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最后一课》 (2)
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最后一课》 (2)
不要让历史重复!!!
奴化教育
抗日战争期间,日
军在东北沦陷区实行奴 化教育。日语被列为各 级学校的必修课程,教 科书以“中日亲善”、 “共存共荣”“大东亚 新秩序”等谬论为基本 内容。中国历史将会被 人篡改,任何易于激发 爱国感情的文字都被删 除。日本侵略者企图以 此消磨和摧残民族意识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 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 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 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 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 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 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 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这是韩麦尔先生爱国主义精神的集 中体现。
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 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 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 出全身的力量,写了几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请你用一两个词语形容韩麦尔先生此 时的心情。
祖国必胜的信念;国土沦丧的痛苦;对侵略 者的愤恨……
作者为什么不把韩麦尔写成一个 “高大”的“英雄”,而让他以一 个普通人的身份出现?
正因为普通,韩麦尔先生才能够代表 千千万万的法国人,他那热烈深沉的 爱国情感,才能被理解成是所有法国 大众所具有的,才能使这篇小说所表 现的成为整个法兰西民族的共同心 声……
小说为什么以韩麦尔先生的一个 手势作结?如果换成极其慷慨激昂 的 言语不是更激动人心吗?
语言描写
韩麦尔先生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 语言——最明白,最精确”;他高度赞美 法国语言表现了什么?
韩麦尔先高度赞美祖国的语言 表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并 以此唤起人们的爱国热情。
他写完这几个字,痛苦得“呆在那儿,头靠 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 ‘放学了,---你们走吧。’”既不转身也 不回头 ,为什么?
―――梁启超 《少年中国说》
根据课文内容并
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试说说作为中学生应 该以什么实际行动来 表达出爱国之情呢?
小说以小弗郎士 的见闻感受和心理活动为线索:
(开端) 第一层:上学路上(1—6)
第二层:上课之前(7—10)
(发展)
第三层:上课经过(11—24)
(高潮) (结局)
第四层:宣布下课(25—30)
你认为小弗郎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试结合人物的心理活动来分析)?
心里很怕韩麦尔先生骂我,我想就别上学了,到野 外去玩玩吧;比分辞用法有趣多了
神态描写
“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 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 室里的东西都装的眼睛里带走似的。”
写出了韩麦尔先生对毕生从事的教育 事业的无限留恋,对祖国故土一往深情 的热爱。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
怎样理解老师的表情(神态)?
表现对国土沦丧的极端痛苦。
动作描写
表现了小弗郎士对被迫不能学习祖国语言的悲愤, 对侵略者的仇恨,对自由的渴望。
小弗朗士在最后一 课思想感情发生了 怎样的变化?
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上,思想感情发生了什么样 的变化:
从贪玩,不爱学习
爱学习、热爱法语;
从怕老师 从幼稚不懂事
理解、同情并敬爱老师;
热爱祖国 ,痛恨敌人, 有强烈的爱国情感。
幼稚,贪玩,不爱学习,怕提问,想逃学。
“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 了!……我忘了他给我的惩罚,忘了我挨的 戒尺。” 这段话属于什么描写? 表现了小弗朗士什么思想感情?
心理描写。
1. 对普鲁士侵略者的愤怒; 2. 对不能再学习法语的痛苦; 3. 对过去逃学的懊悔; 4. 对老师和课本的依恋。
“我这些课本,语法啦……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
表现了小弗郎士朴素的爱国主义感情被唤起, 开始认识到祖国语言和历史的重要。
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 易,挺容易。
表现了小弗郎士的爱国主义感情已经升华, 化为一种学习祖国语言的强烈愿望和巨大 动力,与老师的思想感情已经沟通。
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 全身的力量,写了几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怎样理解老师的举止?书写“法兰
西万岁”这几个大字,含义是什么?
这一系列动作,表现韩麦尔先 生对祖国深挚的爱和早日收复国土 的强烈愿望。达到“此时无声胜有 声”的艺术境界。表示韩麦尔先生
坚信法兰西必胜,它也激励人 们要永远不忘记祖国法兰西,
小说以韩麦尔先生的一个痛苦 的表情和手势结尾,给人留下了极 为深刻的印象。此时无声胜有声。 这比慷慨激昂的言语更为真实,更 为深沉,更能震撼读者的心灵。
学了本文后,你联想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让我们记住中国近百年来的屈辱 历史,记住血的教训! 让我们记住那些为民族独立、国 家独立牺牲的人们。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你认为韩麦尔先生是一个怎样 的人呢(试结合人物的外貌、语言、 神态、动作来分析) ?
外貌描写
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 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 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 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
韩麦尔先生为什么要这样穿戴?
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堂法语课时,穿上 节日盛装,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也是为 了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他没有勇气宣布“散学了”因为这就意 味着跟祖国语言的永别,他也没有勇气再看 一下孩子们和听课的镇上的人,眼前的这个 刺激和打击太大了,他悲痛已极,只能无力 地做了一个手势,示意这最后一课的结束。 先生的心都碎了。他面对祖国被占领的残酷 现实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
韩麦尔先生是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热爱祖 国语言、有强烈爱国之情的乡村教师。 (恪尽职守,道德高尚 )
都德
作者简介
作者都德
(1840——1897)
法国作家
主要作品:短篇小 说《最后一课》、 《柏林之围》
《最后一课》写于普法战争 第二年 ( 1871 年)。1870年 爆发了普法战争,普军入侵法 国,对法国人民来说,战争就
属于反侵略的性质。
在祖国危急的关头,爱国主义热潮高
涨。都德也应征入伍,战争生活给予他新 的创作源泉,人民反侵略的精神给予他强 烈的感染,这使他写出了著名的爱国主义 的短篇作品《最后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