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创新思维与机械创新设计(ppt)

创新思维与机械创新设计(ppt)



二、创新的重要意义


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原动力; 创新是技术和经济发展的源泉; 创新更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 基石;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 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 力的民族,难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创造发明和创新人才问题早已引起世界各 国的高度重视。
练习:
1. 海洋上空飞着的一只热气球漏气了,需要推下去
一个人减轻一些重量,热气球才能安全飞达彼岸, 而上面三个人都很重要,一个是科学家,他可以 为人们解决难题;一个是粮食专家,他可以使人 们不饿肚子;一个是医生,他可以为人们解除病 痛。你说该推下去哪一个? 2. 一个酒鬼一口气喝了24瓶啤酒,还不够,而他身 上再没有钱买了。好在4个啤酒瓶可以换1瓶酒, 最后他把空酒瓶都用来换酒喝了,请问他一共喝 了多少瓶酒?
式中,K——影响创新能力发挥的环境因素。
创造性因素之间的关系如下:
知识(信息)为创新提供原料 创新活动 创新成果 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为创新提供手段 创新环境 创造者非智力要素、个性 促进创新思维+创新动力 创新技法
四、创新人才

创新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才能的一种综 合型人才。即有理想、知识面广、实践能 力强、体格健全、思维灵活、(人格)素 质优秀的人。也可以说是德、智、体全面 发展,能灵活应用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去 解决问题,取得创新成果,达到创新目的 的人。
世界地图
2、理论思维

遵循或应用科学技术原理进行萌发式发明创造的创新思维 形式。即把科学技术原理直接物化的思维形式。 例如,法拉第用他的电磁感应原理发明并制成了世界 上发电机。 又如,大型球面的圆筒刀具对心铣削加工法的发明。
3、逆向思维
案例:1820年,法拉第在作电生磁的实验时,提出了磁 能否产生电的设想。正是这样一个逆向思维,敲响了通向“电磁转换量 论”重大发现的大门,导致了发电机的产生,为人类通往光明和电气化 时代 奠定了基础。
创新思维与机械创新设计
刘继光 教授 2011.05
第一讲 创造性思维与技法
思考几个问题



胶带用起来很不方便,你有什么好办法? 房间中央悬挂着一段铅丝,给你一个錾子和榔头,你能錾 下来一小段铅丝吗? 圆珠笔使用一段时间就出现漏墨,污染纸张,有什么好办 法解决这个问题? 下雨天走路,鞋底上的水容易甩上来打湿裤子,有什么好办 法让水不甩上来? 高速公路中间的隔离绿化带,有什么既安全又不影响汽车 行驶的好办法对绿化带进行修枝? 生活垃圾成为世界各国的难题,你有什么好办法处理它? 塑料废弃物造成的白色污染危害我们的生存环境,有什么 好办法能让它迅速降解? 淡水资源日益匮乏,你有什么好办法很容易让海水淡化 ?
联想创新法:在创新过程中,大脑的 思维往往处于积极的定向联想状态,寻找 相近、类似的事物,触发联想,进行类比, 转移经验,解决问题。
7、侧向思维
案例:1.圆珠笔使用一段时间漏墨,怎么解决?
2.如何设计卫星天线?
侧向思维是将常人思考问题的思路稍加扭转, 另劈蹊径,换一个角度,采用被人忽视的 方法、或利用其他领域解决问题的经验,针对 思考对象,从侧面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的思维 方式。
6、联想思维
案例:1.鲁班发明锯子的故事。 2.矿井中作业通道需要通风,不用的通道必须堵 风,你有什么好办法堵风?
联想思维由某一事物联想另一事物而产生认识的思维 方式。 联想思维能力就是转移经验的能力,就是发现两类事 物之间的类似点,把已有解决问题的经验(原型)转移到 要解决另一类问题上去。 在遇到一个问题,或萌发一个创造性设想时,怎样才 能想得巧妙呢?灵活的发散和巧妙的联想是获得成功构思 的重要方法和捷径。
内容提要




什么是创新 创新的重要意义 创新成果 创新人才 创造性思维与技法 创造性思维训练
一、什么是创新

一般说来,创新就是创造,创新就是首创 前所未有的事物和理论。
创新就是有目的地根据已知去发现未知的 活动,即发现新的规律、新的物质、建立 新的理论,发明新的技术与方法,设计并制造 出新的产品的总称。
8、颠倒思维
案例:1.珍妮纺织机发明的故事。 2.诸葛亮的空城计。 颠倒思维是将思考对象的整体、部分或有 关性能颠倒过来,以求得到新的思考途径的思 维方式。 颠倒思维包括:上下颠倒、左右颠倒、前后 颠倒、大小颠倒、动静颠倒、快慢颠倒、有无颠 倒、是否颠倒、正负颠倒、内外颠倒、长短颠倒、 主次颠倒、好坏颠倒、等等。
三、创新成果




创新过程:就是创造者解决问题的过程,即创造 者应用知识、使知识活化的过程,也就是创造者 艰苦劳动的过程。 创新成果:即创新活动的结果。创新成果取决于 创造者的创新动机和创新才能,以下面公式表示: 创新成果=创新动机×创新才能 创新动机:有了强烈的创新动机,才能产生强大 的创新动力、持之以恒的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 才能具有高度责任感和坚持不懈的牺牲精神。 才能=智能:是具有知识和对知识活化与应用水 平的高低。智能包括智力和能力。
又如,前苏联车工邱吉柯夫一天正在高速车削时突 然停电,工件与刀具牢牢粘在一起。邱吉柯夫对这一现 象深入分析,是因工件与刀具剧烈摩擦生热使金属表面 熔化而粘结,由此受到启发发明了“摩擦焊接法”。 再如,法国魏格纳卧病在床休息,望着墙壁上的世 界地图发呆,他发现两条奇特的曲线——南美巴西东海 岸突出部分曲线与非洲哈麦隆西海岸凹进部分曲线非常 相似(如图),这一直观感觉使他产生一个突如其来的顿 悟——莫非这两块土地过去是一块大陆?后来经过地质 考证,创立了“大陆板块漂移学说”。
10、克弱思维 一个成功人士,无一不是在克服自身弱点, 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而取得成功的。 李政道在听一位同事演讲,才知道非线性方 程有一种叫孤子的解。他找来了有关孤子的文献, 学习的同时还挑别人的弱点,果然发现文献都是 研究一维的孤子,而物理学有广泛意义的三维空 间,这显然存在弱点。他瞄准这个弱点,经过几 个月的潜心研究,找到一种新的孤子理论,适用 于处理三维空间的亚原子过程,取得了新的科研 成果。
5、分离与合并思维 例:解决四棱台凹坑模辊的加工。

分、合思维是将思考对象的有关部分从思 想上将它们分离 或合并。 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曹冲称象、中西医结合、机电一 体化等都是分、合思维创新的事物。 分离思维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合并思维可以由交叉 组合而创新。
组合创新法:通过功能、原理、结构等方面组合 变化,获得解决问题的新颖设计和独特功能的方法。 阿波罗宇宙飞船技术,其中没有一项是新的突 破,都是现存技术。问题的关键在于组合成为新 的系统后,实现精确无误的系统管理,成为当代 最大型的发明创造结晶。 数控机床是电子计算机和机械技术的组合。 摩擦焊接是由摩擦生热同焊接方法组合而成。 组合创新法基于合并思维,是常用的重要创新 方法,“组合”代表着技术发展的趋势。组合可 以是任意的,各种各样的事物要素都可以进行组 合。 这里的组合可以是联合、混合或结合,也可以是 综合或化合。但是,组合后必须产生新的效果。
五、创造性思维与方法




创造性思维:就是平常人不常用的、灵活的思考 问题的方式方法。 创造性思维的外在表现:外在表现形式为灵活、 多变、思路开阔。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独创性、联动推理性、多向 性、跨越性、综合性。 创新方法:就是创新的技巧与方法。并在创造性 构思过程中促进思维富有变化、提高思维灵活性 的技巧与方法。创新方法与创造性思维密不可分。 常用创造性思维与方法:
智力——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智力与学历关 系密切。 能力——就是人(们)能胜任某项任务的本领。 个人能力与个人经历关系密切,经历事物能产生经验, 经验多了能力就强了,本领就大了。 创新能力——创造者产生平常人所难以预见的新 的想法和新的事物的 能力。 影响创新能力的因素如下式:
创新能力=K×创造性要素(人格+思维+方法) ×知识量
1、思维的基本类型:
形象思维 是借助于形象化客体,通过选择、分析、综合,由 形象和图画来显示事物的形态。是靠经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逻辑思维 是借助抽象概念,进行分析、综合、演绎、推理和 判断来揭示事物本质的思维活动。是靠概念和推理解决问题的一 种思维方式。 灵感思维 是人类对问题长期苦苦思索之后,借助直觉启示而 对问题得到突如其来的顿悟或理解。 灵感思维是创新思维中最重要的形式之一。而形象思维和逻辑 思维在创新过程中也是经常应用的。 例如,高歌在研究发动机燃烧时,发现气体喘流紊乱是燃烧不 稳定的原因。怎样才能稳定呢?他想到在西北地区劳动时观察到沙 漠里气流吹过沙丘很稳定,因此他将燃烧器表面改为沙丘表面果然 克服了紊乱状态,由此发明了“沙丘驻涡火焰稳定器”。
虽然各种类型创新人才的才能结构是不完全相同 的,但他们都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 能力、想象能力和完成能力,因为: 观察能力——是才能结构的“眼睛”; 记忆能力——是才能结构的“存储器”; 思维能力——是才能结构的“中枢”; 想象能力——是才能结构的“翅膀”; 完成能力——是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的 “转换器”。 其中,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更是创新才能结构的 “灵魂”。
中科院院士钱钟韩老人的一生就是质疑的一生, 大凡小事他都要问个为什么。正是他的质疑人格, 在数学领域有所建树。 质疑思维的科学态度是既尊重名人和权威,虚心 学习他们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又以科学和事实为依 据对已有的理论提出质疑,还要敢于超过前人,再 进行新的创造,使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不断增强。
爱因斯坦是一位不大喜欢抽象数学的直观型物理学家, 他在创建广义相对论过程中,头几年几乎没有多大进展。 数学家G.比克的提醒,使他注意到了自己数学上的弱点, 并刻苦学习了非欧几何的黎曼几何和张量分析等数学理论, 弥补了自己的不足,不久完成了广义相对论的研究,创造 了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学问题的一个奇迹。 可见,如果爱因斯坦早掌握这一数学工具,广义相对 论完全可能早几年问世。 另外,高斯、黎曼等数学家早已期待非欧几何在物理 学的体现,但他们因为没有去克服自己在物理思想方面的 弱点而未能创立广义相对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