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景创设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景创设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景的创设
摘要:问题情境的创设,是促使和引导学生积极置身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途径,已成为一线教师投身课程改革而努力追求的方向。

只要我们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使教学内容产生巨大的诱惑力,一定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关键词:情境;实际;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6-079-01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创造的前提,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适时、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是使学生学会思考、分析问题的有效策略。

它能促使学生数学创造力的发挥,激起学生思维的兴趣,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以便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做法和体会。

一、创设问题情境时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可探索的问题情境,问题情境越贴近学生的生活,能见度越高,激活思维的程度越好,学生兴趣越浓。

例如上“认识圆”一课,课始这样导入:我想问一下,大家喜欢动画片吗?(喜欢)今天我带给大家一段动画片,想看吗?(想)请大家看屏幕。

(出示课件:自行车车轮分别为圆形、正方形、椭圆形、轴不在中心的圆形)这四个小动物在举行自行车比赛,最后结果怎样呢?(小狗第
一名)为什么呢?(因为小狗的车轮是圆的)小白兔的车轮也是圆的,为什么不说它能跑第一名呢?(因为小白兔车轮的车轴没在中间)那么小猴、小猪呢?(小猴不仅慢,还一颠一颠的,小猪的车是骑不走的)这时不用教师多说,显然这两个问题便在学生头脑中产生:为什么车轮做成圆的?车轴为什么装在中间跑起来就又快又稳呢?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和思考进入新课,学习效果可想而知了。

又例如,当教学完打折应用题后,我设计了如下一题:“老师想买一台联想电脑,可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甲商场标着‘联想电脑九折大酬宾’,乙商场标着‘联想电脑一律八折优惠’。

你说老师应该到哪家商场去购买?”此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各抒己见。

最后在学生的争论声中达成一致协议:先摸清商店电脑的原价,然后计算出电脑卖出的现价,看哪家便宜就到哪家去购买。

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学生既巩固了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又受到了优化思想的熏陶,体验了数学对生活的价值,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让学生动手操作来创设问题情境
例如:我在教学圆柱体时,对圆柱的表面积,做了一个“测算”的实践活动:拿一个圆柱形茶叶盒,让同学们先量一量它的底面直径和高,再算出它的表面积。

那该如何测量它的直径呢?充分创设操作和实践的机会,这时同学们的情绪高涨,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于是出现了以下的操作:(1)用一根线绕茶叶盒一周,然后量出线
的长度,用线的长度除以π就是直径。

(2)先把茶叶盒的底面描画在白纸上,剪下这个圆对折,量出折线的长,就是直径。

(3)把直尺上的零刻度线固定在茶叶盒底面边缘的一点,慢慢转动直尺,测量出的最长的距离就是直径。

(4)让茶叶盒在白纸上滚动一周,再画出它的侧面展开图,由测量出的底面周长便可求出直径……自由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灵感,给学生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使他们在探究中体验和享受成功的喜悦。

在高年级的空间图形方面,做实验是很平常的事情,所以可利用数学实验的方法来创设问题的情境。

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然后总结得到数学结论。

如:求圆柱的体积,我采用了把圆柱进行分割,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分得越多,越接近一个长方体,让学生观察分析圆柱体、长方体的底面积和高之间有什么关系?从中体验圆柱体体积公式的形成过程。

三、直接创设纯数学的问题情境
比如:我在教学《倒数》一课时,直接创设纯数学的问题情境:同学们,我们现在做下面各题:1.5×,5×,×2.5,×7,1 ×,×,做完后请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规律?你能自己列几个这样的式子吗?随着学生探索问题的深入,非常自然地引入“倒数”概念,不仅“问题”非常明确,激励学生去探索的情境也更生动。

四、问题情境应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
作为教师,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教师创设的情境
也应具有一种时代气息,让他们学会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发展。

如: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教师创设了中国北京申奥成功的情境:出示第二轮得票统计图(北京56票,多伦多22票,巴黎18票,伊斯坦布尔9票),请学生根据统计图用学的百分数知识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五、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有一定的开放性
问题设计的开放性是指在问题的设计中要保留开放的状态,在设计问题情境时,教师要依据教材内容,并以学生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有意识地设计开放性习题,来创设问题情境。

这样,就会将学生置于猜想、探索、发现的情境中,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情境中,在多层次的探究活动中,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教学实践证明: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手段。

因此,创设各种各样的情景,将课堂还给学生,将探索的空间还给学生,把自主还给学生,才能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情感、体验、思维、创新水乳交融,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