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金融理论与实务试题课程代码:0015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第一套人民币的时间是( )A.1948年12月1日B.1949年10月1日C.1950年12月1日D.1955年3月1日2.信用中的货币主要执行( )A.价值尺度职能B.支付手段职能C.流通手段职能D.贮藏手段职能3.《巴塞尔协议》规定的国债投资的风险权数为( )A.0B.10%C.20%D.50%4.马克思认为利率的决定因素是( )A.国家经济政策B.资金供求状况C.企业承受能力D.平均利润率5.多数国家采用的商业银行制度是( )A.连锁银行制B.单一银行制C.分行制D.跨国联合制6.中国人民银行摆脱商业银行业务的一个关键性步骤是设立( )A.中国银行B.中国工商银行C.中国建设银行D.中国农业银行7.商业银行的速动资产通常被称作( )A.一级准备B.二级准备C.公开储备D.未公开储备8.商业银行同业拆借资金只能用于( )A.固定资产投资B.弥补信贷缺口C.解决头寸调度中的困难D.证券交易9.当事人互相信任是信托行为成立的( )A.核心B.桥梁C.基础D.依据10.不动产分割证书上的不动产是指( )A.厂房B.专用设备C.房屋D.土地11.可以不.经保险人同意而转让的保险合同是( )A.人身险合同B.汽车险合同C.运输险合同D.盗窃险合同12.法律意义上的保险是一种( )A.经济行为B.合同行为C.执法行为D.盈利行为13.金融市场最基本的功能是( )页脚内容1A.价格发现B.资金融通C.宏观调控D.规模经济14.信奉有效益市场理论的机构投资者通常倾向于( )A.避税型投资基金B.收入型投资基金C.货币市场型投资基金D.指数型投资基金15.掉期交易的基本功能是( )A.资产多样化B.风险防范C.获取超额收益D.价值转移16.我国实现经常项目下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是在( )A.1994年B.1996年C.1998年D.1999年17.由垄断企业提高垄断商品价格引起的通货膨胀属于( )A.需求拉上型B.成本推动型C.结构失衡型D.预期引致型18.与生产过程联系紧密且对未来市场商品价格走势影响较大的物价指数是( )A.消费物价指数B.社会商品零售物价指数C.批发物价指数D.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19.具有正相关关系的货币政策目标是( )A.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B.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C.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D.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20.中国人民银行1998年停止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A.法定存款准备金率B.贷款规模C.再贷款D.公开市场业务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信用的基本形式有( )A.商业信用B.银行信用C.国家信用D.消费信用E.民间信用22.可以进行证券化的资产有( )A.住房抵押贷款B.消费贷款C.工商企业贷款D.汽车贷款E.信用卡应收款23.与一般企业相比,商业银行的特殊性体现在( )A.经营对象不同B.经营目标不同C.经营规模不同D.经营期限不同E.社会经济影响不同24.资金信托与银行存款业务的差异是( )A.目的不同B.存续期不同C.法律关系不同D.经营规模不同E.业务处理不同页脚内容225.按承保方式的不同可将保险分为( )A.总括保险B.全额保险C.重复保险D.流动保险E.逐笔保险26.金融市场运行中的核心机构是( )A.银行B.保险公司C.证券公司D.租赁公司E.信托投资公司27.持续信息公开制度的基本要求是( )A.真实B.准确C.完整D.固定E.灵活28.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资本与金融账户包括( )A.债务减免引起的资本性转移B.直接投资C.证券投资D.外汇储备E.投资收益29.下列关于通货紧缩的正确表述有( )A.是一种货币现象B.表现为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下降C.表现为货币流通速度的明显加快D.表现为货币流通速度的明显减慢E.反映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的不均衡状态30.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量的措施有( )A.提高存款准备金率B.降低存款准备金率C.提高再贴现率D.降低再贴现率E.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31.某商业银行吸收原始存款5000万元,其中1000万元交存中央银行作为法定准备金,1000万元作为存款备付金,其余全部用于发放贷款,若无现金漏损,请计算商业银行最大可能派生的派生存款总额。
32.2002年5月1日,某人在中国工商银行储蓄所存入三年期定期存款100万,若三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为4%,请利用单利法和复利法分别计算在利息所得税为20%时,此人存满三年的实得利息额。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33.简述马克思关于“货币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的观点。
34.简述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经营特点。
35.简述货款五级分类法。
36.简述保险合同的特殊性。
37.如何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规定的“三公原则”。
38.简述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一货币政策工具的内容与特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14分)39.论述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在货币供给中的作用。
全国200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页脚内容3金融理论与实务试题课程代码:0015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观念形态的货币只能发挥()A.价值尺度职能B.流通手段职能C.货币贮藏职能D.支付手段职能2.目前我国最主要的信用形式是()A.商业信用B.银行信用C.国家信用D.消费信用3.从本质上看,利息是()A.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B.货币所有者因出让货币使用权而获得的补偿C.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让形式D.人们进行货币投资获得的收益4.在利率体系中起决定或指导作用的利率是()A.市场利率B.公定利率C.优惠利率D.基准利率5.我国“大一统”的金融机构体系一直延续到20世纪()A.50年代末B.60年代末C.70年代末D.80年代末6.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源头是()A.居民储蓄存款B.企业存款C.虚拟货币D.基础货币7.商业银行的贴现业务实际上是一种()A.信用业务B.商品交易C.政策手段D.负债业务8.主张商业银行通过持有可转换资产以保持流动性的经营管理理论是()A.商业贷款理论B.资产转移理论C.预期收入理论D.真实票据理论9.按信托行为的不同可将信托分为()A.公益信托和私益信托B.设立信托和法定信托C.商事信托和民事信托D.契约信托和遗嘱信托10.代位追偿的目的是防止被保险人获得()A.双重赔偿B.虚假赔偿C.转移赔偿D.越位赔偿11.保险的基本职能是()A.组织经济补偿B.组织保费收入C.组织业务拓展D.组织保险客户12.货币市场上进行的金融交易是()页脚内容4A.债权交易B.产权交易C.既有债权交易又有产权交易D.事权交易13.适用于发达证券市场的股票发行管理方式是()A.审批制B.核准制C.注册制D.报批制14.债券投资管理的核心是()A.债券收益管理B.利率风险管理C.信用风险管理D.偿还方式的搭配15.1996年底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的重大突破是()A.实行了银行结售汇制B.实现了人民币的自由兑换C.实行了浮动汇率制D.实现了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16.组合投资中各种资产的相关度越低,则风险程度()A.越高B.越低C.不变D.无规则变动17.商业银行借以创造派生存款的业务主要是()A.表外业务B.存贷款业务C.中间业务D.汇兑业务18.各国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是()A.货币的安全性B.货币的收益性C.货币的流动性D.货币的稳定性19.可以反映全部生产资料、消费品和劳务价格变动的物价指数是()A.消费物价指数B.批发物价指数C.社会商品零售物价指数D.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20.效果比较猛烈、不宜经常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A.公开市场业务B.法定存款准备金C.再贴现率D.贷款额度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人民币具有信用货币性质,具体体现在()A.人民币是国家财政的一种负债B.财政部与人民币持有者之间存在一种信用关系C.人民银行与人民币持有者之间存在一种信用关系D.通过信用程序按经济需要发行E.人民币持有者是中央银行的债务人22.目前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利率属于()A.固定利率B.浮动利率C.官定利率D.市场利率E.公定利率23.投资基金的经济特点及优势有()页脚内容5A.规模经济B.专家理财C.分散风险D.投资组合E.价格发现24.《巴塞尔协议》中规定的核心资本包括()A.普通股B.永久非累积优先股C.公开储备D.普通准备金E.长期附属债务25.信托机构代理发行不动产建设债券的担保物必须是()A.存货B.设备C.房屋D.有价证券E.土地26.保险经营中要坚持的原则包括()A.补偿原则B.匹配原则C.近因原则D.可保利益原则E.利润最大化原则27.金融市场的基本要素有()A.交易主体B.交易对象C.交易工具D.交易价格E.交易组织系统28.普通股股东拥有的权利有()A.优先认股权B.优先分配股息权C.享受红利权D.剩余索偿权E.优先清偿资产权29.银团贷款的特点是( )A.期限长B.金额大C.贷款成本一般低于双边贷款D.期限短E.风险承担能力高于双边贷款30.20世纪70年代供给学派提出的治理滞胀的措施有( )A.削减政府开支B.降低所得税C.实行自由货币制度D.管制物价E.控制货币供应增长率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31.若一定时期内货币流通次数为5次,同期待销售的商品价格总额为8000亿元,则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为多少?如果中央银行实际提供的货币供给量为2000亿元,请问流通中每1元货币的实际购买力是多少?32.假设某商业银行吸收到100万元的原始存款,经过一段时间后,银行体系最终的派生存款为300万元。
若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率为6%,客户提取现金比率为10%,试计算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率。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页脚内容633.简述商业银行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