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病人治疗探讨与健康指导发表时间:2014-05-22T08:55:39.10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7期供稿作者:马慧[导读] 痛风是机体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异质性疾病。
马慧(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医院中医科 015543)【摘要】目的探讨痛风病人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
方法总结2010年-2013年45例痛风病人健康教育措施方法及效果。
结果 45例病人均掌握了痛风健康干预和饮食注意事项,同时知晓了痛风致高危疾病的预防。
结论健康教育使痛风病人掌握了饮食原则,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及诱因,了解尿酸增高可促进高血压、诱发糖尿病、导致血脂异常等风险。
从而因其对痛风疾病的重视,有效控制尿酸。
【关键词】痛风病人治疗健康指导【中图分类号】R6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7-0046-02 痛风是机体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异质性疾病。
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特征性的关节炎反复发作,在关节滑液的白细胞内可找到尿酸钠结晶、痛风石形成,严重时关节活动障碍和畸形、肾尿酸结石和(或)痛风性肾病。
防治原则有:迅速终止急性发作,止痛;纠正高尿酸血症;防止尿酸结石形成和肾损害。
1临床资料2010年—2013年我院收治痛风病人45名,经精心治疗和护理,5例病人关节疼痛缓解;40例关键疼痛消失;45例检验指标正常,都掌握了预防痛风发作的相关事宜,同时了解了痛风潜在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
2治疗与健康指导2.1治疗性沟通与指导临床医师要做好痛风病人治疗性沟通,其目的建立一个互相信任的、开放的良好医患关系,保证患者接受和配合治疗。
围绕病人问题所在和解决病人问题的主题交谈。
(1)生理问题(2)心理问题。
首先给患者讲解痛风相关知识,让患者认识痛风。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全身性疾病,由于其难治性和好转后复发性使患者病理改变不断加重,最后导致心脑血管病,肝肾功能衰竭,甚至于生命的危险。
中医中药治疗,中医认为肾为人体的水火之本,生命阴阳之根,肾阴虚是痛风的初症,肾阴阳两虚是痛风的基本特征,阴损及阳、阳损及阴,可用元参、生地、麦冬等滋阴补肾,杜仲、菟丝子温阳化浊。
关节疼痛剧烈,应嘱病人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受累关节负重,抬高患肢,关节制动,避免负重,尽量保护受累部位免受损伤。
疼痛缓解后3天,病人方可活动,可协助其功能锻炼,指导患者进行穴位按摩:风湿热型:大椎、曲池等。
关节可动范围的运动训练,伸张运动;增强肌力:①等张运动②等长运动日常生活训练原则:①锻炼后次日不感觉疲劳;②尽量在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以免患肢肌肉萎缩,导致关节畸形。
急性期趁早运用抗炎止痛药:马上选用一种非甾类抗炎药如消炎痛、戴芬或乐松等,关节症状消失后可停药。
使用解热镇痛药物,宜饭后服用。
指导患者知晓,痛风分型:痛风按高尿酸血症形成的原因,可将痛风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在此基础上,根据尿酸生成和代谢情况,又可进一步分为机体生成过多型和肾脏排泄减少型。
此降尿酸药物分成两大类:一类为促进尿酸由肾脏排泄的药物:例如苯溴马龙服用此类药物须白天使用,并喝充足水分,以避免结石。
另一类为抑制尿酸在肝脏产生的药物例如丙磺舒时,须注意有无药物过敏(身上起疹子或皮肤痒)。
如有过敏应马上停药,并应回诊请医师做鉴定!上述两种药物使用的时机不同,应由医师根据病情及个人需要处方,才可使不必要的副作用降到最低。
患者用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服药,不可随意更换。
使用激素类药物,不要自行增减药物,并观察不良反应。
中药汤剂宜温服。
避免使用引起尿酸增多的药物。
定期查血尿酸,中老年人、肥胖者、痛风家族史者,都应定期查血尿酸,以防止痛风发作。
运动疗法,适当运动可预防痛风发作,减少内脏脂肪,减轻胰岛素抵抗性。
运动量一般以中等运动量为宜。
2.2饮食指导绝对禁止吃高嘌呤食物。
动物内脏如脑、肝、肾等;鱼虾类饮食如淡水鱼和大多数海鱼以及龙虾、贝壳类等;肉类(牛、羊、鸭、鹅、鸽),咸肉、咸鱼,菠菜、菜花和蘑菇及浓汤、肉汤等;豆制品如豆腐等。
也要禁用咖啡、煎炸食物和熏烤食物等。
饮食中严禁“三高”。
即高脂肪、高蛋白质、高糖类,因食物中嘌呤常常与胆固醇和脂肪同时存在。
饮食结构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因它可促进尿酸排出,主食以大米、小麦粉、玉米、馒头和面条为主等。
多吃蔬菜,少吃主食。
多吃菜,有利于减少嘌呤摄入量,增加维生素C,增加纤维素。
少吃主食有利于控制热量摄入,限制体重、减肥降脂。
低热量、低嘌呤、低脂肪、低盐饮食,盐摄入量限制在每日 2-5克以内。
保持理想体重。
肥胖者应减体重。
减体重应循序渐进,否则易导致痛风急性发作。
平时应做适量的有氧运动,例如游泳、慢跑等。
一定要限制脂肪。
因多食脂肪常可导致肥胖,并可减少尿酸排出,忌暴饮暴食,大吃大喝。
冬季要少吃火锅,不喝火锅汤,忌辛辣和刺激性食品。
大量饮水。
每日饮水2.5升以上,以促进尿酸排出,从而减轻疼痛症状。
禁酒、限盐。
酒精易使体内乳酸堆积,并抑制尿酸排出,易加重痛风。
特别是啤酒,其中成分如啤酒花极易诱发痛风,故应绝对禁止。
多吃碱性食物,少吃酸性食物。
痛风患者本身有嘌呤代谢紊乱,尿酸升高,如果过多吃酸性食品,会加重病情,不利于康复。
而多吃碱性食物,能帮助补充钾、钠、氯离子,维持酸碱平衡。
建议多喝含有矿物质的苏打水,以利改善患者体内的酸性环境。
2.3心理消除应激状态下的指导痛风患者因由于其难治性和好转后复发性使患者病理改变不断加重,最后导致心脑血管病,肝肾功能衰竭,甚至于生命的危险。
患者大都紧张、过度疲劳、焦虑、强烈的精神创伤时易诱发痛风。
加强对痛风的知识宣传,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减少痛风患者心理负担,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辅助治疗减少病人心理压力:痛风可能与精神因素有关。
精神压力可导致生活方式改变,导致痛风发生增加。
2.4针对知识缺乏的健康指导痛风病人大都缺乏相关知识,医生要告知其尿酸水平升高可诱发其他疾病,如尿酸水平高促进高血压发生,尿酸水平高与高血压密切相关,血中尿酸酶增加5mmmol/L,高血压风险增加13%。
尿酸增高可诱发糖尿病,尿酸水平高对于有糖尿病风险因素的人有促进2型糖尿病的形成的作用。
尿酸水平增高易导致血脂异常,尿酸水平增高可促进脂肪分解酶活性降低,进而使血中三酰甘油水平升高。
三酰甘油水平升高又可降低肾脏对尿酸的排泄,反过来又可导致尿酸水平增高。
它们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
高尿酸血症患是脑卒中直接的独立危险因素。
对于血液化验单上尿酸水平升高可,多饮水促进尿酸排泄;少吃海鲜产品,减少尿酸形成;对于严重的尿酸水平升高者,要再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促进嘌呤代谢的药物;加强体育锻炼,防止肥胖,避免受寒、劳累感染。
2.5健康指导形式针对病人情况如文化程度、职业等采取形式多样的方式:课堂讲座、同病室查房时集中讲解,个别告知,发放宣传材料如:纸质宣传小册,热线咨询、以及传媒介绍,或在为其进行治疗或查房时“见缝插针”干预因知识缺乏而导致不正确的行为。
讲解相关知识后,要了解其掌握情况,让患者从“知道”到“做到”,对未掌握的知识,反复讲解,直到其掌握。
3讨论痛风的发病特点及防治方法,实践证明,健康教育指导无论在痛风的治疗还是康复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80~90%痛风发作是由于肾脏对尿酸排泄下降,仅有10-20%来由于尿酸生成增多,正常血尿酸20%来自富含嘌呤的食物,80%来自体内嘌呤生物合成。
痛风患者的饮食指导至关重要,正常人在普通饮食的情况下每日的嘌呤摄入总量大150~200mg,而每日体内代谢生成的嘌呤总量大约为600~700mg,即使能严格限制嘌呤地摄入,血尿酸的水平最多下降15%~20 %代谢产生的嘌呤与从食物中摄入的嘌呤最终结局差异甚大机体代谢产生的嘌呤大部分合成核酸,被组织细胞重新利用,少部分分解成尿酸;而食物来源的嘌呤绝大部分生成尿酸,很少能被机体利用。
食物中摄取嘌呤量的多少直接影响血液中尿酸的水平,甚至诱发痛风急性发作严格限制嘌呤的摄人。
选择低嘌呤食物,禁食高嘌呤食物维持基本热量,均衡摄取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
摄取充足的水分。
多食蔬菜、水果以供给丰富维生素B、C及矿物质。
尤其是碱性水果、蔬菜可提高尿酸盐溶解度,有利于尿酸的排出。
禁饮酒及食用刺激性食品。
限盐。
每日食盐量不超过10g,以每天5~6g为好。
饮食要点:此期饮食治疗的目标是将血尿酸值长期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限制热量,控制体重,有助于减轻关节负荷,保护关节功能。
介绍疾病的发展过程,发现高尿酸血症时,应进一步检查有无其他疾病,如肾功能不全、血液疾病等。
及时防治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肥胖,避免受寒、劳累感染、创伤和进高嘌呤饮食等诱发因素。
低嘌呤饮食,其目的是减少外源性尿酸生成,促进体内尿酸的排出。
监测尿的pH值、尿酸排出量,保持血尿酸在正常范围。
通过电话回访,45例检验指标正常,都掌握了预防痛风发作的相关事宜,同时了解了痛风潜高危疾病及其预防措施,做好痛风健康指导,对其治疗治愈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1]王强虎,张俊丽.痛风患者饮食指导[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7-1 ISBN:9787509127056[2]蔡东联,现代饮食治疗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236[3]孟昭亨.痛风性关节炎160例临床分析[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89(5):238-241[4]刘钢痛风关节炎概述[J].现代临床医学.2010年3期:153-154[5]张玉梅痛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健康文.2012,15-24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