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口腔颌面外科)良性肿瘤及类肿瘤性疾病
(口腔颌面外科)良性肿瘤及类肿瘤性疾病
口腔颌面部肿瘤
(各 论)
第二节 口腔颌面部囊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皮脂腺囊肿
皮样或表皮样囊肿 (dermoid or epidermoid cyst)
形成原因 发育过程中的上皮残留 损伤或手术植入的上皮
潴留性囊肿 内含脱落的上皮细胞 皮脂腺 毛发
皮样或表皮样囊肿
(dermoid or epidermoid cyst) 皮样囊肿:囊壁由皮肤及其附件构成
鼻腭囊肿(nasopalatine cyst)
切牙管内或附近 X线:切牙管扩大、囊性阴影 牙根受压移位 牙髓活力正常
正中囊肿(median cyst)
切牙孔之后 腭中缝的任何部位 X线:缝间圆形阴影
甲状舌管囊肿
诊断 部位和随吞咽移动 穿刺见透明或微混浊黄色稀薄液体 应与甲状腺异位鉴别(131I扫描)
舌异位甲状腺
异位甲状腺
迷走甲状腺:完全异位于舌根部 副甲状腺:颈部有残留甲状腺 甲状舌管囊肿与甲状腺同时存在
甲状舌管囊肿
治疗 手术切除(包括囊肿、瘘管和舌骨中份)
切除舌骨中份是防止复发的关键
诊断
1、颌骨X线 2、胸片 3、头颅正侧位片 4、多发性基底细胞痣或癌 5 、其他症状和体征
(二)非牙源性囊肿
球上颌囊肿 鼻腭囊肿 正中囊肿 鼻唇囊肿 青少年多见
球上颌囊肿(globulomaxillary cyst)
上颌侧切牙与尖牙之间,牙齿移位 X线:囊肿阴影在牙根之间 无龋坏变色牙 牙髓活力正常
滤泡囊肿(Follicular cyst) 在牙硬组织形成后(牙冠、根) 缩余釉上皮与牙冠间液体渗入 含有牙齿 包绕牙颈部
含牙囊肿
牙源性角化囊肿(odontogenic keratocyst)
病理特点
来源于牙板或牙胚残余 囊壁为复层鳞状上皮 纤维囊壁含有子囊或上皮岛 囊内为白色或黄色的角化物或油脂样物质 可癌变
表皮样囊肿
甲状舌管囊肿(thyroglossal tract cyst)
甲状舌管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甲状舌管不消失---上皮分泌物积聚 甲状舌管囊肿位于舌盲孔到胸骨切迹的
颈中线上 异位甲状腺
甲状舌管囊肿
临床表现
多见儿童 发生于舌盲孔至胸骨切迹的颈部中线(舌骨上下) 生长缓慢,圆形,质软界清,无粘连 发生于舌骨下者可随吞咽而上下活动 发生于舌根部者可影响语言、呼吸 感染可形成甲状舌管瘘,穿刺见黄色液体 可癌变,易复发
表皮样囊肿:囊壁无皮肤附件
临床表现
多见儿童、青年,皮样囊肿好发口底、颏 下,表皮样囊肿好发于眼睑、额、鼻等部 位
生长缓慢,圆形,与皮肤、黏膜无粘连, 触时面团样
口内发展影响语言、吞咽、呼吸 穿刺可见豆腐渣样分泌物 大体标本见毛发,镜下见皮肤附属结构
治疗
手术钝分离摘除
口底下颌舌骨肌以上:口底粘膜切口 下颌舌骨肌以下:颏下切口 颜面部皮肤:沿皮纹切口
4、治疗
手术治疗---囊肿摘除术:切口选择 术中应尽可能保留牙齿 或在术前行根管治疗,术中根尖切除 角化囊肿应烧灼或冷冻骨创/消灭子囊 上颌骨囊肿波及上颌窦,行上颌窦根治术 较大的囊肿,可行截骨、植骨术
囊肿刮除术手术切口
消灭死腔的方法
碟形手术—下颌骨 血块充填法—小囊肿 囊腔植骨术—上颌、大囊肿 生物材料植入 成形性囊肿切开加囊肿切除
鳃裂囊肿
二、颌骨囊肿
分类
牙源性颌骨囊肿:由成牙或牙的上皮演变 非牙源性颌骨囊肿:由胚胎时期的残余上皮
剩余和损伤所致的囊肿
(一)牙源性颌骨囊肿
根尖周囊肿 始基囊肿 含牙囊肿 牙源性角化囊肿
根尖周囊肿(periapical cyst)
---死髓牙的根尖部
根端肉芽肿、慢性炎症刺激 团块中央发生变性/液化 周围组织液渗入
牙周膜内残余上皮增生 形成上皮团块
从而形成的囊肿
根尖囊肿(radical cyst)
残余囊肿(residual cyst)
---拔牙残留后发生
根尖周囊肿
始基囊肿(Primordial cyst)
发生于成釉器发育的早期阶段, 囊肿不含牙齿 成釉器星网状层变性、液体渗入 伴有缺牙
含牙囊肿(Dentigerous cyst)
胞瘤 角化囊肿易复发、癌变
3、诊断
病史及临床表现 穿刺可抽出草黄色液体,角化囊肿为角化物 镜下可见胆固醇结晶或角化(皮脂样)物 X线检查
---园形、卵园形透射阴影/边缘整齐/周围有白色骨质反应线 根端囊肿:阴影位于根尖部,牙周膜不完整 含牙囊肿:阴影中含有牙齿,囊肿包绕牙颈部 角化囊肿:边缘可不整齐,注意与成釉细胞瘤相鉴别
——袋形缝合术
开窗术
较大的颌骨囊肿 优点:保存了颌骨的连续性 缺点:疗程长
牙源性角化囊性瘤(2005)
临床复发率高达60% 病理学上囊壁衬里的上皮细胞分裂值高 一些蛋白高表达 因此,认为是一种具有侵袭性的良性肿瘤
基底细胞痣综合征
基底细胞痣 分叉肋 颅骨异常 小脑镰钙化 多发性角化囊性瘤 家族性
鳃裂囊肿(branchial cleft cyst)
属发育畸形 由胚胎腮裂残余组织形成 囊壁内含有淋巴样组织 多覆复层鳞状上皮少数为柱状上皮 壁内淋巴结纤维化—囊壁增厚
鳃裂囊肿
发生部位
第一鳃裂:下颌角以上及腮腺区 瘘口:内口在外耳道
第二鳃裂:肩胛舌骨肌水平以上(常见) 瘘口:内口咽侧壁
第三、四鳃裂:颈根部 瘘口:内口黎状阴窝或食管入口部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常见20-50岁,好发颈上部舌骨水平,常与颈 动脉鞘有关,生长缓慢,质软波动感,无搏 动。感染时疼痛不适,可形成鳃裂瘘,穿刺 黄(棕)色清亮液体。应与颈动脉体瘤鉴别。 可以恶变
治疗
手术彻底切除,注意保护副神经、面神经 极易复发,故一定要封闭内口
牙源性角化囊肿
2、临床表现
青壮年/生长缓慢/初期无自觉症状 骨质膨隆后面部畸形/颊侧膨隆多见 较大时可扪及乒乓球样感或波动感 过大时可病理性骨折 上颌骨囊肿浸及眶下缘可引起复视 压迫牙齿可引起牙移位、松动、倾斜 囊液为草绿色液体,角化囊肿为角化物 继发感染可引起全身症状 除根尖周囊肿外,其它囊肿都可同时伴有成釉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