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民高速公路TJ-3标合同段路床水泥稳定土施工方案编制审核郑民高速开封段TJ-3标项目经理部2010年11月10日目录一、工程概况--------------------------------------------2二、水泥土路床处理范围----------------------------------2三、施工总体安排----------------------------------------21、工期安排-----------------------------------------22、主要进场设备-------------------------------------23、主要人员配备-------------------------------------34、检测仪器-----------------------------------------3四、水泥土施工方案--------------------------------------41、试验段施工工艺流程图-----------------------------42、下承层准备---------------------------------------43、测量放样-----------------------------------------54、备料---------------------------------------------55、摊铺集料-----------------------------------------66、整平---------------------------------------------67、摆放和摊铺水泥-----------------------------------68、拌和---------------------------------------------79、整形---------------------------------------------810、碾压--------------------------------------------811、接缝处理----------------------------------------912、养生--------------------------------------------9五、质量检测--------------------------------------------9六、质量控制--------------------------------------------10七、质量保证体系----------------------------------------12八、文明施工、安全生产措施------------------------------17九、环境保护措施----------------------------------------19十、创优措施--------------------------------------------21 十一、首件认可制----------------------------------------23路基(路床)水泥稳定土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我郑民高速公路第三合同段,路线起讫桩号为K45+800- K56+000,全长10.2km。
二、水泥稳定土处理范围本合同段设计上路床顶部36cm采用6%水泥土处理;路基填土高度≤1.55m的K49+148~K49+339低填路段,路床上部36cm采用6%水泥土处理,路床下部44cm采用3%的水泥土处理。
三、施工总体安排1、工期安排K49+148~K49+339段计划2010年11月25日开工,12月10日完工。
上路床6%水泥稳定土计划11月25日开工,2011年4月30日完工。
2、主要进场设备机械设备配置表3、主要人员配备主要人员一览表4、检测仪器路段检测仪器四、水泥稳定土施工方案1、工艺流程图2、下承层准备水泥稳定土的下承层表面平整、坚实,具有规定的路拱,没有松散的材料和软弱地点。
下承层的平整度和压实度符合设计和技术规范的要求,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开始填土施工。
3、测量放样测量队根据横断面图和填土高度每20米放出中边桩并测出压实面标高,现场采用石灰洒出路床边线及填土控制网格。
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设指示桩。
然后进行水平测量,在两侧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水泥稳定土层边缘的设计高。
施工过程中,标桩如有丢失或移动,及时补桩抄平。
4、备料a.填料选择选定准备使用的取土场,取有代表性的土样,送中心试验室进行原土样及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
根据试验结果,选定准备开采使用的土场(同时确定水泥剂量)。
如选用的填料有明显变化时,则及时将有代表性的样品送试验室进行规定的各项试验。
b.计算材料用量根据土场填料的含水量和运料车辆的方量,计算每车料的堆放距离。
根据水泥稳定土的厚度和干密度及水泥剂量,计算每一平方米(m2)水泥稳定土需用的水泥用量,并计算每袋(通常重50kg)水泥的摊铺面积。
c.填料的运输和堆放填料用挖掘机装车,自卸汽车运输。
装车时,注意每车的装载数量基本相等。
根据需要的填料数量按计算距离卸料。
严格掌握卸料的距离,避免填料不够或过多。
同时避免填料长时间堆放,造成水分大量蒸发,或积水而使含水量过大,甚至造成弹簧现象。
5、摊铺a、通过试验段确定松铺系数,摊铺材料在摊铺水泥之前一天进行。
摊料长度以日进度的需要量为度。
雨季施工,及时摊铺料并保证后续工艺在降雨之前全部完成。
b、采用推土机粗平,将集料均匀地摊铺在预定的宽度上,表面力求平整。
摊铺完成后测量控制点高程。
摊料过程中,将土块、超尺寸颗粒及其他杂物拣除。
同时及时检验松铺填料层的厚度,使其符合要求。
必要时,进行减料或补料工作。
6、整平推土机粗平之后,首先采用压路机稳压一遍,然后采用平地机精平,测量标高,使其达到设计要求的路拱度和坡度,以便摊铺水泥。
7、摆放和摊铺水泥按计算的每袋水泥的纵横间距,用石灰在洒上网格线。
水泥用汽车直接送到摊铺路段,直接卸在画好的网格内,并检查有无遗漏和多余。
然后将水泥倒在集料层上,并人工均匀摊铺,使每袋水泥的摊铺面积相等。
水泥摊铺完毕后,做到表面没有空白位置,也没有水泥过分集中的地点。
8、拌合采用宝马稳定土拌和机进行拌和,拌和前先检测填料的含水量并做好记录,拌和深度要达到下承层顶。
拌和时设专人跟踪拌和机,随时检查拌和深度并配合拌和机操作员调整拌和深度。
严禁在拌和层底部留有“素土”夹层。
使拌和机略破坏(约1~2cm)下承层的表面,以利上下层粘结。
在拌和完成后,同监理工程师同步检测其灰剂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以及含水量是否最佳。
否则进行以下处理:1)、如果灰剂量不满足要求,根据检测数据计算出需要补加的水泥用量,均匀摊铺进行再次拌和。
2)、如果混合料的含水量不足,用喷管式洒水车补充洒水。
洒水车起洒处和另一端“调头”处都超出拌和段2m以上。
禁止酒水车在正进行拌和的以及当天计划拌和的路段上“调头”和停留,以防局部水量过大。
洒水及拌和过程中,及时检查混合料的含水量,含水量宜略大于最佳值,较最佳含水量大1%~2%。
混合料拌和均匀后做到色泽一致,没有灰条、灰团和花面,没有水泥积“窝”,且水分合适和均匀。
9、整形混合料拌和均匀后,先采用推土机进行快速稳压,随即用平地机进行初平。
在直线段,平地机由两侧向路中心进行刮平;在曲线段,平地机由内侧向外侧进行刮平。
用压路机立即在刚初平的路段上快速静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然后再用平地机精平一次。
每次整平都按照要求的坡度和路拱进行。
特别注意接缝处的整平,使接缝顺适平整。
水泥稳定土层表面的低洼处,严禁用薄层水泥混合料找补。
摊铺时,按“宁高勿低”的原则,最后整平(终平)时,按“宁刮勿补”的原则处理。
10、碾压a.根据路宽、压路机的轮宽和轮距的不同,制订碾压方案,以求各部分碾压的次数尽量相同。
b.水泥稳定土层整平满足要求后,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立即用振动压路机在全宽内进行碾压。
碾压时,重叠1/2轮宽。
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前两遍预定为1.5~1.7km/h,以后采用2.0~2.5km/h。
c.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保证稳定土层表面不受破坏。
d.碾压过程中,水泥稳定土的表面始终保持湿润,如水分蒸发过快,及时补洒少量的水。
e.碾压过程中,如发生“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及时翻开换以新的混合料或添加适量的水泥重新拌和,使其达到质量要求。
f.经过拌和、整形的水泥稳定土,在水泥初凝前和试验确定的延迟时间内完成碾压,并达到要求的密实度,同时无明显的轮迹。
11、接缝处理同时施工的两工作段的衔接时,采用搭接,前一段拌和整形后,留5~8m不进行碾压,后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末碾压部分,补加水泥重新拌和,并与后一段一起碾压成型。
12、养生水泥稳定土经过拌和、压实成型后立即养生。
采用洒水车洒水后覆盖土层进行养生。
养生期不少于7d。
养生期间禁止车辆通行。
五、质量检测:1、平整度检测:用3m直尺按规定频率(每200米2处10尺)检测平整度,平整度偏值不大于15mm。
2、外观鉴定:表面平整,无坑洼、无弹簧、无杂物等现象,边线直顺,曲线圆滑。
路基边坡坡面平顺,稳定,不得亏坡。
3、松铺系数测定:松铺系数=(h2-h1)/ (h3-h1)。
h1、h2、h3的测量必须在同一点位上。
土方路基质量检测标准六、质量控制1、填筑过程中,按验收标准要求进行压实度检测。
2、质量控制严格按照《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为标准,满足填筑施工设计要求,达到设计规定的质量指标。
3严格按技术规范标准和监理程序准备水泥稳定土原材料,做好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4.严格执行合同规范和报验程序,做到前道工序未经检查认可,后道工序不施工。
施工过程中,成立专职的质检机构,严格按施工质量检查验收标准进行自检。
5.开工前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试验段实施方案铺筑规范规定长度的试验段,对计划用于本工程的材料、配合比、松铺系数、最佳含水量、稳定土拌和机、压实设备和施工工艺进行试验,取得满足规范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试验数据,以指导大面积施工。
6.当气温低于5℃和雨天时,停止施工。
7.施工前对下承层上的浮土、杂物全部清除。
8.严格按技术规范要求施工,做到其级配、灰剂量、压实度、强度均达到规范规定的标准。
9.严禁洒水车在洒水段停留和“调头”。
10.稳定土拌和机进行拌和,拌和深度达到稳定层底,严禁在拌和层底部留有“素土”夹层。
11.严格控制摊铺厚度,充分碾压,不采用薄层贴补的办法进行找平。
摊铺时,按“宁高勿低”的原则;最后整平时,按“宁刮勿补”的原则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