服,10~15g。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亦可浸酒擦患处。

【使用注意】阴虚火旺,血虚风燥慎用。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含有柚皮苷、骨碎补双氢黄酮苷、骨碎补酸等。

2.药理作用:水煎醇沉液有预防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升高、并防止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作用;骨碎补多糖和骨碎补双氢黄酮苷够降血脂和抗动脉硬化的作用。

骨碎补能促进骨对钙的吸收,提高血钙和血磷水平,有利于骨折的愈合;改善软骨细胞,推迟骨细胞的退行性病变。

此外,骨碎补双氢黄酮苷有明显的镇静、镇痛作用。

3.临床研究:报道用骨碎补治疗传染性软疣。

以70%乙醇浸泡骨碎补,48小时后洗滤,涂于疣体上,每日2次,治疗27例软疣,16例治愈,8例好转,无效3例,总有效率88.9%(陕西中医,1986,7(10):460)。

也有用骨碎补治疗链霉素副反应的报道:每日用骨碎补30g,菊花12g,钩藤12g,治疗53例,有效率98.1%(新中医,1986,(11):30)。

此外,骨碎补外用治疗寻常疣和鸡眼。

4.不良反应:大剂量煎服会引起中毒,主要表现为口干、多语、恐惧感、心悸胸闷,继则神志恍惚、胡言乱语、时而欣快,时而悲泣(中草药不良反应及防治。

【古籍摘要】
1.《药性论》:“主骨中疼痛,风血毒气,五劳六极,口手不收,上热下冷,悉能主之。


2.《开宝本草》:“主破血,止血,补伤折。


3.《本草纲目》:“治耳鸣及肾虚久泻,牙痛。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