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脂肪变:肝细胞肿大,胞浆内含有大小不等的圆形空泡,空泡边界清楚。
早期脂变为核周围出现小的空泡,当空泡较大时核常被挤到一边,状似脂肪细胞。
淋巴结干酪样坏死:淋巴结坏死区组织分解比较彻底,组织结构细胞形态完全消失,原有组织轮廓消失,边缘部分见散在的细胞核碎屑,呈现一片红染无定形的颗粒状物质。
肉芽组织:组织由新生毛细血管,纤维母细胞及各种炎细胞组成。
血管平行排列与创面垂直生长,周围可见各种炎细胞和渗出液。
急性肺淤血:肺泡壁毛细血管明显扩张,充满血液,呈串珠状排列,肺泡间隔增宽。
肺泡腔内可有淡红色的水肿液少量红细胞和尘细胞。
混合血栓:动脉腔内有一个新鲜的混合血栓,可见条索状淡红色血小板小梁,小梁周围有白细胞附着,之间有纤维蛋白网和红细胞。
急性蜂窝组织性阑尾炎:各层组织内见大量中性粒细胞。
粘膜层血管充血,粘膜组织及腺体部分坏死脱落,固有层内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及出血,坏死的脓液组织向阑尾腔突破,肌层纤维水肿,见大量中性粒细胞。
浆膜层脂肪组织中有中性粒细胞,表面有纤维素渗出。
鼻息肉:鼻息肉表面覆盖纤毛柱状上皮,上皮下纤维组织水肿,内有纤维细胞,纤维母细胞及各种炎症细胞。
另见腺上皮增生。
食管鳞状上皮癌::除正常的鳞状上皮外还可见不同程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形态。
癌组织呈不规则巢状,浸润至深肌层,与间质境界分明。
癌巢内癌细胞排列紊乱,大小形态不一,核大深染,异形,部分癌巢中心有角化珠形成或有坏死。
子宫平滑肌瘤:正常平滑肌组织纤维长梭形,境界不清,核呈杆状,束状排列具有一定的层次和走向。
瘤组织:瘤细胞异型性不明显,结构上呈束状排列,但无层次,纵横交错,走向不一。
结肠腺癌:正常肠粘膜层肠腺大小形态一致,上皮细胞大小形态一致。
核位于细胞基底部。
腺癌组织已浸润肠壁全层,癌细胞排列成大小形态不一的腺样结构,细胞层次不均。
癌细胞异型性明显,部分癌组织有坏死。
风湿性心肌炎:心肌间质特别是小血管附近有略呈梭形的细胞团,称风湿小体。
中心为纤维素样坏死,周围有一定数量的风湿细胞,外围有少量淋巴细胞核单核细胞。
风湿细胞体积较大,形状不一,胞浆呈淡紫蓝色。
核大,常为圆形或卵圆形,空泡状核膜清楚。
染色质集中于核中央并呈细丝状向核膜放散,切面上状似枭眼,纵切面上形如毛虫。
动脉粥样硬化:内膜层局限性增厚。
内膜深层为均匀无结构的红染物质构成。
纤维帽内胶原纤维发生玻璃样,深部为无定形的坏死崩解物质,其内含较多细胞外脂质,梭形空隙(胆固醇结晶被溶解)外围可见少量吞噬脂质的泡沫细胞。
大叶性肺炎: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肺泡腔内充满大量炎性渗出物。
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的纤维性渗出物。
小叶性肺炎:病变以细支气管为中心扩展至周围肺泡腔。
支气管粘膜上皮坏死脱落,腔内充满脓性渗出物,中性粒细胞。
周围肺组织充血,浆液渗出,肺泡过度扩张。
代偿性肺气肿。
胃溃疡:溃疡外形规则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小于2cm,较深,可达肌层甚至浆膜层,边缘较整齐,粘膜皱襞呈放射状,底部较平坦干净。
溃疡的四层结构:渗出层,坏死层,肉芽组织层,瘢痕层
细节结型肝硬化:正常的肝小叶结构破坏,有多数大小不等圆形椭圆形小叶状结构,即假小叶。
周围有增生的纤维组织分割包绕。
假小叶内肝细胞排列紊乱,小叶中央静脉偏位或缺如,或有两条以上,甚至可见汇管区结构。
有无明显管腔的假胆管形成。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皮质区肾小球体积增大,球内细胞数明显增多,肿大的毛细血管襻充满整个肾小球,肾小球囊腔狭窄甚至闭塞。
少数肾小球囊腔内见漏出的红细胞及渗出的淡红均质状蛋白性物质。
细菌性痢疾:结肠粘膜表面有一层假膜,由粘膜表层坏死组织,纤维蛋白,中性粒细胞,红细胞,细菌组成。
部分假膜已经脱落,形成地图状浅表溃疡。
肠壁各层有急性炎症细胞浸润。
肺结核:肺组织大部分被结核病变破坏,可见大片干酪样坏死区。
结核结节由类上皮细胞,朗格汉斯巨细胞,外围淋巴细胞核少量纤维母细胞组成,中央有干酪样坏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