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中心人流动线设计
人流动线的概念
首先要明确一点,我们绝非为了设计动线而研究动线。动线研究是为了引导人流,均衡人 流,方便人流,服务人流,避免商业死角,使各位置商铺商业价值保值增值!
动线,意指人在室内外移动的点, 连合起来就是动线。商业动线, 就是消费者走过的路线,某条路 线消费者走得多,就是人流主动 线。 当购物中心确立了外部接口以后, 内部动线的设计就成了购物中心 成功与否的关键。(深圳目前地 铁出口接入购物中心叫价一般在 3000万左右) 购物中心内部交通动线的规划必 须从总体上考虑商业各业态的平 衡,使得所有商户的人流通行量 最大。优化人流动线,最大限度 的让人流经过尽量多的店门口而 又不把距离拉得太长,才能达到 最佳效果。简单地说,就是通过 商户组合以及建筑设计的各种手 段引导顾客在商场内的流动,从 而促进顾客在商场内的消费,达 到购物中心利益的最大化。
垂直人流动线的实现一般依靠 手扶梯、观光梯、跨层电梯、 通天梯等。要善于用电梯突破
传统的商业格局。
还有一种商业动线大家比较容 易忽略:商铺内的人流动线。
sz-vchina
——顾问部 出品必属精品 ——
By dyp
人流动线的设计
规划要点:
动线设计要服从商铺的规划,在此基 础上,有以下几个规划原则仅供参考: 注重内外沟通,脉络清晰; 注重立体人流的自然顺畅,平均分 配客流; 避免商业死角和盲区的问题; 合理设置主次通道宽度,符合黄金 分割; 电梯部数,布局位置,以有效疏散 运载人流作为出发点;避免电梯口 人流堵塞。引导顾客向上购物,考 虑货、人分流,商场垂直电梯以及 货梯与载人电梯分开设置,实行有 效的货流与人流的分流。考虑专用 通道设置,结合商场功能定位,避 免行业经营冲突 好的商业动线一定是回路,而不能 有射线的存在,让消费者被迫走回 头路。单条动线长度不宜过长,直 线过长时,要采用一定的弧度。 最重要一点,动线尤其水平动线的 设计受地块限制和主力店布局的影 响很大;因地制宜因形设计最重要;
sz-vchina
——顾问部 出品必属精品 ——
By dyp
人流动线的设计
人流与电梯 电梯引导的垂直人流相对于平面人流,设置 应该相对简单,其实只要注意三个因素,形式、 数量、地点。
形式是指设置成电动扶梯、垂直观光电梯、 跨层电梯、坡道、普通楼梯、个性化楼梯 (如悬臂式楼梯),此外,形式还包括是并列 还是交叉等,是直跑楼梯、双跑楼梯、旋转 楼梯等。 1.跨层梯的使用;广州中华广场、新加坡 orchard central 都运用了跨层电梯,提高高 层商业价值;(成本:?) 2.通天梯的使用;香港朗豪坊在4层使用通 天梯,直达12层,提高了高层的商业价值,传 统的楼层商业价值得以重组。(成本:?) 数量指电梯的部数; 地点是指各个垂直交通设施在平面上的具 体地点; 1.设置在中庭,分流及引导人流向上; 2.设置在主力店,方便人流向上,不能作为 主要引导人流向上的方式; 3.设置在次通道,拉升次级通道的人流光顾 率,减少其设置在主通道占用黄金位置的损失; 4.将特色店的出口设置在高层,迫使人流向 上;
中庭的规划: 中庭对平面人流、垂直人流、空间和 环境设计有重要的影响。
中庭策略地位上是用来提高平面的人
潮,以多彩与动态的设计创造出强烈 的指示性与商品陈列区域的关联关系。 有些长线型的购物街,会间断的设置 一些中庭广场来解决空间之中心性与 线性连续性之间的矛盾。
上海新天地(总建筑面积6万方)的时尚中庭
sz-vchina
——顾问部 出品必属精品 ——
By dyp
人流动线的设计
外部人流 水平人流 垂直人流
动线设计基本模型演化
单通道环流式:商铺两侧共 用一条通道,能最大限度的 减少公共区域面积,提高租 赁面积,多适用于体量较小 或商业区域狭长的购物中心。 (深圳COCO Park占地面积 达3万平米,地形方正,但其 地块中心规划了大型广场, 商业平面呈U字型,仍然采 用了纯粹的单通道环流式动 线,属于一个特例)
sz-vchina
——顾问部 出品必属精品 ——
By dyp
人流动线的设计
外部人流 水平人流 垂直人流
外部人流导入方面主要有几个特点:
1、地铁出入口直接进入购物中心; 2、紧邻巴士总站或有多条巴士线 经过; 3、通过天桥而且多为封闭天桥与 街对面或住宅区、写字楼相连; 4、同时对多个楼层直接导入外部 人流,使较多楼层感觉像地面层; 5、配备有必要的停车位,方便驾 车人士光临; 6、设计醒目的主入口,在主入口 处配备露台广场和大型电视屏幕吸引 人流; 7、内部设露天广场聚集人气; 8、购物中心四周设置的士站,便 于消费者的来往; 9、有的购物中心将写字楼或酒店 大堂包含在内,或设电梯直通写字楼 或酒店。 10,各交通站点及购物中心附近 人流密集地要设置明显的商场导视牌;
商铺,这就需要开发商(运营商)和主力店的协调、
把握了。
单层2.5万方的泰国Siam paragon 主力店布局;进深较 深的位置由百货主力店消化面积。形成比较特殊的人流 动线和商铺布局。
sz-vchina
——顾问部 出品必属精品 ——
By dyp
人流动线的设计
人流与中庭 传统的商业大厦没有中庭,因此消费者在进入到商场 一楼后很难感受到一楼以上的商业情况。现代购物中 心的中庭通过舒适的视觉空间,可以吸引消费者在此 流连,购物和消费。
sz-vchina
——顾问部 出品必属精品 ——
By dyp
人流动线的设计
外部人流 水平人流 垂直人流
购物中心内部动线的三个指标 可见性:可见性在购物中心设计中是一个 可非常 重要的内容,一个商铺的可见性 强弱决 定了这个商铺所在地段的租金价 值,一 个商铺被看见的机会越多,位置 就越好。我们在设计中就是要提高整个商 场内商 铺的可见性。(量化标准:可见 性回环度) 可达性:可达性和可见性是有联系的,可 见性是 可达性的基础,只有“可见”, 才会有 “可达”。因此,在可见的基础 上,经 过最少道路转换的路径可达性最 高。(量化标准:可达性回环度) 位置感:如果顾客在购物中心无法确立自 己的位置, 就会迷失方向,而需要花费 更多的时间找到 自己想要去的商铺,同 时,很多商铺也减少了被逛的机会。难以 找到位置感的购物中心 是不受顾客欢迎 的。在设计中,通常的做法 是提高动线 系统的秩序感,从而提高顾客的 位置感。
sz-vchina
——顾问部 出品必属精品 —— NhomakorabeaBy dyp
人流动线的设计
外部人流 水平人流 垂直人流
复杂动线构成的基本模式
第一种:线形组织形式 一般适用于地块较为狭长的 购物中心设计或者虽然方块 状但引进了较多的单个面积 较大的商铺布局于两侧;
深圳金光华B1人流动线图:线性主动线
优点: 路线简单明了,便于消费者抵达,可见性良 好; 一般没有商业死角和盲区; 有助于提高租金水平;
sz-vchina
——顾问部 出品必属精品 ——
By dyp
人流动线的设计
人流与主力店布局
作为一个主力店,就要形成品牌号召力、吸引人
流、稳定经营,三者缺一不可。主力店对顾客的 吸引力无疑是相当大的;
水平人流体系中,最好将主力店布局在商场中后端。 如果将其设在入口附近,将损失后边的人流到达率,
损失商铺的出租价值,但是将主力店放置在商场的中
sz-vchina
——顾问部 出品必属精品 ——
By dyp
人流动线的分类
人流动线一般分为外部人流动 线导入系统和内部人流动线规 划体系。 外部人流系统包括人流动线、 车流动线、人车转换动线和货
流动线等。
内部人流动线包括水平人流动 线和垂直人流动线。 水平人流动线中要注意休息区
对人流的分散作用。
双通道环流式:两侧商铺各 独享一条通道,中间设架空、 花车、中庭等;增强了各层 商铺的可见性和可达性,适 用范围较广。(商业面积 7.18万的深圳中信城市广场 购物中心就是典型的一例)
线性双回环模式:若购物中心的 动线过长,那一侧的顾客想到对 面商铺购物要绕一大圈花费大量 时间,可达性较低,因此人们设 置天桥加强层间联系,就演化为 线性双回环模式;(万象城楼上 每层都设有长达6m左右的连廊) 购物中心设置双回环结构动线可 以增加商场的通透感,最大化的 增加顾客视线内的商铺数量,提 高顾客的商铺到达率;
后端,在人流的影响下会极大的拉动前边商铺的租金 收益。 在多层建筑结构的商场,最理想的人流拉动策略是, 将主力店设在高层。以3层的商场为例,主力店设在3
层,一线品牌专卖店和散铺分布在一、二层,那么到
主力店购物的人在上下时会顺道光顾一二层的商铺, 到一线品牌专卖店的人流同样会光临散设在其间的散 铺,这样人流的良性循环可以在最大程度的提升商铺 的租价。但是一般情况下,主力店会要求选择最好的
sz-vchina
——顾问部 出品必属精品 ——
By dyp
人流动线的设计
外部人流 水平人流 垂直人流
复杂动线构成的基本模式
第三种:放射组织形式
正佳广场(地块方正,单层5.7万平):采取了通过放射性次动线连接环形主动线的形式
评价: 以中心的广场或者中庭为核心,道路向四面放射布置, 规模较大的,广场外围再设置环线,提高使用率。适合 周围可以或必须开设较多出入口,内部核心有较强吸引 力的项目。人流动线设置必须形成通路循环,避免单条人 流动线的延伸。如果水平人流迫不得已在平面内形成单 条射线,则考虑在端点处设置别有趣味的上下楼梯,与上下 层联通起来。
缺点 消费者较难设想出一个完整的不重复的线路逛遍全场, 一般只会走完2条放射线,店铺浏览率低; 各分区之间分享人流随机消费的效果不明显,各分区 适合目的性较强的内容; 优点 将人流汇聚到核心再导向不同分区可以提高效率;
sz-vchina
——顾问部 出品必属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