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防水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建筑防水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建筑防水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建筑物漏水给业主的使用带来不便,减少建筑物使用寿命,给公司造成财产损失,严重者更会影响到公司未来的经营。

目前,建筑物渗漏已经是一个共同的难题,每年都有很多的维修费用支出。

因此,严格控制建筑防水的质量,刻不容缓。

渗漏,具体表现为地下室侧壁及底板、楼面、屋面、外墙、厨房卫生间、门窗等部位的渗漏,既是施工的难点又是检查的重点。

这些部位点多面广、细小繁琐。

要解决渗漏问题必须综合治理,按规范施工并做到构造合理、节点详细、选材恰当、施工精细,同时质检员严把材料质量关和工序质量验收关,跟踪检查、旁站到位,试水淋水检查不遗漏,可以最大限度解决渗漏问题。

(1)防水产品质量慎重选材,杜绝“假冒伪劣”产品。

选择大厂的品牌产品,质量有保证。

材料进场后要对照样品进行验收,条件具备时现场实地做样板,验证其性能优劣。

(2)分包队伍的选择选择那些口碑好,非挂靠的防水分包,审查其施工方案、准备工作充分了才能开工。

要求分包商选派技术熟练、有上岗证和责任人心强的负责人及操作工人精心施工。

总包质检员按程序跟踪检查、旁站监督指导,按规定试水验收。

(3)试水验收屋面、卫生间防水层应按照规定做闭水试验,外墙及门窗做喷淋试验;管道、地漏、穿墙管等处在砼封堵后做浇水、淋水检查。

本文主要从地下室、屋面、外墙和厕所卫生间分析渗漏水产生的原因及质量控制要点。

一 地 下 防 水难点分析(1)建筑地下防水一般为砼结构自防水加卷材防水层。

地下工程渗漏水的原因主要涉及到材料、设计、施工等多方面因素,重点是施工质量控制。

(2)地下工程出现渗漏水的主要部位有:变形缝渗漏水,施工缝、砼裂缝渗漏水;预埋件及穿墙管件处渗漏水;孔洞渗漏水。

(3)需要精心细致组织施工,对施工队伍、材料、工艺要求高,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会影响使用功能,而且返工维修难度极大。

检查重点和控制措施(1)施工方案的控制a. 防水施工方案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是否易于执行。

b. 施工组织与管理是否明确,各工序质量控制标准,分层次检查的规定和要求,施工注意事项,施工技术要求等是否有针对性。

c. 原材料质量要求、抽样复试、施工配合比、施工环境条件和气候是否与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相符。

(2)施工质量的控制a. 防水砼和附加防水层施工时,应尽量避开雨天。

防水砼必须按规定细心振捣和养护;b. 所用防水材料和材质证明必须齐全;防水材料进场后,应分批抽查复检,其技术性能指标必须符合要求;c. 防水层底胶(如有)应涂抹均匀,不得有漏刷等缺陷,阴阳角、施工缝等处,应做附加增强层处理;d. 卷材防水层铺贴和搭接应符合要求;铺贴防水卷材应保证搭接宽度,搭接处要保证封闭密实;e. 涂抹厚度要均匀,并满足规定的要求,不得有空鼓和脱层等现象;平面与立面防水接茬处是地下室防水的关键部位,要保证接头不被破坏。

f. 防水施工应分层按隐蔽工程检查验收。

g.防水层施工完成后要尽快组织验收,并加以保护。

要特别注意防水层在隐蔽前的成品保护问题。

二 屋面防水难点分析(1) 山墙、女儿墙等墙体与防水层相交部位渗漏水:其原因是节点做法过于简单,垂直面卷材与屋面卷材没有很好分层搭接,卷材收口处开裂,水由开裂处进入,尤其在冬季不断冻结、溶化,使开口增大,并延伸至屋面基层,造成漏水。

此外,由于卷材转角处未做成圆狐形、钝角或角太小,造成角部串水或者施工时折断防水卷材。

(2) 屋面变形缝(伸缩缝、沉降缝)处理不当,如铁皮凸棱安反、铁皮安装不牢、泛水坡度不当等造成漏水,或者卷材上翻不够且没有做有效的压紧措施造成透水。

(3) 挑檐、檐口处漏水:由于檐口砂浆未压住卷材,封口处卷材张口,檐口砂浆开裂,下口滴水线或鹰嘴未做好而造成漏水。

(4) 由于雨水口处水斗安装过高,泛水坡度不够,使雨水沿雨水斗外侧流入室内,造成渗漏。

(5) 厕所、厨房的通气管管根处,由于防水层未盖严,包管高度不够,在防水上口未缠麻或铅丝,防水没有做保护层,使雨水沿出气管进入室内。

(6) 屋面防水层找坡不够表面凹凸不平,造成卷材上积水时间过长而渗漏。

检查重点和控制措施(1) 施工方案的控制a. 防水方案的编制要体现《屋面工程技术规范》与具体所设计工程的屋面防水施工相结合的特点,要具备可操作性。

b. 防水方案是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设计图纸要求为依据的施工契约,要体现防水工程的设计意图和防水材料、要建立在同类防水工程施工经验的基础上扬长避短,以确保防水工程质量。

c. 防水方案要体现施工的全过程,从施工任务到管理要求‘从工程概要到安全措施;从防水材料到操作工艺,要有明确的规定,是监督、检查、保证防水工程质量的完整要求。

d. 对施工操作中基层处理、节点处理、环境条件和气候方面要有明确技术要求。

(2) 防水层施工质量的控制a、卷材防水的卷材铺贴方向要按坡度大小确定,上下层及相邻两幅卷材搭接应错开;卷材搭接方法,宽度应符合规程规定。

b、涂膜防水的涂料应分层分遍分方向涂布,待先涂层干燥后才涂后一遍涂料,胎体搭接宽度不得小于50mm,涂层厚度按屋面设防等级确定,层面接缝、板端缝,分仓缝应用密封膏嵌填密实,非保温屋面的板缝上应预留凹槽,并嵌填密封材料。

c、密封材料的防水接缝宽度应控制在10-40mm,深度为宽度的0.5-0.7倍,质量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d、刚性防水屋面的防水层与山墙、女儿墙、突出屋面结构,设置的分格缝,应嵌填密封材料。

三 外墙防水难点分析(1) 框架外墙砼与轻型墙体接缝渗漏:由于温差变形、材料收缩、水平缝处砂浆不饱满、密实,使接缝产生不同程度的裂缝,致使雨水沿裂缝进入室内造成渗水漏水。

(2) 外墙窗口洇水:由于窗周边嵌填不严密或者坡度不正确而产生外墙洇水。

(3) 阳台雨罩缝隙渗漏:上面平下面坡的阳台板,积水后易从接缝处或门口向室内渗,雨水顺坡面顺流而下,从阳台下面缝隙渗入室内。

施工嵌缝时基层处理不干净,冷底子油漏刷,防水油膏嵌压不实,粗细不匀,接缝不严,防水油膏与基层粘结不牢固等均是产生渗漏的原因。

(4) 女儿墙组合柱周围和女儿墙凹槽及阴阳角处渗漏,由于砼收缩产生裂缝、凹槽及阴阳角防水层与基层粘结不牢固而造成渗漏。

(5) 基础不均匀沉降造成墙体开裂而渗水。

(6) 墙体材料吸水率过高造成渗漏水。

检查重点和控制措施(1) 施工方案的控制:a. 施工工序安排b. 施工组织与管理、质量保证措施;c. 外墙渗漏水检验方法及标准。

(2) 施工质量的控制a. 因水平缝渗漏率较高,涉及面也大,在无外架子的情况下,可沿外墙和楼板阴角处刮一层塑料油膏或乳化沥青加玻璃布,然后再抹水泥砂浆封严。

b. 墙面接缝、门窗口周边、阳台等构造防水、密封防水要按规范嵌填密封材料。

c. 对墙面腰线、阳台、檐口、窗台等凹凸节点应仔细反复喷涂后,淋水检查(或者多次雨后检查)。

四 厕所卫生间防水难点分析(1) 大便器与排水管连接处漏水:由于排水管高度不够,大便器出口插入排水管的深度不够,连接处没有填抹严密;卫生间内防水处理不好,大便器使用后,地面积水,墙壁潮湿,甚至下层顶板墙壁也出现潮湿和滴水现象。

(2) 卫生洁具安装不牢固,使用时洁具松动不稳,引起管道连接件损坏或漏水。

(3) 地漏下水口渗水:下水口标高与地面或卫生间设备标高不适应,形成倒泛水,卫生设备排水不畅通,使防水层薄弱部位渗漏:楼板套管上口出地面高度过小,水直接从套管渗漏到下层板。

(4) 下层顶板局部或普通渗漏:由于防水层做好后成品保护工作未做好的防水层局部破裂,另外,由于找平层空鼓开裂,穿楼板管道未做套管,凿洞后洞口未处理好,砼内有砖、木屑等杂物,堵洞砼与楼板连接处产生裂缝,造成防水层与找平层粘结不牢,形成进水口。

水通过缺陷处进入结构层,使顶板出现渗漏。

(5) 防水高度不够,使卫生间墙体的另一面出现潮湿斑或流痕,甚至顺管线接口留到下一层。

检查重点和措施(1) 施工方案的控制:a. 施工程序安排;b. 防水材料检验试验标准;c. 厕所卫生间面积小,各工种交叉作业,工序之间衔接配合;d. 成品保护措施;e. 闭水试验方法。

(2) 施工质量的控制a. 防水涂料进入现场,必须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复验。

b. 穿墙管件的施工:穿墙管件定位后必须用丙烯酸建筑密封膏或其他中高密封材料封闭管根,向上刮涂30-50mm。

c. 浴缸、抽水马桶、洗脸池等周边必须用中高档密封材料封闭周边。

d. 上述部位施工一天后采用防水涂料在厕所卫生间面层上满做防水层。

用防水涂料做防水层,其固化后的厚度不得小于设计;立面和地面转角处应向上施工50-100mm。

e. 在防水层施工完毕并实干后应及时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f. 防水层的上砂浆或者细石砼必须密实,无开裂。

g. 操作人员应穿软底鞋,戴手套操作,施工过程严禁踩踏未干防水层。

h. 防水层施工完毕,设专人看管保护,防水层未固化前,不允许上人和放置物品,防水层固化后,不得用硬物触碰和在其上推车。

i. 楼面管根部位应加以保护,施工中不得碰损移位,预留管口要封堵,严防杂物落入管道。

总之,建筑防水工程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涉及到材料、施工等各个方面,任一环节的疏忽,都很有可能造成重大的损失,容不得我们有丝毫的马虎懈怠。

因此,选择符合质量标准的防水材料,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精心组织施工,以满足建筑物(的防水耐用年限和使用功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