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际关系第5章人际交往工具

人际关系第5章人际交往工具


• D. 善用幽默 • E. 片言居要 • • • • F. 随机应变 ——听众起哄 ——听众提出问题 ——演讲出现差错
(三)口头语言的使用技巧 1.尽量使用称赞的语言 ●关于如何赞美: (1)赞美的话要清晰、清楚 (2)最好及时发现,及时赞美 (3)赞美要具体细致,不要空洞笼统 (4)赞美时尽量要做到与众不同,别具一格 (5)间接赞美 ●关于赞美要注意: (1)当众赞美别人是否会令被赞美者产生不必要的困饶 (2)赞美要符合实际 (3)赞美要与对方内心的好恶相吻合
二、电话
(一)打电话前准备 (二)选择适合通话的时间 ● 关于自报家门模式
(三)接电话时应注意的事项 1.“铃响不过三”原则 2.非常规电话的处理 3.两个电话同时响起 4.不想继续接听的电话 5.规范地代接电话 6.会议中勿接听手提电话
(四)结束通话
三、礼物
(一)送礼的原则 ● 关于送礼的五W原则 WHO WHY WHAT WHEN WHERE (二)送礼的技巧与方法 1.借花献佛法 2.仙人指路法 3.暗度陈仓法 4.借还法
四、送花 (一)送花的时机 (二)关于鲜花的常见寓意 五、受礼、拒礼与还礼 (一)受礼 (二)拒礼三法 1.婉言相劝 2.事后退还 3.直说理由 (三)还礼 ● 关于还礼的时间 ● 关于还礼的方式
4. 演讲的技巧 演讲是一种就某个问题向公众发表见解、主张,以感化听众、教育听众的特殊 说话方式。
(1)演讲 演讲是一种就某个问题向公众发表见解、主张,以感化听众、教育听众 的特殊说话方式。 (2)演讲的特点 ——演讲必须面对公众。 ——演讲要有中心、有条理,结构要比较完整。 ——演讲是一种富有说服力、感染力和鼓动性的说话形式。 ——演讲是一种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相结合的语言表达方式。
• (3)演讲方式 • • • • ——宣读演讲 ——背诵演讲 ——提纲式演讲 ——即兴演讲
• (4)演讲技巧
• A. 战胜怯场
• • • • • •
——自我暗示法 ——呼吸松弛法 ——心境调节法 ——排除刺激法 ——集中注意法 ——回避目光法
• B. 巧戴“高帽”
• • • • • •
C.摆脱窘境 ——冻结忘点 ——想想讲题 ——超前减速 ——见好就收 ——拖延时间



• 1. 2. 3. 4. 5.
有效倾听15要点 脸要正向着对方,持续地眼神接触; 放下手中正在处理的事物,除笔、纸之外,专心一意; 以话语、声音、点头、手势不断地回应; 注意说话者用词、用语仔细推敲,有无溢于表面的隐性涵义; 注意说话者的面部表情、肢体表现的隐喻或直接与谈话内容有关的强化姿 势; 记住对方的尊姓、大名,在与对方呼应时,不断以其尊称称呼; 心情稳定、呼吸平和,不为对方之激烈言辞或情绪所误导,主控权在倾听, 心念不动,情绪不受影响; 倾听的目标明确; 倾听之过程,贵在收集资料; 关心对方的需求,寻出特具有意义者; 关心、发掘对方的兴趣,并找出与您的共通点; 在重要资料部分再确认; 了解对方与您的差异点,寻出其特质,放心备用; 沉默是金,您重在倾听,别抢着表态,三思而后言; 倾听过程,不因外务而分心,除非不得已,切勿中途抛弃说话者。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 说话的技巧
说话和听话是沟通技巧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说话是发送者把信 传递给接收者并让其理解的过程。
(1)了解听话者
(2)决定恰当的话题 前提是寻找共同点 应避开的话题: ——对于你不知道的事情,不要冒充内行 ——不要向陌生人夸耀你成绩、成就、富有、儿子 ——不要在公共场合去议论朋友的失败、缺陷和隐私 ——不要谈论容易引起争执的话题 ——不要到处诉苦,这不是争取同情的正确方法 (3)恰当地表达 第一、注意说话的具体场合 第二、说话必须考虑听话者的性别、年龄、文化层次和背景等因素。 第三、充分利用说话的时机 第四、说话时要情理相融,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第五、美化自己的声音:腹部呼吸法美化声音
第二节 常见的非语言交往
一、身体姿势语言 身体语言: 目光、 表情、 势态、 手势、 衣着打扮 …… “腹有诗书气自华” “你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
(一)身体语言的寓意 1.眼睛 2.眼镜 3.嘴部 4.脸部表情 5.手势 6.坐姿 7.走姿 8.站姿 9.触摸 10.服装 11.身体空间距离
2.幽默而风趣 ● 关于幽默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要领会幽默的内在含义 (2)扩大知识面 (3)要陶冶情操,乐观对待现实
3.含蓄而委婉
(二)口头沟通
听话 说话 交谈 演讲
1. 听话的技巧
听话就是在沟通过程中如何有效接收发送者以口头方式传递的信息。
学会倾听 专注地倾听
+
恰当鼓励
倾听的姿态: ——做做深呼吸 ——寻找有趣的方面 ——注意参与的姿势 ——保持距离 ——保持目光交流
倾听的内容: 把握全部信息、 注意把握重点、 注意分析

身体上与说话者保持同盟者的姿态。说话者站你则站;说 话者坐,你则坐; 不时地用倾听的声音来承认别人所说的 ; 复述说话者的话,你就会看上去和他们更亲近。不要把说 话拉回到你身上;相反,提出一些“附和性”的问题 学会提问。恰当的提问让说话者进一步知道你很关注。说 话者会深受鼓舞的。
• 二、书面语言
三、副语言(有声非语言、类语言): 心理学家称非语言声音为副语言。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副语言在沟 通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句话的含义往往不仅取决于其字面 的意义,而且取决于它的弦外之音。 ——口语中的副语言:通过非语言的声音,如重音、声调的变化、 哭、笑、停顿来实现的。 ——书面语中的副语言:是通过字体变换、标点符号的特殊运用以 及印刷艺术的运用来实现的,例如某几个字加着重号或用黑体强 调。
(二)身体语言的使用原则与技巧
1.把微笑当成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2.在人际交往中学会倾听 ● 关于倾听技巧: (1)注视说话者,保持目光接触 (2)前倾但不直面对方 (3)面部保持自然微笑,表情随和 (4)不要中途打断对方,让对方把话说完 (5)适时而恰当地提出问题,配合对方的语气表述自己的 意见 (6)不离开对方所讲的话题,但可通过技巧应答,把对方 的讲话内容引向自己所需要的方向和层次
2.多说“对不起” ● 关于道歉: (1)如果觉得道歉的话说不出口,可以用别的方式代替 (2)道歉不是耻辱,而是真挚和诚恳的表现 (3)及时道歉 (4)不要为息事宁人而认错 (5)用书面语道歉 (6)有时可适当夸大一下自己的过错 (7)采取补偿的具体行动 (8)态度一定要诚恳
3.“谢谢”常挂嘴边 ● 关于感激之语: (1)语调必须清晰 (2)最好指名 (3)必须看着对方 (4)最好在对方未期待之时表达
第五章 人际交往工具
• 第一节 人际交往的口头和书面语言 • 第二节 常见的非语言交往
• “作为人,你不得不传播”——传播学一句名言
第一节 人际交往的口头和书面 语言
一、口头语言 (一)口头语言的使用原则与要求 1.文明、礼貌和简洁 ● 关于言语: (1)语言标准 (2)用词正确 (3)内容简明
3.交谈的技巧 交谈是听和说的综合,是指谈话双方(不限于只是两人)以面对面为主要方式进行 信息交流的过程,是双向交流的互动过程。 (1)良好的开头 (2)陈述信息和动机 – 首先,要切中要领。在交谈时,你无须按照特定顺序逐一说出各项,重 要的是你能在对话进行到某一程度时,将你的想法传达给对方。 – 其次,在陈述信息时,切勿采取强制的口吻,最好让对方感觉是一种提 议。 (3)关注对方 (4)有始有终
• 如丰富的表情。 表情是仅次于语言而最常用的一种非语言符号,因 此,交际活动中面部表情备受人们的注意。而在千变万化的表情中, 眼神和微笑是最常见的交际符号。 —— (1) 眼神: —— (2) 微笑: • 如合理的空间距离。常见的沟通距离有: ①亲密区。与对方只有一臂之遥,适合进行较敏感的沟通。 ②私人区。朋友之间交谈的距离保持在一臂之遥到距离身体4英尺左 右。 ③社交区。延伸到12英尺远,适合于一般商务及社交的来往。例如, 多数办公桌的设计,都是要人们坐在社交区的范围内。 ④公共区。更远至12英尺外,是人们管不到,也是可以不理会的地 方。 • 熟悉各种姿势、手势的含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