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操作规程编制管理办法

安全操作规程编制管理办法

安全操作规程编制管理办法
1 目的
为加强公司QHSE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和适宜性,落实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要求,规范各单位安全操作规程的编制,确保操作能够满足人身和设备的安全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2 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安全操作规程的编制。

3 编制依据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人大常务委员会。

4 主要应对的风险
防范安全操作规程编制不合规、现场不适用。

5 释义
安全操作规程:是指作业人员操作设备或进行其他非设备操作作业时必须遵守的程序。

6 职责分工
6.1 设备设施部
负责监督指导、审核各部门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的编制、维护工作。

6.2 安全部
负责监督指导各部门其他非设备操作安全操作规程的编制、维护工作。

6.3 各部门
负责根据风险辨识结果组织各业务范围内的安全操作规程的编制、批准、维护以及实施,安全操作规程需经本单位经理批准后分别向设备设施部和QHSE部备案。

7 管理要求
7.1 安全操作规程的编制范围
7.1.1 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包括起重机操作、电焊机操作、卷管机操作、坡口机操作等设备。

7.1.2 其他非设备操作安全操作规程:包括高处作业、电工、钳工、铆工等非
设备操作作业或工种。

7.2 安全操作规程的编制依据
7.2.1 现行的法律法规,国家/行业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安全规程等;
7.2.2 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工作原理资料以及设计、制造资料;
7.2.3 风险辨识与评估结果、曾经出现的危险、事故案例及与本项操作有关的其他不安全因素;
7.2.4 作业条件/环境、公司HSE管理规定、安全生产责任制等。

7.3 安全操作规程的编制格式
7.3.1 各项安全操作规程都应纳入QHSE管理体系,依据《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QHSE体系文件管理办法》(QHSE-01-01,2017-1,公司)使用受控号。

7.3.2 安全操作规程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
a)适用范围;
b)主要危害和风险;
c)基本要求(人员资质等);
d)作业前的准备;
e)作业中的程序;
f)作业后的要求;
g)职业健康防护要求;
h)安全环保注意事项;
i)应急措施;
j)其他要求。

7.4 安全操作规程的修订
7.4.1 各单位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安全操作规程审查,依据法律法规和生产工艺变化、设备改造及事故教训等实际情况加以修订完善,持续改进。

7.4.2 如出现重大险情或事故,各单位应随即组织安全操作规程的审查和修订工作。

7.5 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
公司机关各部室、基层各单位必须为使用该安全操作规程的人员提供必要的、充分的培训,以确保作业的安全实施。

安全操作规程修订升版后,应重新组织相
关人员进行培训宣贯。

8 附则
本办法由公司安全部负责解释,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正文结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