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体工学的产生:时间、国家(德国)答:(1)人体工程学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跨越不同学科和领域,应用多种学科的原理、方法和数据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由于它的学科内容的综合性、涉及范围的广泛性以及学科侧重点的不同,学科的命名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2)人体工程学研究内容:人体测量学、人体心理学、人体生理学和人体运动学这四个方面是其研究的主攻方向。
研究人体形态特征、人体的静态和动态的三元立体的各部位相应的关系及各个方位的依存形态研究人体的肌肉力,分析力的数量和力的方向,以便用具能适应人的肌肉运作力量和方位研究人类与机器用具之间的信息传递,这种传递需根据听、视、触、嗅、味等感觉并分析,以确定这些信息的大小和持续时间研究作用于人体-机器用具之间的环境条件,要确定使人体与机器用具之间自然、协调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研究时间的要素,人体由于刺激产生反应,这种反应速度有一定的限度。
因此,人与机器之间的信息传递速度要与之适应,否则会产生过大负荷增大疲劳度。
二、1英寸=(2.54)cm=(0.0254)m服装中使用的基本单位是(cm),建筑中使用的基本单位是(m),装饰中使用的基本单位是(mm)。
换算:1m=3尺3尺=30寸100cm=30寸公式:100cm/n=30寸/x x=30n/100,三、测量基本点:脊椎点。
人体工学研究方法:测量方法模型工作方法调查方法数据的处理方法(1)测量方法:尺度测量动态测量力量测量体积测量肌肉疲劳测量其它生理变化的测量(2)接触式人体测量:人体静态测量:1马丁测量法2 滑动量规法 3 复模法人体动态测量:1未拉伸线法 2 剪口法 3 捺印法石膏带法(3)非接触式测量:1穿透式图象重建系统2投影式图象重建系统3反射测距技术4 三角测量技术 5 TC2 分层轮廓测量法 6 莫尔轮廓法:影象(Shadow)莫尔法投影(Projection)莫尔法扫描(Scanning)莫尔法7 四步移相”干涉相位测量法8 CCD光谱测量9 CMOS测量(4)非接触测量的研究方向:1建立标准人台2人体模型和服装号型3三维CAD及超维CAD 4 虚拟产品及展示 5 CAD设计的度身定制——MTM 6 体型数据卡四、号型换算:身高160 胸围84 腰围68 ——160/84 A(体型类别的代号)(胸腰差A=84-68)五、频率:六、人体感觉:(一)感觉:1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人们了解自身状态和认识客观世界的开端,也是一切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和前提。
2 分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本体感觉等。
(二)知觉:知觉是在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和主观状况整体的反映。
(三)视觉:(1)在人们认知世界的过程中,大约有80%的信息是通过视觉系统获得的,14%来自耳朵,6%来自其他器官。
因此,视觉系统是人与外界相互联系的最主要途径(2)视角是确定被看物尺寸范围的两端点光线射入眼球的相交角度如右图,可用下式表示: a-视角,用(’)表示,即(1/60)°(3)眼睛能分辨被看物体最近两点的视角,称为临界视角。
视力是眼睛分辨物体细微结构能力的一个生理尺度,以临界视角的倒数来表示。
即:(4)视觉特征:1 眼睛沿水平方向运动比沿垂直方向运动?快?慢?2 视线的变化习惯?从左到右 从右到左?从上到下 从下到上?顺时针逆时针?3 人眼对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尺寸和比例的估计谁更准确?水平式仪表的误读率(28%) 垂直式仪表的误读率(35%)4 当眼睛偏离视中心时,在偏离距离相等的情况下,人眼对观察最优先顺序是?左上限 左下限 右上限 右下限5 两眼的运动总是协调的、同步的,因而通常都以双眼视野为设计依据。
6 颜色对比与人眼辨色能力有一定关系。
当人从远处辨认前方的多种不同颜色时,其易辨认的顺序是:绿 红 黄 白(四)听觉:1 听觉的物理特性:声音的度量 频率响应 动态范围 方向敏感度 掩蔽效应 2 听觉是仅次于视觉的重要感觉,其适宜的刺激是声音。
对于人来说,只有频率为20-20 000Hz 的振动,才能产生声音的感觉。
低于20Hz 的声波称为次声,高于20000Hz 的声波称为超声,次声和超声人耳都听不见。
3 听觉频率范围:12-25岁:16-20 000Hz 一般人:20-20 000Hz(五)1 感觉与知觉的联系:感觉和知觉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在大脑中产生对所作用的反映。
在生活和生产活动中,人都是以知觉的形式直接反映事物,而感觉只作为知觉的组成部分而存在于知觉之中,很少有孤立的感觉存在,在心理学中称为“感知觉”。
2 感觉与知觉的区别: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知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整体。
感觉的性质较多取决于刺激物的性质,而知觉过程带有主观成分如人的知识、经验、需要、动机、兴趣等因素直接影响知觉的过程。
(六)感觉的基本特性:1 适宜刺激:人体的各种感觉器官都有各自最敏感的刺激形式,这种刺激形式称为相应感觉器的适宜刺激。
如眼的适宜刺激为可见光;而耳的适宜刺激则为一定频率范围的声波。
2 感觉阈限:(1)感觉阈下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2)感觉阈上限:能产生正常感觉的最大刺激量。
(3)绝对感觉阈值:能被感觉器官所感受的刺激强度范围。
(4)差别感觉:当两个不同强度的同类型刺激同时或先后作用于某一感觉器官时,它们在强度上的差别必须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人的差别感觉。
(5)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别量。
3 适应:感觉器官经过连续刺激一段时间后,在刺激不变的情况下,感觉会逐渐减少以致消失,这种现象称为“适应”。
4 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各种感觉器官对其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都将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影响而降低,由此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感觉的相互作用。
5 对比:同一感受器官接受两种完全不同但属同一类的刺激物的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对比。
感觉的对比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两种。
6 余觉:刺激取消以后,感觉可以存在一极短时间,这种现象叫“余觉”。
例如,在暗室里急速转动一根燃烧着的火柴,可以看到一圈火花,这就是由许多火点留下的余觉组成的。
七、影响人体测量数据差异的因素:1 年龄:在采用人体尺寸时,必须判断对象适合那些L D arctg 22=α视角能够分辨的最小物体的视力1=年龄组,要注意不同年龄组尺寸数据的差异例如:人体尺寸增长过程:男20岁、女18岁(结束)手的尺寸:男15岁、女13岁(达到一定值)脚的大小:男17岁、女15岁(基本定型)成年人:身高随年龄增长而收缩;体重、肩宽、腹围、臀围、胸围却随年龄增长而增长 2 性别:(1)对于大多数人体尺寸,男性比女性大些;(但有四个尺寸—胸厚、臀宽、臂部及大腿周长正相反)(2)同整个身体相比,女性的手臂和腿较短,躯干和头占的比例较大,肩较窄,骨盆较宽;(3)皮下脂肪厚度及脂肪层在身体上的分布,男女也有明显差别(4)在腿的长度尺寸起重要作用的场所(如座姿操作的岗位),考虑女性的人体尺寸至关重要3.年代:在使用人体测量数据时,要考虑其测量年代,然后加以适当修正4 区域和民族:由于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不同地区间的人体尺寸差异较大。
因此,在设计中考虑产品的多民族和地区的通用性。
5 生活条件:生活在不同生活条件的人,在身高、体重等也存在着差异,一般生活条件好的比生活条件差的人身高要高一些,体重也要重一些。
八、女性体型为正梯形,男性体型为倒梯形。
男女成年的范围:九、背长值:测量——弧线值(后颈点至腰围线在后中心线的距离) 肩宽:从颈椎点测(左右肩端点经过后颈点的长度。
) 股上长:坐姿时 凳子平面到腰截面的长 股下长:臀沟到地面的长。
十、号型都是按5cm 划分的腰与肘的关系:基本平行。
十一、计算人体身高适用范围(去掉前10%或后10%的问题):(一)百分位数:1人体测量的数据常以百分位数Pk 来表示人体尺寸等级,最常用的是以第5%、第50%、第95%三种百分位数来表示。
2百分位数Pk 是一种位置指标、一个界值。
一个百分位数将群体或样本的全部测量值分成两部分,有K%的测量值等于和小于它,有(100-K )%大于它。
例如:① 第5百分位数:表示“小”身材,是指有5%的人群身材尺寸小于此值,而有95%的人群身材尺寸大于此值;②第50百分位数:表示“中”身材,是指大于和小于此值的人群身材尺寸各为50%;③第95百分位数:表示“大”身材,是指有95%的人群身材尺寸小于此值,而有5%的人群身材尺寸大于此值。
(二)在一般的统计方法中,并不一一罗列出所有百分位数的数据,而往往以均值 和标准差SD 来表示。
虽然人体尺寸并不完全是正态分布,但通常仍可使用正态分布曲线来计算。
因此,在人机工程学中可以根据均值 和标准差SD 来计算: 1 当已知某项人体测量尺寸的均值为 ,标准差为SD ,需要求任一百分位的人体测量尺寸P k (百分位数)时,可用下式计算:当求1-50%之间的数据时,式中取“-”号;当求50-99%之间的数据时,式中取“+”号。
式中K 为变换系数,设计中常用百分比值与换算系数K 的关系。
十四、人体表面积(侧人体的基本面是手掌面)十五、测量中站的位置:被测者挺胸直立,眼睛平视前方,肩部放松,上肢自然下垂,手伸直,自然呼吸,手掌朝向体侧,手指轻贴大腿侧面,自然伸直膝部,保持立正姿势,裤带放松,软尺轻紧适宜。
()K S x P D k ⨯±=十六、测量中各个档位的差异:人越大越胖档差越小。
十七、采光:主要目的:增加更多自然光十八、视力、视平面、视角(倒着考)十九、正常人适应声能大范围是:30-80分贝二十、辨析题:①首先判断对错②错的改过来1解决裙子底摆水平的控制因素——腰2国家标准:强制性:GB 推荐性:GB/T 指导性:GB/z全国服装标准:GB/T15557 人体测量国家标准:GB/T16160-20083 接触式测量、非接触式测量:(1)接触式人体测量:①人体静态测量:1马丁测量法2 滑动量规法 3 复模法②人体动态测量:1未拉伸线法 2 剪口法 3 捺印法石膏带法(2)非接触式测量:1穿透式图象重建系统2投影式图象重建系统3反射测距技术4 三角测量技术 5 TC2 分层轮廓测量法 6 莫尔轮廓法:影象(Shadow)莫尔法投影(Projection)莫尔法扫描(Scanning)莫尔法7 四步移相”干涉相位测量法8 CCD光谱测量9 CMOS测量二十一、计算题:给公式二十三、分析题:如:店面的设计:尺度、感知(音乐、温度、气味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