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李清照
一首诗,一位诗人。
一个故事。
一段历史。
同学们,上午好,今天贺老师将带领大家一起走进李清照。
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上,杰出的男性作家数不胜数,如我们学过的李白、杜甫、孟浩然、王维、白居易、苏轼、辛弃疾等等等等,可像大师级女文学家却少得可怜,而李清照就是这其中屈指可数的一位。
无论在文学史或美术史。
我们会发现古今中外都一样,好像都是男性的天下,我们很少看到一个女性的创作者。
写出非常重要的文学作,或者成为非常重要的女性画家。
我很想从这个角度切入为大家特别来介绍一位。
稀罕的。
特别值得我们珍惜的女作家。
那就是李清照。
李清照这个名字。
很多同学都不陌生。
可是我们要强调的在清朝以前,中国上千年的文明当中。
几乎他是唯一一个被记住的女作家。
所以在比例上我们也许会觉得。
实在少到让我们惊讶。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位伟大的女作家。
李清照宋代(南北宋之交时期)女词人,今天的山东济南人。
她出生于书香门第。
早期生活优裕。
其父李格非是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
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从事学术研究。
后来金兵入据中原后,流落南方,李清照境遇孤苦。
一生经历了表面繁华、危机四伏的北宋末年和动乱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
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
她的词分前期和后期。
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
后期多慨叹身世,怀乡忆旧,情调悲伤。
我们知道李清照写了一首很有名的词,叫做如梦令。
我们注意令这个字,它是词当中比较小,比较短的歌叫做令。
如梦令。
是很美的一个曲调,李清照就在里面填词。
我们看一下他说昨夜雨疏风骤。
昨天晚上在刮风下着雨,疏疏落落的雨。
所以是雨疏风骤,一阵一阵的风,很强的风,昨夜浓睡不消残酒。
那么睡得很深很浓。
没有被风雨吵醒。
因为睡觉以前喝了酒,所以即使睡得很深,还是没有消除掉身上,所积压的宿醉。
就是我们前天晚上喝多了。
那第二天早上起来头还是晕晕这叫做残酒,在身上还没有消失。
所以他说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然后他就有一点担心外面的花会不会因为雨疏风骤,会被风雨打坏了。
她就
试问卷帘人。
问她的丈夫。
于是她卷着帘子的丈夫回答他说你不要担心,那个海棠花还跟昨天一样,没有被打坏。
可是李清照不太相信。
他就说。
知否知否,你知不知道啊?昨天晚上一个夜晚。
这么多狂风暴雨。
应是绿肥红瘦。
应该剩下都是绿颜色叶子,红越来越少。
我们看到李清照。
非常非常大胆的用了两个一般男性诗人绝对不会用的,两个字。
一个是肥一个是瘦。
我们现在讲肥和瘦一般讲身体肥胖或瘦,可是他却用它来形容颜色。
绿肥红瘦就是绿颜色很多,红颜色很少的意思,所以这是在文学史上惊人的大胆的创新。
在文字的词汇上这么大胆的把一种白话的俗字直接用进去。
所以当时连她的丈夫赵明诚。
都拍案叫绝,说。
你怎么会写出这么美的句子绿肥红瘦?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位非常有才华的女词人李清照。
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
在词坛中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易安体”。
她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约风格发展到了顶峰,成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接下来我们来读她的作品。
李清照是一位婉约派的女词人。
写出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样精美的词句。
但是,接下来我们要读的是她写过的一首诗。
于刚才的细腻柔美不同。
这是一首特别的诗歌。
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诗句。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这短短的20个字。
我们就能感受到诗歌当中的那种豪气和奔放。
是什么?让李清照的诗歌产生了如此大的变化。
这就不得不说,当时发生的一件重大的历史事件。
1127年的时候啊,也就是当时的靖康年间。
北方的金兵攻陷了北宋的都城卞阳。
掳走了徽宗钦宗两位皇帝。
而当时的康王赵构在河南称帝。
这也是当时历史上宋高宗。
南宋的第一位皇帝。
在金兵步步紧逼的情况下,朝廷放弃了北方大片土地。
仓皇的跑到了江南。
而李清照夫妇。
也开始了一种漂泊流亡的生活,一年以后他们走到了乌江边上,站在当年西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的乌边江上。
也可以说是心潮起伏。
想起了当时的南宋小朝廷苟且偷安。
不思收复失地。
也想起了朝廷里众多的那些只顾自保,不想有所作为的大臣。
在面对不肯过江东的项羽面前,这些人真是无地自容。
就是怀着这样的一种心情,他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说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这里的人杰本来是汉高祖刘邦。
称赞自己的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
说它们是人杰,人中豪杰。
亦,死亦为鬼雄的亦,也就是也。
鬼雄也就是鬼中的英雄。
前两句可以说是起调十分的高亢。
她鲜明的提出了诗人自己的一种积极的人生取向。
活着呀,就是要争做人中豪杰,让生命闪闪发光。
死了也要成为鬼中的英雄,用英魂来驱赶黑暗。
这十个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是一种浩然正气的浓缩。
那有哪个人将自己的生命价值发挥到了极致呢?说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诗人就情不自禁的,追思那个叫项羽的西楚霸王。
项羽是秦末农民起义的一位领袖,他曾经率领军队消灭了秦军的主力。
后来呢,自称是西楚霸王。
江东是长江下游一带。
这也是项羽的老家。
当年项羽就是在这里跟随他的叔父起兵反秦。
在后来跟刘邦争夺天下的过程,却兵败,在乌江边上。
乌江亭长劝他渡江返回故乡,召集人马等待时机再东山再起。
但是项羽呢?认为当初带领八千子弟过江伐秦,现在自己一个人回去,觉得无颜面对江东父老。
于是呢,就自刎身亡,那诗人说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就是说他兵败乌江。
面对兵败图穷宁愿在这里结束自己的生命。
也不肯屈辱的逃过长江。
对项羽来讲,我们可以这样想象一下,一河之隔就是生和死的界限,一念之间就是存和亡的选择,我们都说呀,退一步海阔天空。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可是呢,项羽却不愧对明杰,不愧对自身,也不愧对江东父老的期望,他选择了死亡。
贺老师呀,特别欣赏不肯过江东当中的不肯两个字。
你看,不是不能过江东,因为啊,在江边有船在等着他,他是可以坐着船回到江东回到家乡的。
所以呢,不是不能也不是不想。
回到江东或许可以重整旗鼓东山再起。
或许还有机会和刘邦再次争夺天下。
也不是不愿。
想一想,这个世界上有谁不愿延续自己的生命呢?而是,不肯。
不肯就浓缩了,这一位末路英雄。
在人生最后的抉择时期的那种痛苦的思考和坚定的选择。
李清照赏识项羽的豪气。
他也是在用项羽的事迹来劝慰,来告诫南宋的苟且偷安。
不思收复失地,只顾自保的小朝廷的小格局。
我们再一起来把这首诗读一遍: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我们看李清照这样一位女词人,她写得出像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样细腻婉约的词句。
也写得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样刚强、铿锵的诗句。
她既是婉约派代表人物。
同时,她词作中的笔力横放、铺叙浑成的豪放风格,又使
她在宋代词坛上独树一帜,从而对辛弃疾、陆游以及后世词人有较大影响。
可以说,她是用自己透彻的目光,来看透的历史,看透了人生。
就是这样一位女性作家,她杰出的艺术成就赢得了后世文人的高度赞扬。
她被称为“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
同学们,今天走进李清照,我们就讲到这里,你对这位南宋著名的女词人以及她的作品是不是又有了一点了解呢?希望贺老师的微课堂能给你在这个特殊的寒假中增添一些知识和乐趣,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