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述交通与经济发展文化交流之间的逻辑关系

论述交通与经济发展文化交流之间的逻辑关系

论述交通与经济发展文化交流之间的逻辑关系交通作为一种社会先行资本是实现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先决条件。

区域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与交通基础设施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

发达的交通基础设施有利于促进区经济和文化可持续发展。

交通基础设施是包括铁路、内河航道、港口、机场、管道等各种满足货物和旅客运输的需求而建设的基础设施。

区域是一定的地理、经济特征而划定的某一地理区域。

区域经济进步是国家好区域之间的长期追求目标,是增强国家综合实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长治久安的保障好基础。

尤其在中国这样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超级大国,经济文化发展的持续增长意义更加重大。

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可以带动交通基础设施的长期进步,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同时也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影响区域交通基础设施规划的因素一般包括以下几点:一是自然情况,平原的交通密度大于山区和丘陵地区;二是人口密度,人口密度与交通基础设施密度成正比,人口密度越高,交通基础设施密度越高;三是区域发展水平,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交通基础设施越高。

我国一直以来西部和东部的经济发展差异大就是由于交通基础设施的不完善。

例如,我国区域增长经历的不同阶段:1949-1987年间各地都相对封闭,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相对落后;1978年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西部地
区发展相对落后;1999年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出,2006年该战略进入国家规划,标志我国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新阶段;1999年国家实行西部大开发政策,到今天已经进行了10余年了,西部的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进步。

2009年修建青藏铁路为西部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交通物质方面的保障,方便与沿海各省的交流与沟通。

可见交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重大!
文化交流发生于两个或者多个具有文化源差异显著的关系之间,在不同的文化圈层中,也能产生很好的文化交流。

文化交流促进人们互通有无,增进文化发展与丰富。

中国的造纸、蚕丝、瓷器、茶叶、音乐传入印度,极大地丰富了印度文化,而中国《二十四史》和高僧大德的游记更成为印度构建古代历史的基础。

同时,印度佛教、音乐、舞蹈、天文历算、文学语言、建筑和制糖等传入中国,其影响正如鲁迅所言,“印度则交通自古,贻我大祥,思想信仰道德艺文,无不蒙贶,虽兄弟眷属,何以加之。

还有最经典的例子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在古代是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干线,这是目前亚欧大陆由东至西最为便捷的通道。

它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中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可见交通对文化交流的重要,如果没有了丝绸之路中西方的文明如何得以快速传播,人类的文明如何得以迅速发展和延续?
交通对经济发展文化交流有着重大的影响,他们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

我国应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强中部和西部的交
通设施建设,促进内陆与沿海的交流及国内外的交流与联系,促进东西部资源的优化配置,保持区域经济文化的均衡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