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聚硫密封胶施工技术交底

聚硫密封胶施工技术交底

聚硫密封胶施工技术交底
一、材料要求
性能要求:招标文件要求本工程密封胶填缝所需材料系指聚硫密封胶或其它新型填缝材料。

密封胶应具有自黏结性能,高温不流淌,低温不硬化,应为专业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并提供无毒报告。

该产品位于工程结构的内露面,直接与饮用水源接触,需要一定的抗老化和无毒性。

技术要求:密度为规定值±0.1g/cm3,密度最低值应满足规范要求;下垂度≤3mm;表干时间≤24h;适用期≥2h;定伸粘结性无破坏;浸水后定伸粘结性无破坏;冷拉-热压后粘结性无破坏;粘结拉伸强度≥0.4MPa;粘结拉伸伸长率≥400%;低温柔性-40oC;弹性恢复率≥80%。

本标段拟选用河北衡水启星公司生产的双组份聚硫密封胶。

材料进场后及时将材料合格证、材质证明上报监理并申请对材料进行复检,对不合格的产品坚决不允许使用,在监理人的监督下将之清理出场。

二、施工方法
1、工艺流程
密封胶施工工艺流程图
2、主要工艺
(1)密封界面清洁处理:首先用钢钎剔除相邻两节箱涵伸缩缝(或渠道衬砌板的半缝、通缝)内预留的泡沫板条,将混凝土结构缝内及表面的杂物清除干净,除去灰尘,保证基面干燥。

对蜂窝麻面和多孔表面用磨光机、钢刷等工具将拟涂胶面打磨平整并露出牢固的结构层,潮湿界面用电吹风将表面水分吹干。

(2)涂胶前结构缝处理:①基层处理完毕的结构缝用空压机将缝内的尘土与余渣吹净;②对结构缝两侧非密封区,施工前在其两边10mm处贴上20~30mm宽的防护胶带,以防施工中多余的聚硫胶把构筑物表面弄脏;③基面清理干净,自检通过后及时通知监理验收,验收合格后进行下一步施工。

(3)密封胶配制工艺:①底涂的材料配制和使用说明:本密封胶产品由甲、乙两组组分组合而成,使用时将甲组分(无色透明)与乙组分(红褐色)按照1:1混合均匀,用毛刷涂刷于结构缝两侧注
胶基面上,基面上底涂表面干后即可注胶(注:基面上底涂表面干后即可注胶,否则将严重影响粘结,混合后的底涂要求一次用完);②双组份聚硫胶的材料配制:打开A组份包装桶盖将B组份加入A组份包装桶内(A:B=10:1),用电锤卡上搅拌工具先启动低速开关,自上而下搅拌3分钟,再启动中速开关,搅拌5~8分钟至胶料颜色均匀一致,即完成配制和混胶工艺。

(4)装枪工艺:①将装枪器中带有出胶孔和推力杆的压胶盘置入活塞桶中混合好的胶面上;②取下注胶枪管前后螺盖,枪管口对准压胶盘中间的出胶孔,推动枪管和推力杆,用力下压,此时胶料上行装入枪管中,管中空气顺枪管尾部排出,灌满为止;③将装满胶的前后螺盖装上,装螺盖的同时装上与施胶缝宽窄相适应的枪嘴,完成装枪工艺即可注射涂胶。

(5)注胶工艺:①将枪嘴插入待密封的结构缝内,按设计深度均匀密度地将密封胶注入缝内,然后用带弧度的专用整形工具进行刮压整形,整形后的缝面呈月牙形,固化后的胶体表面光滑平整无气泡,胶体内部保持密实无断头,并保持粘结牢固,无脱胶断裂、渗水现象;
②该胶在室内固化时间(25±3℃)达到最佳强度为7天,7天内不能进行气密、水密、油密等项破坏性试验和各种性能测试;③结构缝嵌填密封胶深度2~3cm,注胶时一次成型。

(6)胶体连接:当一条变形缝不能一次性注胶完毕时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干式连接和湿式连接。

两次涂胶施工时间间隔不超过8小时者一般采用湿式连接,实时连接对胶体接头无特殊要求,可连
续涂胶施工;两次涂胶施工时间间隔超过8小时者采用干式连接法。

干式连接胶体接头处理方法是前次涂胶结束时留下楔形毛面搭接面,再次涂胶时先用手或刮刀在原胶体接头斜面上涂胶一层,然后再进行本次涂胶施工。

三、质量控制
1、密封胶使用前检验:密封胶胶体应细缝光亮、无异物、无结团结皮现象,必要时可先涂试验段进行检验。

2、施胶完毕的结构缝,胶层表面应无裂纹和气泡,表面平整光滑,涂胶饱满且无脱胶和漏胶现象,胶体颜色均匀一致。

四、施工安全措施
五、设备配置
主要施工用具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