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感叹句研究导论一关于作者《现代汉语感叹句研究》的作者是杜道流博士,现在是煤师院中文系副主任,语言研究所所长,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汉语语法史。
二关于这本书1、传统的语法研究注重句子的结构形式,而不太注重句子的功能类别。
人们对句子结构的探讨,大多是建立在对陈述句语料分析的基础上。
但是,光从结构形式的角度分析句子是远远不够的,句子的功能也属于句子结构之外的要素。
2、关于句类的问题,吕叔湘、黄伯荣和高名凯先生等在其著作中曾作过说明,除此之外没有更为深入而专门的研究。
另外,除感叹句之外的另两类疑问句、祈使句方面的研究较早,成果也较为丰富。
因此,这些也都是该书的研究之意义所在。
3、该书研究的焦点在于:(1)现代汉语感叹句的性质和特点(2)影响现代汉语感叹句信息的因素以及现代汉语感叹句传达信息的方式(3)现代汉语感叹句对各类词语的选择和限制(4)现代汉语感叹句的一些特定句式(5)与现代汉语感叹句有关的一些其他问题第一章感叹句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一研究概况1、早在我国第一部语法专著《马氏问通》中,作者就多次提到过与感叹句有关的语法现象,“咏叹句”。
但当时并没有给感叹句一个明确的定义。
2、在我国第一部现代汉语语法专著《新著国语文法》中,黎锦熙先生已经注意到句子有语气的分别,并专门讨论了“语气”的问题。
他把句子分成:决定句、商榷句、疑问句、惊叹句、祈使句。
在汉语语法学史上,第一次把“惊叹句”作为一个语气类别来对待。
稍后不久,张世禄先生发表了专题论文《国语叹词的研究》。
这个时期主要研究的是与感叹句有关的“语气助词”和“叹词”。
3、20世纪40年代,高名凯先生在《汉语语法论》中深入探讨了感叹句。
(他把感叹句称作“感叹命题”。
)内容涉及“感叹命题的性质、种类”等。
吕叔湘先生在《中国文法要略》中把句子按语气分为四类:疑问、祈使、感叹和直陈,从表达的角度研究句类问题。
就感叹句而言,讨论了感叹句的性质、定义、类型、语气词和叹词等方面。
也是该书第一次给“感叹语气”下了明确的定义并给以充分说明,即“以感情的表达为主要任务的叫做感叹语气”。
此后关于感叹句的研究没有大的进展。
二关于感叹句分类的研究不同的学者依据不同的角度给予感叹句不同的分类。
P15-17。
三感叹句的句式研究关于这一点,值得一提的是赵顺国的硕士论文《感叹句初探》和王红梅的硕士论文《汉语感叹句》。
P19四、感叹句中语气词的研究其中,胡明扬的《北京话的语气助词和叹词》一文,详细讨论了包括感叹语气词在内的北京话中所有语气助词的语气意义及语音变化形式,分析准确细致。
从对感叹句中语气词研究的角度看,该文代表了到目前为止这一研究领域的最高水平。
五叹词研究P24-28就感叹句研究的各分支领域而言,人们对叹词的研究最为充分。
汉语语法学界已经形成了对汉语感叹词的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对汉语的叹词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描写和解释,形成了一定的理论。
其中的代表:《马氏文通》,《新著国语文法》,《中国文法要略》,《北京话的语气助词和叹词》等。
第二章感叹句的性质和范围一什么是感叹句1、以往关于句类的探讨是在形式主义的总的理论背景下进行的,都是希望在语言系统内找到有关语气问题的答案,很少有人能站在语言的形式系统之外来审视这个问题。
实际上,任何语言都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系统,更主要的还是功能的系统,因为语言最根本的性质是社会交际工具,传递信息是最基本的功能,任何形式都是位这一功能服务并由这一功能决定的。
如果从这个理论背景出发,我们就会很容易发现各句类之间语气区别仅仅是表象,决定其成为不同句类的根本原因是它们具有不同的语用功能,因而他们事实上是语用类别。
需要说明的是,从语用的角度来探讨句类,必须把句类的语用功能和句子的具体用途区别开来。
某一句类的语用功能指的是该句类的典型功能或常规用法,而具体用途指的是某一特定的句子在具体的语境中的用法。
P33从功能的角度对感叹句进行界定的代表有吕叔湘和朱德熙。
吕指出:“以感情的表达位主要任务的叫感叹语气。
”朱则认为:“感叹句的作用是表达感情,但同时也报道信息。
”综合起来,感叹句是以直接抒发感情为主要功能的句子。
(这也是本书的研究成果之一)2、性质:感叹句是一个原型范畴,其内部成分有典型和非典型之分。
感叹句的语气不过是感叹句的外部表现形式,真正决定感叹句的性质的是感叹句的语用功能。
二、感叹句的形式特征(一)语调的丰富性语调是表达语气的主要手段,但要注意的是,语调和语气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各不相同的。
总的说来,陈述句(平直)、祈使句(下降)、疑问句(降抑或上扬)都有一个大致的语调模式,但感叹句的语调是复杂多样的。
(二)结构的简洁性(短小为主,多以省略句、非主谓句、独词句的形式出现)(三)具有显性或隐性标志显性:A. 在感叹中心词前加上“指示程度的指称词或限制词如好、多、多么”B. 常用口气的语气词,如“啊、嘛、喽”等隐性:P39三、感叹句的功能特征P401、感叹句的功能特征:即感叹句在实现其功能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特点。
2、特征(1)强烈的抒情性感叹句的主要作用就是表明情感态度,任何感叹句都有这一特征。
(2)高度的主观性从主观性的体现程度来看,感叹句>疑问句、祈使句>陈述句(3)典型的超符号性P43A.感叹句的语言符号本身的字面意义并没有表达句子所要表达的全部语义内容,还有一部分语义内容存在语所说出来的语言符号之外B. 在一定的语境中,许多感叹就具有联想意义,或者是某些句子的字面意义压根不是说话人的真实意思,只有联想意义才是说话人的真实意图。
(四)交际对象的不确定性P45感叹句甚至不必有明确的对象,只要感情能得到宣泄,感叹句完全可以不要交际对象,很多感叹句都是在自言自语的情况下说出来的,不需要得到任何反馈。
也就是说,感叹句有很强的内省性。
四、感叹句的边界感叹句是个原型范畴,感叹句和其它句类之间由于非典型成员的存在而形成一个过渡带,并且其范围有向其他句类延伸的倾向。
因此,要准确划定感叹句的范围是有困难的,我们只能通过分析感叹句和其他句类之间的过渡成员的特点而给感叹句一个模糊的边界。
P46(一)和陈述句的边界:成连绵状态,很难切分。
(二)和疑问句的边界:反诘性越强的反问句越接近感叹句。
P48(三)和祈使句的边界:表示愤怒、斥责、辱骂的感叹句往往借用祈使句的句法形式。
区分二者可以用两条标准:一是说话人的主观动机,即说话人在主观上是否真的要求听话人实施某种行为;二是话语字面意义所要求的行动在客观上是否可行。
注:作者所总结的“模糊边界”,比那种一刀两断式的句类区分更符合汉语的实际情况。
第三章感叹句的信息结构一、感叹句句内信息结构的基本模式分析句子的信息结构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种角度进行。
本文作者主要从微观的角度出发,探讨感叹句语符本身所体现出来的信息结构的特点。
(一)“主位(即表述的出发点)——述位(即所述说的内容)”模式1、“主位——述位”格式句A. “主”先“述”后式例:您太不象话了!B. “述”先“主”后式例:反了你了!2、主位隐含句P543、述位隐含句P54(二)非“主位——述位”模式1、呼告句例:我的天!哎哟妈呀!2、指称句这种句子通常直接指称突然出现的事物,语符一般是表示该事物的名称或概念性词语。
如:金子!二、事件及其在感叹句信息结构中的表现(一)事件的含义:触发感叹产生的事物、事件或话语。
(二)事件在感叹句信息结构中的表现1、出现在句子结构之外,即存在于篇章或情境中。
2、出现在句子结构之中。
充当话题的主位、述位的中心语或者指称句的主体。
P58三、感叹中心及其在感叹句中的表现(一)感叹中心:感叹句中决定全句感情内容的部分。
(二)感叹中心的确认原则和辨认方法1、确认原则:(1)感叹中心必须是一个完整的信息单元(2)感叹中心所表达的感情内容一定要和全句的感情内容基本一致。
P60(3)坚持“最小结构原则”,即去掉修饰成分后仍成立。
2、辨认方法:消元法和标志判定法。
P62(三)感叹中心在句子结构中的表现1、在无法二分的整体结构中,这个结构本身就是感叹中心。
通常由独词或凝固性较强的单个短语组成。
“佩服!佩服!”。
2、在能区分主位和述位的句子中,感叹中心总是位于述位部分,但在句法结构上的表现深浅不一。
P633、在偏正结构中,有2种情况:一是在名词为中心的偏正结构中,感叹中心位于修饰成分之中。
二是在谓词性词语为中心的偏正结构中,感叹中心通常就是结构的中心语。
4、在述补结构中,也有2种情况:一是当补语是形容词性词语时,感叹中心便落在补语上。
二是如果补语是副词性的词语,往往由整个述补结构充当感叹中心。
5、在指同结构中,感叹中心往往落在后一个单位核心名词上。
6、焦点句全句都是感叹中心。
四、预设及其对感叹句的影响(一)预设指的是话语赖以存在的前提一般认为,预设是“交际双方共知的东西,或者说在交际中说话的已知部分”,主要有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
语义预设指的是句子赖以成立的逻辑前提,它决定句子的真假;语用预设指的是在具体的语境或交际背景中“交际双方预先设定的先知信息”,它决定句子的合适性和句子信息的中心内容。
由于感叹句并不以传递只是信息为主要功能,因此,主要关注语用预设对感叹句的影响。
预设对感叹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句子所表达的感情信息以及人们对这种信息的理解的影响上。
(二)预设决定感叹句的情感内容P67(三)预设影响人们对感叹句感情信息的理解P68五、附加信息附加信息即句子常规信息之外的派生信息。
其产生与说听双方都有关。
由于附加信息是在特定场合下产生的,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感叹句都有附加信息。
感叹句中常见的附加信息主要表现:一是表示祈使。
二是表示讥讽。
P70第四章感叹句的分类一、从语音形式分类从语势(语音的轻重快慢)的角度将感叹句分为两大类:1、缓式语势的感叹句。
2、急式语势的感叹句。
二、从表达手段分类1、使用特殊句式:P75a.述位前置b.结构反复:重叠式反复、重指式反复c.独立单元句:偏正式或述补式结构短语独立成句。
另外还有独词句。
P77d.借用其他句类格式比如疑问句或者祈使句。
P782、使用情态标记(1)副词:好、太、真、多(么)、整个儿、压根儿、活脱儿等。
还有“居然、简直、敢情、恨不得、没想到”等表语气的副词。
(2)指示代词:A.“这么/ 那么”+“形容词性词语”B.“(人称代词)这个/ 那个”+“名词性词语”3、语气词:啊、呢、哟、嘛、喽、呗等三、根据语义分类:赞叹(赞同、赞美)、欢快、悲痛、怜惜、忧愁、焦急、嘲讽、惊讶(意外或惊喜)、恐惧(惧怕或担心)、感慨、憎恶、斥骂、委屈、愤恨、无奈、轻慢(轻视慢待)、发誓、辨白、警告、挑衅、钦佩(共21种)P82第五章感叹句和副词的分类一、感叹句中副词的作用可以对感叹句产生直接影响的副词在感叹句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完句作用(很少的一部分词):大的雨!——好的的雨!2、标示语气作用:用功!(祈使)——多么用功!(感叹)二、进入感叹句中的各类副词作者主要探讨的是表示语气的副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