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技术保密管理规定(格式规范)

技术保密管理规定(格式规范)

技术保密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加强公司的技术管理,杜绝由于信息外泄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损失,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各部门分别负责本部门技术保密工作,技术研发部为公司技术保密管理的主管部门。

第三条保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技术研发成果、实验原始数据、操作规程、操作记录、项目设计资料、生产数据、市场技术、分析方法等技术文件,以及所有与公司技术相关的无形资产。

第四条技术保密原则
(一)外来人员进入生产区内必须由专人陪同,在对外交流过程中需提供公司保密资料时,经分管领导批准后方可进行,资料接收方负有保密责任,不得交由第三方使用,建立资料提供记录。

(二)除直属上级领导外,其他人员不得以任何方式打探他人项目技术内容。

(三)任何人不准在公共场合谈论公司技术机密,不得在私人交往及通信或其它方式中泄露公司技术机密。

(四)未经分管领导批准,任何人不得将技术资料带出公司,严禁私自拷贝、存放、转发公司技术资料,纸质文本严禁随意复印、拍照。

(五)所有技术资料需专人保管,放置场所应有安全性和固定性,使用结束后需及时收回,不得随意放置。

(六)凡涉及技术保密人员离职、辞退、调动需办理交接手续,技术资料图纸等与项目相关文档(书面、电子)提交至部门负责人,经确认后方可办理相关手续。

(七)拥有公司协同账号人员负责自己账号保密工作,对于公用账号密码不得随意告知他人,仅限职权人员使用。

第五条研发技术保密管理
(一)小试记录和总结、中试方案及中试总结等文件保密管理的直接责任人为技术研发部负责人。

(二)所有技术总结资料必须在加密电脑上存档。

(三)电子版实验总结对集团内协同转发时需设为PDF版本文件,由技术研发部负责人和分管领导同意后方可转发。

(四)新课题开发前,必须对本课题所涉及的重点原料进行编码及备案,实验记录中凡涉及重点物料必须以代码形式体现。

(五)中试方案保密执行操作规程管理办法,中试结束后由相关车间交回技术研发部存档。

第六条生产技术保密管理
(一)生产技术资料保密管理的直接责任人为相应部门负责人。

(二)操作规程属受控保密文件,操作规程由车间技术员在加密电脑上进行编写更新,同时建立更新档案(包含更改内容、更改时间、更改人),电子版经评审通过后由技术研发部指定加密电脑存档和添加公司水印打印,纸质版完成签批流程并加盖受控文件章和骑缝章,由技术研发部留存和发放,车间技术员领用新版规程时需交回旧版规程,技术研发部记录台账。

(三)操作记录有效储存时间为三年,车间负责人需按照月份、工段、批次依次存放,到期操作记录于每年六月份交由技术研发部销毁处理并记录,严禁任何人将操作记录带出公司。

(四)重点项目原辅料、产品名称在原料提报、采购、使用及存储时一律以代号形式体现,技术研发部负责编号,不得出现中文标示等相关信息,所有了解原料信息的相关部门禁止外泄原料代码。

第七条项目技术保密管理
(一)项目技术资料的保密管理直接责任人为项目管理部负责人。

(二)在施工前,项目管理部应组织施工方进行保密管理培训,签订保密协议。

(三)项目图纸、设计资料、技术标准等所有涉及项目技术的资料由加密电脑保存。

(四)在施工需要的时按施工进程发放相关图纸,建立发放、收回档案并登记台账,严禁图纸外借扩散。

第八条责任追究与处罚:
对违反管理规定或泄密的责任人按照公司《员工守则》进行处罚。

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九条其他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