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砌体结构的现状及前景

砌体结构的现状及前景

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专科毕业论文题目:砌体结构的现状及前景姓名:000000学号:*********专业:工程造价指导教师:***2014 年01 月11 日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毕业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

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签名:0000 日期: 2014年1月11日附件1: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系别工程管理专业工程造价学生学号11020200000学生姓名000000指导教师姓名朱家胜指导教师职称高工2014年01 月11 日目录摘要 (7)前言 (8)1、砌体结构的概念 (9)2定义 (9)3、砌体结构的优缺点 (9)3.1﹑砌体结构的主要优点是: (9)3.2、砌体结构的缺点是: (9)4、砌体结构量大面广 (10)5、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的研究 (10)6、展望 (11)6.1积极开发节能环保型的新型材料 (11)6.2、发展高强砌体材料 (12)6.3、继续加强配筋砌体和预应力砌体的研究 (12)7、如何着手发展砌体结构 (13)7.1、积极开发节能环保形的新型建材 (13)7.2、发展抗震强度高的砌体材料 (14)7.3、继续加强配筋砌体和预应力砌体的研究 (14)7.4、加强砌体结构理论的研究 (14)结束语 (16)致谢 (17)参考文献 (18)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记录表 (19)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定稿评定表 (20)砌体结构的现状及前景摘要:砌体结构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我国大部分的建筑结构中应用的都是砌体结构,虽然近几年来我国的砌体结构已经的到了不断的更改和改善,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我们还应该向着绿色材料的砌体结构的方向发展。

本文总结了我国砌体结构的发展历程,同时也指出了未来我国砌体结构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砌体结构;现状;发展前景;新型材料前言砌体结构是用砖砌体、石砌体或砌块砌体建造的结构,又称砖石结构。

由于砌体的抗压强度较高而抗拉强度很低,因此,砌体结构构件主要承受轴心或小偏心压力,而很少受拉或受弯,一般民用和工业建筑的墙、柱和基础都可采用砌体结构。

在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和其他结构的建筑中,常用砖墙做围护结构,如框架结构的填充墙。

目前国内住宅、办公楼等民用建筑中的基础、内外墙、柱、过梁、屋盖和地沟等都可用砌体结构建造。

在工业厂房建筑及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建筑中,砌体往往用来砌筑围护墙。

中、小型厂房和多层轻工业厂房,以及影剧院、食堂、仓库等建筑,也广泛地采用砌体作墙身或立柱的承重结构。

砌体结构还用于建造其他各种构筑物,如烟囱、小型水池、料仓、地沟等。

由于砖质量的提高和计算理论的进一步发展,5~6层高的房屋采用以砖砌体承重的混合结构非常普遍,不少城市建至7-8层。

在某些产石材的地区,也可用毛石承重墙建造房屋。

在交通运输方面,砌体结构除可用于桥梁、隧道外,地下渠道、漏洞、挡土墙也常用石材砌筑。

在水利工程方面,可以用砌体结构砌筑坝、堰、水闸、渡槽等。

由于无筋砌体的抗压性能突出,决定了其结构构件的尺寸很大,从经济性上限制了其房屋的高度。

而砌体配筋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难题,使得砌体结构从根本上由泥瓦匠的经验创造转变为工程化的结构形式。

采用配筋砌体后,砌体结构又重新成为了具有竞争能力的结构类型。

通过本文可以知道,砌体结构的含义,发展历史。

砌体结构的优点和缺点。

在未来的砌体结构中从什么方向发展可以扬长避短,让砌体结构强度更高,而且绿色环保。

1、砌体结构的概念砌体:是块体和砂浆砌筑而成的整体材料;结构:建筑物中承受荷载并起骨架作用的部分;砌体结构:把块体用砂浆砌筑而成在建筑物中承受荷载并起骨架作用的构件。

2、定义砌体结构是由块材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柱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砌体为主制作的结构称为砌体结构。

它包括砖结构、石结构和其它材料的砌块结构。

分为无筋砌体结构和配筋砌体结构。

砌体结构在我国应用很广泛,这是因为它可以就地取材,具有很好的耐久性及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大气稳定性,有较好的保温隔热性能。

较钢筋混凝土结构节约水泥和钢材,砌筑时不需模板及特殊的技术设备,可节约木材。

砌体结构的缺点是自重大、体积大,砌筑工作繁重。

由于砖、石、砌块和砂浆间粘结力较弱,因此无筋砌体的抗拉、抗弯及抗剪强度都很低。

由于其组成的基本材料和连接方式,决定了它的脆性性质,从而使其遭受地震时破坏较重,抗震性能很差,因此对多层砌体结构抗震设计需要采用构造柱、圈梁及其它拉结等构造措施以提高其延性和抗倒塌能力。

此外,砖砌体所用粘土砖用量很大,占用农田土地过多,因此把实心砖改成空心砖,特别发展高孔洞率、高强度、大块的空心砖以节约材料,以及利用工业废料,如粉煤灰、煤渣或者混凝土制成空心砖块代替红砖等都是今后砌体结构的方向。

3、砌体结构的优缺点3.1﹑砌体结构的主要优点是:(1) 砌体结构所用的主要材料来源方便,易就地取材。

天然石材易于开采加工;粘土、砂等几乎到处都有,且块材易于生产;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生产的新型砌体材料既有利于节约天然资源,又有利于保护环境。

(2)砌体结构造价低。

不仅比钢结构节约钢材,较钢筋混凝土结构可以节约水泥和钢材,而且砌筑砌体时不需模板及特殊的技术设备,可以节约木材。

(3)隔音、隔热、耐火性性能好,且易于修复、拆迁及与其他材料组合。

(4)砌体结构施工操作简单快捷,施工速度快。

3.2、砌体结构的缺点是:(1)砂浆和块材间的粘结力较弱,使无筋砌体的抗拉、抗弯及抗剪强度都很低,造成砌体抗震能力较差。

(2)砌体结构的自重大。

因为砖石砌体的抗弯、抗拉性能很差,强度较低,故必须采用较大截面尺寸的构件,致使其体积大,自重也大(在一般砖砌体结构居住建筑中,砖墙重约占建筑物总重的一半),材料用量多,运输量也随之增加。

因此,应加强轻质高强材料的研究,以减小截面尺寸并减轻自重。

(3)砌筑工作量大,且为手工操作,工人劳动强度大,施工进度较慢。

(4)与农争地。

4、砌体结构量大面广解放以来我国砖的产量逐年增长,1980年的全国年产量为1600亿块,1996年增至6200亿块,为世界其它各国砖每年产量的总和。

全国基建中采用砌体作墙体材料约占90%左右。

在办公、住宅等民用建筑中大量采用砖墙承重。

50年代这类房屋一般为3-4层,现在已为5-6层,不少城市一般建到7-8层。

现在每年兴建的城市住宅建筑面积多达1亿m2以上。

在中小型单层工业厂房和多层轻工业厂房,以及影剧院、食堂、仓库等建筑也广泛采用砖墙、柱承重结构。

我国还积累了在地震区建造砌体结构房屋的宝贵经验。

我国绝大多数大中城市在6度或6度以上地震设防区。

地震烈度≤6度的砌体结构经受了地震的考验。

经过设计和构造上的改进和处理,还在7度区和8度区建造了大量的砌体结构房屋。

据不完全统计,从80年代初至今10多年间我国主要大中城市建造的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建筑面积已达70-80亿m2。

5、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的研究60年代以来,我国粘土空心砖(多孔砖)的生产和应用有较大的发展,在南京建造了6-8层的空心砖承重的旅馆。

当时空心砖孔洞率为22%,与实心砖强度等效,但可减轻自重17%、墙厚减小20%,节省砂浆20~30%,砌筑工时少20-25%,墙体造价降低19~23%.根据节能进一步要求,近年来我国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制造出规格为380×240×190、孔洞率为40%的烧结保温空心砖(块),这种保温砖的密度为1012kg/m3,抗压强度10.5Mpa,热阻1.649m2K/W.在主要力学和热工性能的指标接近或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水平。

《多孔砖砌体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行业标准,为这种砖的推广创造了条件。

近10余年来,采用砼、轻骨料砼或加气砼,以及利用河砂、各种工业废料、粉煤灰、煤干石等制无热料水泥煤渣砼砌块或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硅酸盐砖、砌块等在我国有较大的发展。

砌块种类、规格较多,其中以中、小型砌块较为普遍,在小型砌块中又开发出多种强度等级的承重砌块和装饰砌块。

从90年代初期,在总结国内外配筋砼砌块试验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在配筋砌块结构的配套材料、配套应用技术的研究上获得了突破,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更具代表性和针对性的试点工程,试点工程实践表明,中高层配筋砌块建筑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因此,将中高层配筋砌块结构体系纳入到我国砌体结构设计规范中是理所当然的。

由此可见,作为粘土砖的主要替代材和某些功能强于粘土砖的砌块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好的。

我国在50年代~70年代,采用预制大型墙板建造多层住宅,如采用振动砖墙板、烟灰煤渣、矿渣砼墙板建造了几十万m2的建筑。

近10多年来北京等地采用内浇(砼)外砌的混合结构建造中高层建筑,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最近几年清华大学开展了多层大开间砼核心筒、砌体外墙的混合结构的试验研究和小规模试点工程,在改进和扩展砌体结构的性能和应用范围作了有益的探索。

6、展望砌体是包括多种材料的块体砌筑而成的,其中砖石是最古老的建筑材料,几千年来由于其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易于取材、生产和施工,造价低廉,致今仍成为我国主导的建筑材料。

但是我国的砌体材料普遍存在着自重大、强度低、生产能耗高、毁田严重、施工机械化水平较低,和耐久性、抗震性能较差等弊病。

因此我认为要针地这些问题开展下列方面的工作。

6.1积极开发节能环保型的新型材料1988年第一次国际材料研究会议上首次提出“绿色建材”的概念,1992年6月联大巴西里约热内卢环境和发展世界各国首脑会议,通过了“21世纪议程”宣言,确认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其目标是:依据环境再生、协调共生、持续自然的原则,尽量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尽可能对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净化。

保护生态环境以确保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发达国家在实施《绿色建材》计划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我国以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首脑会议为契机,遵照江泽民同志“经济的发展,必须与人口、环境、资源统筹考虑,决不能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更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的指示精神,迅速行动起来,广泛研制“绿色建材”产品,取得了初步成果。

(1)加大限制高能耗、高资源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产品的生产力度。

(2)大力发展蒸压灰砂废渣制品。

这包括钢渣砖、粉煤灰砖、炉渣砖及其空心砌块、粉煤灰加气砼墙板等。

今后应加大科研投入、改进工艺、提高产品性能和强度等级、降低成本,向多功能化发展。

(3)利用页岩生产多孔砖。

我国页岩资源丰富,分布地域较广。

烧结页岩砖具有能耗低、强度高、外观规则,其强度等级可达MU15~MU30,可砌清水墙和中高层建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