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南大学电力电子实验报告

中南大学电力电子实验报告

电力电子实验报告学院名称: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指导老师:专业班级:电气0802班学生姓名:学号:目录实验1-1 三相脉冲移相触发电路------------------------3一、实验目的-------------------------------------------------------3二、实验内容---------------------------------------------------- --3三、实验电路原理------------------------------------------------3四、实验设备------------------------------------------------------4五、实验步骤和方法---------------------------------------------4实验1-2 三相桥式整流电路的研究---------------------5一、实验目的------------------------------------------------------5二、实验内容------------------------------------------------------5三、实验设备------------------------------------------------------5四、实验步骤和方法---------------------------------------------5五、注意事项------------------------------------------------------9六、实验原理------------------------------------------------------9七、实验结果------------------------------------------------------10实验1-3 三相桥式变流电路反电动势负载的研究-11一、实验目的------------------------------------------------------11二、实验内容------------------------------------------------------11三、实验设备------------------------------------------------------11四、实验步骤和方法---------------------------------------------11五、实验结果------------------------------------------------------13实验1-4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14一、实验目的------------------------------------------------------14二、实验内容------------------------------------------------------14三、实验设备------------------------------------------------------14四、实验步骤和方法---------------------------------------------14五、实验原理------------------------------------------------------16六、实验结果------------------------------------------------------16实验心得-----------------------------------------------------18实验1-1 三相脉冲移相触发电路一、实验目的:1.熟悉了解集成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双脉冲形成过程2.掌握集成触发电路的应用二、实验内容:1.集成触发电路的调试2.各点波形的观察与分析三、实验电路原理三相脉冲移相触发电路,采用三片集成芯片KJ004(或KC04)及外电路组成,以锯齿波移相的方式确定六个晶闸管的触发脉冲,根据输入控制电压U ct的变化,改变晶闸管的整流控制角α或逆变控制角β。

由三相脉冲移相触发电路产生的六路单窄脉冲分别输入到六路双脉冲形成芯片KJ041(或KC41)的1-6号脚,由芯片内的输入二极管完成“或”功能,形成补脉冲。

补脉冲按+A←-C,-C←+B,+B ←-A,-A←+C,+C←-B,-B←+A顺序列组合。

经电流放大后分别对应于15–10引脚输出间隔为60°的双窄脉冲,经功放后加至1-6号晶闸管(使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中的器件导通次序为VT1-VT2-VT3-VT4-VT5-VT6,彼此间隔60°,相邻器件成双接通)。

芯片KJ041(或KC41)的7号引脚为电子开关端口,当其为“0”电平时,允许各路输出触发脉冲,为“1”电平时,封锁各路输出触发脉冲。

实验电路原理如图1-1所示。

图1-1四、实验设备:1.YB4320A型双线方波路一台2.万用表一块3.实验挂箱:LY101,LY105-1,LY124五、实验步骤和方法:1.将挂箱LY101的给定信号输出接入LY105-1的U ct孔,并将LY105的U bif、U bir孔接地。

2.LY105-1的触发脉冲输出25芯插件与LY123 I组桥的触发脉冲输入25芯插件相连。

3.将LY124的±15V电源、地与LY105-1及LY101的±15V、地相连。

4.先合LY121中的三相交流总开关,再合直流控制电源开关(不允许合主电路电源开关),并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检查±15V电源是否在+15+1V范围内。

5.从LY105-1面板上观察各点电压波形。

①LY105-1中的A、B、C孔为三相同步电压波形。

先将LY121中的N孔与LY105-1中的地临时相连,用双线示波器观察A2与A,B2与B,C2与C的相位是否一致,检查A、B、C相序是否正确。

②观察14孔,36孔,52孔波形。

其波形是由KJ004第4脚输出的锯齿波与负偏臵电压U P、控制信号U ct经综合后输入到KJ004第9脚形成的波形,调整该波形如下:a) 调锯齿波斜率:先使U ct=0V,U P调至负的最大值(将偏臵电位器顺时针旋转至最大),分别调节各斜率电位器,使三孔波形的斜率保持一致,调好后,斜率电位器不要再动。

b) 调α=90°脉冲位臵:合直流调速主电源开关,用双线示波器的参考地端接N孔,一个探头测A2孔,一个探头测LY105-1中的1孔。

U ct=0V,调节U P,使1孔的第一脉冲对应于A2相的ωt=120°,即B2相电压过零点(由低向高的过零点,此时α=90°)时刻发出,并检查B2孔与3孔的第1脉冲、C2孔与5孔的第一个脉冲是否均与相应的时刻相对应。

调整好U P的偏臵电位器后不要再动。

c) 观察移动范围:在U ct=0V时,脉冲应在α=90°位臵。

缓慢给定+U ct,脉冲往前移动,记录当1孔第一个脉冲即将消失时所对应的α角度;缓慢给定-U ct,脉冲往后移动,记录当1孔第一个脉冲即将消失时所对应的α角度。

脉冲前后移动的范围即为能产生脉冲的范围。

六、实验结果及分析:①A2与A,B2与B,C2与C的相位一致,A、B、C相序正确。

②A2孔与1孔的第1脉冲、B2孔与3孔的第1脉冲、C2孔与5孔的第一个脉冲均与相应的时刻相对应。

缓慢给定+U ct,脉冲往前移动,记录当1孔第一个脉冲即将消失时所对应的α角度为15°;缓慢给定-U ct,脉冲往后移动,记录当1孔第一个脉冲即将消失时所对应的α角度165°。

实验1-2 三相桥式整流电路的研究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三相桥式整流电路电阻、电感性负载时工作情况的理解。

2.对实验当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解决。

二、实验内容:1. 观察并分析三相桥式整流电路电阻性负载时的工作情况。

2. 观察并分析三相桥式整流电路阻感性负载时的工作情况。

3. 观察并分析三相桥式整流电路带续流二极管的阻感性负载时的工作情况。

三、实验设备:1.YB4320A型双线示波器一台2.万用表一块3.实验挂箱:LY101、LY105-1、LY121-LY124及灯挂箱(LY113)四、实验步骤和方法:1.按图1-2接好控制电路。

图1-2①将挂箱LY101的给定输出信号输入到LY105-1的U ct孔,并将U bif孔接地。

②将LY105-1的25芯插件与LY123的I组桥晶闸管的25芯插件相连。

③将LY124中的±15V、地端接好。

2.按图1-3接好主回路A 2B 2C 2图1-2①电阻性负载:续流二级管VD 暂时不接,将电感L 用导线短接,灯箱做电阻性负载,冷态时,先合60W 灯泡一个。

a)先合LY121单元的三相交流总开关,后合LY124单元的直流控制电源开关。

用示波器观察三相同步电压相序是否正确,锯齿波斜率是否一致,1、2、3、4、5、6孔的双窄脉冲是否正常,顺序是否正确。

b)α=90°相位整定:先使U ct =0V ,合主回路电源开关,用示波器观察电阻负载两端波形。

后调节LY105-1中的U P 偏臵电位器,使纯电阻负载下α=90°的整流电压波形如图1-4所示。

电路负载较小时波形可能会不规整,这是正常现象。

(注:逐一增加灯泡合的个数,使电流表A 中的电流为1.5A 左右。

)。

整定好α=90°的u d 波形后,调U P 的电位器不能再动。

记录α=90°纯电阻负载下Ud 的数据于表一中。

② R+L 负载:断开主电路电源,去掉短接电感L 的连线,负载变为R+L负载,此时接入电源,用示波器观察α=90°的u d波形,并记录U d于表一中。

③R+L+VD:按图1-3虚线所示将续流二极管接入电路中,用示波器观察α=90°时的R、R+L、R+L+VD负载的u d、u L、u R波形,并记录U d于表一中。

3.观察α=60°时的R、R+L、R+L+VD负载的u d、u K、u R波形。

①电阻性负载a) 断开主电源,电路恢复纯电阻负载(短接L,断开VD)。

b) α=60°的确定方法:1°用示波器的地点接LY105-1中的地,一探头测第一孔的双窄脉冲,调示波器的扫描时间旋钮,U G1的第一个脉冲在第一个周期的α=90°位臵到第二个周期α=90°的位臵为360°,在示波器显示屏上将360°调至成六大格,每大格为60°,如图1-5所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