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7章 信息管理的组织

第7章 信息管理的组织

授课时间2学时第七章信息管理的组织授课题目第一、二节信息管理机构、组织体系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这两节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信息管理组织的基本构成、企业管理的层次与机构模式,重点把握信息管理的组织体系的架构和设置ID的作用。

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教学为主,结合板书、课堂讨论和实例分析,同时加以作业和答疑。

教学基本内容:(一)信息管理机构信息机构是实施信息收集、加工、储存、传递等有关信息管理活动的组织形式。

建立与现代化的信息管理业务相适应的组织机构是实现信息管理战略任务的关键。

从信息产业化的全貌上来看,主要是由五种职能部门所组成:(1)信息使用部门:使用信息的用户,是提出信息的需求,信息的内容、范围、时限等具体的部门,也是将信息用于分析研究、解决管理决策问题的部门。

(2)信息供应部门:大体上有内部信息源和外部信息源。

(3)信息处理部门:主要是使用各种技术工具和技术方法处理信息的专业部门。

(4)信息咨询部门:主要是为使用部门提供咨询意见,帮助他们向信息供应部门、信息处理部门提出要求,帮助用户研究信息和使用信息。

重要部门:(5)信息管理部门:它在信息工作的五种职能部门中处于核心的地位,负责协调各部门,使之能够合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

目前,一些企业内部的信息工作的职能分工还没有那样明确,信息资源往往广泛分布于各个部门,有的部门既是信息供应者又是信息处理者又是信息使用者。

信息管理部门要从企业的综合部门的角度,协助各业务部门抓好信息工作。

为了提高信息管理的总体效率,需要建立一个集中管理企业信息的专门机构。

这个机构承担以下四个功能:(1)、信息汇总与收集功能。

(2)、信息管理与检索功能。

(3)、信息分析与处理功能。

(4)、信息的协调与沟通功能。

关于企业信息管理的组织机构模式有三种:(1)、集中式结构模式。

(2)、分散型结构模式。

(3)、集中-分散型结构模式。

机构设置:对于中小型企业,宜采用集中型结构模式,设置一个信息管理中心对企业信息集中统一管理。

对于大型或特大型企业,宜采用集中-分散型结构模式,在企业设立不同层次的信息管理机构和独立的信息管理中心。

在我国,企业信息中心是企业信息化工作的管理部门和具体信息化工作的实施部门。

它在企业主要负责人的支持下制订企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的总体规划,其中包括信息系统规划;负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维护与运行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的制订、修订和执行;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企业广大职工信息管理与信息技术知识的教育培训和新开发的信息系统用户培训。

企业信息中心在信息化实施和运作过程中发挥着以下重要作用:(1)、协助企业信息主管编制信息化工作规划,做信息化工作的计划、管理、协调和推动工作。

(2)、安排企业信息化资金使用计划,并负责资金使用计划的具体落实。

(3)、组织参与制定企业信息化有关规章制度,监督、指导信息技术应用成果的验收、鉴定。

(4)、组织参与各类应用软件和应用系统的开发和维护、数据库的建立和管理。

(5)、负责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交流和技术交流,作好信息服务工作。

(6)、组织参与企业基本信息设施的建设、维护,并对企业人员培训提供协助。

(二)信息管理组织体系组织信息管理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

建立企业信息机构要明确信息管理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的关系,特别是应发挥信息化领导小组的作用。

(1)信息主管部门若将信息部门附属于组织中的其他部门,是不能适应现代组织信息管理的需要。

国外的大部分企业都设有信息主管部门(ID),且具有重要的地位。

两种模式:企业的信息机构与企业中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比较多的是两种模式。

a.一种是把信息部门与其他部门并列置于企业最高管理层的领导之下,可称之为水平式;b.另一种是把信息部门置于整个管理层次的顶层,可称之为垂直式。

随着组织信息需求的变化,信息部门应逐渐从组织机构中的某一部门独立出来,与财务部、市场营销部、生产部、研究与发展部等一级部门并列。

对于规模比较大的企业都应设立单独的ID,设置专职工作人员来做这方面的工作。

信息管理部门的领导人被称为信息主管(CIO)。

CIO往往是由组织的高层决策人士如公司的副总经理来兼任,这表现了对于信息管理的高度重视。

在以CIO为首的信息管理部门领导下,下设系统运行部、系统开发部和信息资源部。

系统运行部是面向机器的部门,负责信息系统的运行工作;系统开发部是面向应用的部门,负责应用软件的开发工作;信息资源部是信息管理的核心部门,负责组织信息资源,实现生命周期管理的各项工作。

不难看出,信息管理部门应当同时具有开发和管理职能。

信息管理部门不是单纯的技术服务部门,而是在信息主管直接领导下的对企业整个业务活动的主线——信息流进行管理的部门。

信息管理部门本身与这些业务职能部门相独立,但是其信息内容与它们紧密相关,所以要与企业的各部门保持充分的联系和沟通,以便为企业创造良好的信息环境。

(2)信息化委员会组织的信息管理要有长期的、独立的职能机构,除负责信息系统建设外,还要有一个有效的工作小组,能把组织体制变革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紧密结合起来。

比较理想的做法是,单独成立一个称为“信息化委员会”之类的领导小组,由CIO负责牵头召集,组织的最高层领导和其他部门的负责人均为该委员会成员。

在委员会下面再设立与组织中其他业务部门设立与组织中其他业务部门平级的信息部门,具体负责信息资源管理工作。

领导小组要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担当起组织和协调的作用,制定企业信息化的总方针和政策,并组织专门人员制定企业信息化的总体规划和分阶段的实施方案。

应该明确的是,信息资源管理不仅是信息系统部门的工作,而是整个企业的活动。

应该充分发挥信息化领导小组的功能,使企业内各个功能领域的管理人员都积极、主动地参加信息资源管理活动。

教学重点和难点:信息管理组织的体系架构和ID设置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信息管理机构的介绍——职能、层次、模式、作用。

信息管理组织体系:1.信息主管部门2.信息化委员会思考题:1. 论述企业信息管理机构的组织模式?2. 论述信息管理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信息管理学教程,杜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教学后记:授课时间2学时第七章信息管理的组织授课题目第三、四节信息主管、信息工作者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这两节学习,是学生了解并掌握信息主管和信息工作者的内涵,重点把握CIO 的职责、作用及要求。

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教学为主,结合板书、课堂讨论和实例分析,同时加以作业和答疑。

教学基本内容:(一)信息主管(1)CIO的职责许多大企业都认识到信息管理的重要性,任命高级人员负责信息管理工作,有的称为信息管理副总经理,有的称谓信息管理主任,也有的称为总信息师。

实际上其任务职责基本上是一致的。

CIO职责:1)从统揽业务全局的高度来考虑信息工作的发展规划,为实现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服务。

2)熟悉各业务部信息流的关系,规范企业信息管理的基础标准,能够综合协调各部门的信息工作。

3)熟悉信息科学、系统方法和信息技术,能够将数据管理、网络通讯、计算机处理等方面的工作统筹安排,发挥作用。

最早的CIO于80年代初在美国就存在于企业和政府部门中。

90年代中期以来,信息主管成为企业界和媒体界的热门话题。

尽管至尽CIO尚没有统一的中文译名,但它的含义却是十分清楚的,那就是一个机构负责信息工作的一把手。

它是企业信息管理的最高管理者,直接对总经理(CEO)负责,全面统筹负责全企业的信息管理工作。

他们通过指导对信息技术的利用来支持公司企业的目标。

在一个组织中,CIO是全面负责信息工作的主管,但又不同于以往只是负责信息系统开发与运行的单纯技术型的信息部门经理。

CIO是既懂信息技术,又懂业务管理,且身居高级行政管理职位的复合型人物。

他们具备技术和业务过程两方面的知识,具有多功能的观念,常常是将组织的技术战略与业务战略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最佳人选。

他们参与组织的高层管理决策活动,这就是运用自己掌握的信息武器帮助最高决策者制订组织发展的战略规划,通过充分有效地开发利用组织内外信息资源,寻求组织的竞争优势,或强化组织的竞争实力。

功能:CIO通常是从战略高度统筹一个组织的信息管理。

作为统管整个组织的信息资源的最高负责人,他应该根据组织发展战略需要,及时制定或修订组织的信息政策和信息活动规划。

作为信息管理专家,CIO要管理组织的信息流程,规范组织信息管理的基础标准,负责组织的信息系统建设规划与宏观管理。

CIO要从组织管理的角度有意识地选择和运用信息技术,为组织经营管理提供有效的信息技术支持。

概括地说,信息主管的职责是全面管理公司的信息资源开和利用,包括更新企业信息技术、完善企业信息系统、培训和管理企业信息人员、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司内部信息资源的共享和组织企业内外信息资源的交流。

(2)CIO的角色CIO不仅仅是一个与信息技术有关的职位,更重要的是,CIO的出现标志着信息技术已成为一个企业的核心技术,标志着信息资源已成为一种等价于资本和人力的战略资源,标志着信息管理部门已成为决定一个企业兴衰存亡的重要职能机构。

综观信息管理的发展历程,伴随着信息管理层次从低层向中层和高层发展,信息管理人员也相应地经历了数据库管理员——管理信息系统主任——信息主管三个阶段。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信息专业人员在管理层次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从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到中层管理者,再到高层管理决策者。

一个合格的CIO 必须是管理与技术两方面的全能型人物。

而且,总的来说,CIO 的组织管理水平比他的信息技术才能更重要。

不懂计算机的人不能成为CIO,只懂计算机的人也不能担任CIO。

理想的CIO 应是兼具经营管理与信息技术两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什么是理想的CIO?理想的CIO应精通技术;理想的CIO应熟悉业务;理想的CIO应善于管理。

这里也就是说,CIO的职责应涉及技术、业务和管理三个领域。

CIO知识和能力结构?CIO的理想知识结构大致包括三个板块:一是信息技术知识;三是管理知识;二是与某一业务相关的专业知识。

CIO的理想能力结构也可分为三类:一是信息技术技能;二是管理技能;三是相关经验。

如果具备了这三方面的知识和三方面的技能,就可望成为一个CIO的角色。

(3)CIO的成长国际上CIO概念和实践的发展到现在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萌芽期,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提出了这个概念,个别企业出现了CIO雏形。

第二阶段为起步期,80年代中后期,CIO概念基本定型,一批大中型企业出现了CIO,但CIO的位置和职责仍在发展之中。

第三阶段为发展期,从90年代初到现在,CIO的位置和职责初步定型,设置CIO的机构逐步增,但离普及还有相当距离。

2000年以后,许多国家将先后进入成熟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