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化学_人教版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人教版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九年级化学学科
第三单元课题三元素(第一课时)
《同步》开放性作业1、2、3、4、5、6。

参考答案
A B D B D B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初步了解了物质的微观构成以及原子的结构,为本节课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但由于本节课从微观到宏观之间的跨度比较大,学生的思维也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的阶段,化学科学中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

效果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题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律,这些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元素概念是初中化学核心的概念之一,对今后的学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所谓“承前”,指这节课详细的让学生明白物质的宏观组成是元素,并和物质的微观结构---原子有机的结合起来了使得认识系统化。

所谓“启后”,指学生掌握了元素的概念对学习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奠定基础。

只有掌握了元素的概念,才能进一步学习化学知识,才能对众多繁杂的物质进行分类,最终实现对分类的物质进行研究。

1、某药品说明书中标明:本品每克含碘150mg、镁65mg、锌1.5mg、锰1mg,这里的碘、镁、锌、锰是指()
A.单质B.原子C.元素D.分子
2、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N2 B.Cu C.O D.CO2
3、下列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A.Zn B.O C.N D.Cl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氧 B. 硅C.铝D.铁
5元素在自然界里分布不均匀,如智利富藏铜矿、澳大利亚多铁矿、我国山东富含黄金,但从整个地壳中元素的含量来看,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是( )
A.O
B.Si
C.Al
D.Fe
6、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A.中子数B.电子数C.最外层电子数D.核外电子
课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元素的存在,形成元素的概念;
(2)初步了解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3)知道化学反应前后元素不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元素概念的建构,初步学会运用归纳和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2)通过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学会运用对比的方法分析问题,认识事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交流合作,进一步增强团队意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