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6分)
(1)(4分)冠.( guān )状疫.( yì)情众志成chéng(城)打yíng(赢)
(2)(1分)只要,就
(3)(1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诊断调到早治疗前)
2、(10分)
(1)下自成蹊(2)欲把西湖比西子
(3)闲敲棋子落灯花(4)濯清涟而不妖
(5)何人不起故园情(6)草树知春不久归
(7)不问苍生问鬼神(8)山重水复疑无路
(9)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D(2分)
4、B(2分)
5、(1)C(2分)
(2)①《水浒传》施耐庵镇关西(3分)
②粗中有细、处事谨慎、勇而有谋三个词都可。
(1分)
(3)①藤野先生怀念(感激、尊敬亦可)(2分)
②因为鲁迅先生认为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有趣”,“污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与残酷。
(2分)
6 任务一:材料一无私奉献(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等等,)意对即可(1分)
材料二心忧天下(忧国忧民、胸怀天下。
)意对即可(1分)任务二:名人爱国故事,无统一答案。
(1分)
任务三:称呼、语气委婉、从(升国旗奏国歌的意义:培养爱国情感、提高对国旗的认识,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场合庄重严肃等)这些方面规劝。
(酌情)(2分)二阅读理解(55分)
(一)古诗赏析
7 绿影婆娑的树木,枝叶连成一片,鸟儿在山上林间愉快的歌唱。
阳光下
和煦的春风轻轻吹拂着树枝,落花纷纷随风飞舞。
(3分)
8拟人修辞表达了诗人对迷人春景的喜爱和对短暂春景的感叹、惋惜、不舍。
(3分)
(二)文言文阅读
9.(4分)
(1)到(来)(2)曾、曾经(3)有的(4)妻子和儿女
10 D(2分)
11 而乱书围之 | 如积槁之 | 或至不得行(2分)
12(4分)
(1)抬头低头四周环顾,没有一处没有书(没有不是书的地方)
(2)这不是我所说的鸟窝吗?
13.(4分)①他们都喜爱自己的居室(甘居陋室,不以为陋)
②他们生活情趣都非常高雅
③他们交往的人物都不俗④他们都安贫乐道、不慕荣利。
(三)现代文阅读
议论文
14(2分)业精于勤(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或古今凡有建树者无不成功于勤)
15 (3分)①首先提出“勤出成果”的分论点②接着列举马克思、司马
迁、歌德、陈景润、上海女青年都通过勤奋取得成就的事例③最后总结,得出结论: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分不开的。
16 (4分)举例论证(1分)通过列举古希腊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
人为了克服口吃的弱点,五十年如一日口含石子坚持朗诵,终于成为著名演说家和福州反应迟钝的陈正芝勤学苦练终成博学之人的事例,(2分)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勤出智慧”的分论点,从而论证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1分)
17.(4分)两点都需要联系实际+看法(意对即可)
散文
18.(4分)①母亲准备了我平日里最爱吃的菜②母亲杀了家里唯一的鸡
③母亲为我准备了崭新的中山装④母亲用陪嫁的梳妆盒梳头打扮。
19.(3分)插叙(1分)
写出母亲对“我”参军一事的郑重,流露母亲对“我”离家的不
舍,以及“我”对母亲的愧疚留恋。
(2分)
20.(6分)
(1)(3分)“耐心”“仔细”形容母亲梳头梳得很缓慢、认真、细致,刻画出母亲要用最好的形象送“我”参军的心理,体现了母亲对
送我参军的郑重。
(2)(3分)动作描写、细节描写(1分,答一种就给分)
形象地刻画出父亲母亲对我的不舍(留恋)和牵挂,和对“我”深沉的爱。
21 (3分)我离家参军,与家产生了空间和时间的距离。
但从离家的那一
刻起,对家的厚爱,对父母的眷念,将萦绕心头,无论远近都将
伴随着“我”。
(意对即可)
22 (4分)
从多方面、多角度刻画场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