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与压缩机试题B
2 2 2 2 3 2 2 2 2
得 并联后特性方程为 H′=70-437.5Q′ 令 H′=L 得 Q′=0.167m /s(7 分)
3 3
2、某一单吸单级泵,流量 Q=45m /h,扬程 H=33.5m,转速 n=2900r/min ,试求①其比转数 nsp 为多少?② 如该泵为双吸式,则其比转数应为多少?③当该泵设计成八级泵,则比转数为多少? 解:① nsp=3,65nQ /H =3.65×2900×(45/3600) /33.5 =85(4 分) ② nsp=3,65n(Q/2) /H =3.65×2900×(45/7200) /33.5 =60(3 分) ③ nsp=3,65nQ /(H /8)
4、离心压缩机的半开式叶轮只设( A、前盘 B、后盘 C、左盘
5、泵的高效区一般取最高效率以下( A、5 专业: B、7 C、10
6、能自动调节平衡力的装置是( A、平衡盘 7、具有( A、陡降型 班级: B、平衡鼓
)性能曲线的离心压缩机在一定的运行条件下可能出现不稳定工作。 B、平坦型 C、上升型 )个过程组成。 C、3 D、4 )管 D、驼峰型
8、活塞压缩机实际工作循环由( A、1 B、2
姓名:
9、泵工况稳定与否可用下面方法判断:在稳定工作点处泵性能曲线的斜率( 路性能曲线的斜率。 A、= B、≥ C、< D、> )级压缩。
学号:
10、某离心压缩机具有 6 个叶轮,通过该机的气体是经过( A、1 B、3 C、6 D、8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本大题 10 分,每小题 2 分) 得分:
)性能曲线的离心压缩机在一定的运行条件下可能出现不稳定工作。 B、平坦型 D C、3 C、上升型 )个过程组成。 D、4 C ) D、驼峰型
8、活塞压缩机实际工作循环由( A、1 B、2
9、泵工况稳定与否可用下面方法判断:在稳定工作点处泵性能曲线的斜率( 管路性能曲线的斜率。 A、= B、≥ C、< D、> C
5、凝 析 是 怎 样 产 生 的 ?
6、为什么活塞压缩机采用多级压缩?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3
四、计算题(本大题 30 分,每小题 10 分)
2
得分:
2
1、某水泵在管路上工作,设管路性能可用方程 L=30+1000Q 表示,泵的性能可用 H=70-1750Q 表示。问: ①工作时,泵的流量是多少?②两台同样泵并联时,总流量是多少?
2、离心压缩机中作功部件是( A、吸入室 B、叶轮
授 课 专业班级:
机专 041
3、离心泵性能曲线是由制造厂在( A、0 B、4 C、20 B
4、离心压缩机的半开式叶轮只设( A、前盘 B、后盘
C、左盘 B
5、泵的高效区一般取最高效率以下( A、5 B、7 C、10 A
6、能自动调节平衡力的装置是( A、平衡盘 7、具有( D A、陡降型 B、平衡鼓
1/2 3/4 1/2 3/4 1/2 3/4 1/2 3/4 1/2 3/4
=3.65×2900×(45/3600) /(33.5/8) =404(3 分)
1/2
3/4
3、有一单级往复压缩机,压缩比为 4,进气温度为 25℃,余隙膨胀过程指数为 1.25,相对余隙容积为 0.1。 求:①该压缩机的理论容积系数;②λv =0 的压缩比。 解:① 由 α=0.1, p2/p1=4,n=1.25 得 1/n λv =1-α [(p2/p1) -1] 1/1.25 -1] =1-0.1[4 =0.797(5 分) 1/n ② λv =0 ,λv =1-α [(p2/p1) -1] 则 1/1.25 -1]=0 1-0.1[ 2/p1) (p p2/p1 = 20(5 分)
8
泵与压缩机考试试卷(B 卷)
题号 得分 本试卷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试题共四题,试卷共 4 页。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 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 30 分,每小题 3 分)
注意:装订 线左侧请不 要答题,请 不要在试卷 上书写与考 试无关的内 容,否则将 按相应管理 规定处理。 院系:
10、某离心压缩机具有 6 个叶轮,通过该机的气体是经过( A、1 B、3 C、6 D、8
)级压缩。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本大题 10 分,每小题 2 分)
1、泵的扬程是泵所输送的单位重量流量的流体从进口至出口的能量增值 。( √ 2、欧拉方程用“能量”定理可以简便地导出。 ( )
授 课 专业班级:
6、为什么活塞压缩机采用多级压缩? 答:活塞压缩机采用多级压缩有以下优点: ①可以节省压缩气体的指示功(2 分) ; ②可以降低排气温度(1 分) ; ③可以提高容积系数(1 分) ; ④可以降低活塞力(1 分) 。
7
四、计算题(本大题 30 分,每小题 10 分)
1、某水泵在管路上工作,设管路性能可用方程 L=30+1000Q 表示,泵的性能可用 H=70-1750Q 表示。问:① 工作时,泵的流量是多少?②两台同样泵并联时,总流量是多少? 解:①令 L=H 得: 30+1000Q =70-1750Q 解得 Q=0.12m /s(3 分) ②并联时 设并联后两泵特性方程为 H′=A-BQ′ 而 H′=H,Q′=2Q 时 代入上式得 H=A-4BQ 与 H=70-1750Q 比较知 A=70 B=1750/4=437.5(4 分)
5 3
3、离心泵的轴向力如何产生?消除轴向力的方法是什么? 答:离心泵的轴向力的产生是由于作用在叶轮两侧的流体压强不平衡所引起的(1 分) 。消除轴向力的方法是 单级泵设置双吸叶轮,接平衡管,开平衡孔,设置平衡叶片(2 分) ;多级泵采用叶轮对称布置,安装平衡鼓,安 装平衡盘(2 分) 。 4、简述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答:当叶轮随轴旋转时,叶片间的液体也随叶轮旋转而获得离心力,并使液体从叶片之间的出口处甩出。被 甩出的液体挤入机壳,于是机壳内的液体压强增高,最后被导向出口排出。 分)液体被甩出后,叶轮中心部分 (3 的压强降低。外界液体就能从离心泵的吸入口通过叶轮前盘中央的孔口吸入,源源不断地输送气体。 分) (2
得分: 得分:
三、简答题 (本大题 30 分,每小题 5 分)
1、分 析 2VY-6/7 型 空 气 压 缩 机 名 称 中 各 代 号 的 意 义 ?
2、简述气蚀发生的机理。
3、离心泵的轴向力如何产生?消除轴向力的方法是什么?
4、简述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2
泵与压缩机考试试卷(B 卷)
注意:装订 线左侧请不 要答题,请 不要在试卷 上书写与考 试无关的内 容,否则将 按相应管理 规定处理。 院系:
1、泵的扬程是泵所输送的单位重量流量的流体从进口至出口的能量增值。 ( 2、欧拉方程用“能量”定理可以简便地导出。 ( )
)
1
3、管路性能曲线与离心压缩机的效率曲线之交点就是离心压缩机的工作点。 ( 4、活塞压缩机比离心压缩机能提供更高的扬程。 ( ) )
)
5、在活塞式压缩机中加装飞轮的目的是用来调整活塞力。 (
2、某一单吸单级泵,流量 Q=45m h,扬程 H=33.5m,转速 n=2900r/min ,试求①其比转数 nsp 为多少?②如 该泵为双吸式,则其比转数应为多少?③当该泵设计成八级泵,则比转数为多少?
3
3、有一单级往复压缩机,压缩比为 4,进气温度为 25℃,余隙膨胀过程指数为 1.25,相对余隙容积为 0.1。 求:①该压缩机的理论容积系数;②λv =0 的压缩比。
6
泵与压缩机考试试卷(B 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5、凝 析 是 怎 样 产 生 的 ? 答:如果压缩机吸入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或其它易凝组分,这些气体经压缩后,其中的易 凝组分分压将随气体压力的升高而相应提高,再经级间冷却后,若此时易凝组分的分压大于该 温度下的和蒸汽压,就可能有凝液析出,并通过分离器排出。这样,后面各级气缸实际吸入的 气量就减少,这种影响可用凝析系数表示。
× )
5
3、管路性能曲线与离心泵的扬程曲线之交点就是离心压缩机的工作点。 √ ( 4、活塞压缩机比离心压缩机能提供更高的扬程。 × ( )
)
5、在活塞式压缩机中加装飞轮的目的是用来调整活塞力。 (
× )
三、简答题 (本大题 30 分,每小题 5 分)
1、分 析 2VY-6/7 型 空 气 压 缩 机 名 称 中 各 代 号 的 意 义 ? 答 : 2 VY- 6/7 型 空 气 压 缩 机 即 指 该 压 缩 机 为 4 列 , 双 重 V 型 , 移 动 式 , 额 定 排 气 量 6m /mi n, 额 定 排 气 表 压 力 7 ×10 Pa。 2、简述气蚀发生的机理。 答:如果泵内某处的压强低至该处液体温度下的汽化压强,部分液体就开始汽化,形成气泡;与此同时,由 于压强降低,原来溶解于液体的某些活泼气体也会逸出而成为气泡(2 分) 。这些气泡随液体进入泵内高压区,气 泡迅速破灭。于是在局部地区产生高频率、高冲击力的水击,造成泵内部件的损坏(2 分) 。此外,在凝结热的助 长下,活泼气体还对金属发生化学腐蚀,以至金属表面逐渐脱落而破坏(1 分) 。
1、输送液体并提高其能头的机械是( A、空压机 B、离心压缩机 ) 。 C、泵 ) 。 C、蜗壳 D、轴封 D、离心机
得分:
2、离心压缩机中作功部件是( A、吸入室 B、叶轮
3、离心泵性能曲线是由制造厂在( A、0 B、4 C、20
)℃的清水条件下试验得出的。 D、30 ) 。 D、右盘 )% 范围内诸点。 D、15 ) 。 C、平衡管 D、平衡叶片
4
泵与压缩机考试试卷(B 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本试卷共四道大题,满分 100 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 30 分,每小题 3 分)
1、输送液体并提高其能头的机械是( A、空压机 B、离心压缩机 B C、蜗壳 C C C、泵 ) 。 D、轴封 )℃的清水条件下试验得出的。 D、30 ) 。 D、右盘 )% 范围内诸点。 D、15 ) 。 C、平衡管 D、平衡叶片 ) 。 D、离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