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预定动作时间研究
WF,Work
Factor system
动作时间分析
1924,美国,西 格
38个加29个公式
工作因素体系
1934,美国无线 电公司,奎克
139个
RWF, Ready W WF简易法
ork Factors
MTM,Method
Time Measurement
MTM2
方法时间衡量 1948,美国西屋 460个时值数据
▲ 脚踏动作F3
单手:1
▲ 步行动作W5
每一步
▲ 身体弯曲动作B17
一个循环
▲ 站起来再坐下的动作S30 一个循环
双手:1/2 滑动:1/3 滚动:1/10 双人:1/2
▲ 搬运动作的重量因素L1 在放置动作上附加一次
有效重量2~6公斤:1MOD
有效重量6~10公斤:L1*2
每增加4公斤:增加1个L1
的MOD值如表9-60所示。 ✓ (4)重新配置人力。
表9-59 改善后第1工位动作因素分析表
作业内容:手插件
工
工位序号:1
作
定员:1
地
操作者:
布
MOD数:119 时间:15.35 置
s
图
日期:
左手动作
时间
动作叙述
分析式 次数
MOD 值
从周转箱中取板 M4G1
5
次数
右手动作 分析式 动作叙述
M3G1 取2个DIMM SOCKET
M4P0E2P5A 将DIMM SOCKET定位
4
M2A4
插入DIMM 2 位号处
M4G1 M4P5A4
伸手握取CON;PWR, 10P*2 插入CN1位号处
BD
等待
136
3.手插件(H/I)工段问题分析
✓ 在对手插件工段进行分析时,运用5W1H提问技术对各工 位的作业内容、作业方法、操作者、作业地点、作业时间 进行提问、分析,结果发现以下问题:
基本动作(11种)
身体及其他动作(10种)
模特法特点
• 动作数量少,共21种 • 动作符号与时间融为一体
小臂抓一堆杂物中的一个小螺钉:M3G3 • 时间值只有8个
0、1、2、3、4、5、17、30 • 不需要测时,不需要评比; • 实际使用时可以修改1MOD的时间值,灵活 • 精度不低于其它PTS法(>1min时)
• 使用螺丝刀的动作分析
No 左手动作 右手动作
1 BD
抓螺丝刀
符合标记 M3G1
次 MOD 数
4
2 BD
把螺丝刀拿到机壳上 M3P0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BD
把刀头放到螺丝头槽内 M2P5
7
4 BD 5 BD
旋转3次螺钉 把螺丝刀放回原处
M1G0M1P 3 6 0
M3P0
3
模特排时法基本动作
身体及其它动作
有效重量
拿到身前
M4P0
4
M3P0 拿到位号处,留一个在手中
持板
H
调整角度和方向 R2
持板
H
左手MOD值 20
88
86 88 112 94
右手MOD值 131 87
93 97 75 94
综合分析值 150 116 131 131 131 127
表9-60手插件(H/I)工段改善后各工位MOD值
工 位 序 号 1# 2#
3# 4# 5# 6#
左手MOD值 20
84+3 3
98
106 79 105
4、完成后双手各取出成品移至E,放
手堕送到桌后成品箱
堕送滑 槽口
装配模 座
宽放率15%,求标准时间?
模特排时法:举例解答
序号
左右手
1.取放橡皮垫圈 M4G3,M3P2
2.取放固定垫圈 M3G3,M3P2
3.取放螺栓
M3G3,M3P2
4.放成品
M3P0
MOD分析 M4G3M2G3,M3P2M2P2
MOD 数
模特排时法
例题:根据左右手动作,计算时间值,如果
不能同时动作,均为左手先做。
序号 左手
1 M4G3M4P 2
2 M2G1M3P 2
3 M3G1M3P 2
4 M3G3M4P
右手
M4G1M3P 0
M4G1M3P 0
M4G1M3P 2
M4G3M3P
MOD分析 M4G3M4P2 M4G1M3P2 M4G1M3P2M2P2 M3G3M2G3M4P5M2P5
如:左手M3G3,右手M4G3
P2 增加
P5
M3
G3
M3
M2
在目的物等待
P2
G3
P5
需要注意力的双手动作状态
模特排时法-不能同时动作
双手终结动作均需要注意力
看哪只手先做,做完该手的终结动作后加一
个过渡动作(M2),再做另一只手的终结动作
如:左手M3G3,右手M4G3 左手先做:M3G3M2G3=11MOD 右手先做:M4G3M2G3=12MOD 即使同一动作,手的先后不同,其时间值也可能不同
✓ 分析时,分别以各工位为研究对象,运用MOD法对操作人 员的左、右手动作进行记录,绘制双手操作动作因素分析表, 并进行MOD分析,计算MOD值。
✓ ①第1工位( 插件)动作因素分析:如表9-52所示。 ✓ ②第2工位(检查、上架)动作因素分析:如表9-53所示。 ✓ ③第3工位( 插件)动作因素分析:如表9-54所示。 ✓ ④第4工位( 插件)动作因素分析:如表9-55所示。 ✓ ⑤第5工位( 插件)动作因素分析:如表9-56所示。 ✓ ⑥第6工位( 插件)动作因素分析:如表9-57所示。
✓ (1)各工位任务分配不合理,存在瓶颈工位和冗余工位。 各工位作业时间汇总见表9-58。
✓ (2)作业缺乏标准化。 ✓ (3)标准工时不合理,存在人力资源浪费现象。 ✓ (4)标准产量没有充分挖掘企业实际生产能力。
表9-58 手插件(H/I)工段改善前各工位MOD值
工位序号
1#
2#
3# 4# 5# 6#
★ 减少身体动作
模特法应用案例
本案例介绍SD电脑有限公司运用模特法进行生产线能力 平整的过程。 1.生产线存在的问题 2.运用MOD法对手插件工段(H/I)进行记录、分析 3.手插件(H/I)工段问题分析 4.改善方案设计 5.改善效果
1.生产线存在的问题
✓ SD电脑有限公司生产主机板为主的母板厂产品生产分 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进行SMT作业(用贴片机将贴 片元件打到PCBA上,并进行回流焊);第二阶段是进 行H/I作业(手插件工段,操作员将元件插到PCBA上, 并进行波峰焊);第三阶段是T/U作业(操作员用烙铁 将经过波峰焊的PCBA进行手工修理);第四阶段是 F/T(功能测试和包装段)。
人的动作之外的机械或其它固定的加工时间 ● 在改善作业,BD与H越少越好
模特排时法-同时动作
条件
◆ 两只手的终结动作均不需要注意力
◆ 一只手的终结动作需要注意力,另一只不要
时限动作
G3、P2、P5
双手同时动作时,时间值大的动作
双手同时动作的时间值
用时限动作大的时间值表示
模特排时法-不能同时动作
双手终结动作均需要注意力
时间
★ 1MOD=0.129s ★ 动作时间值为一次MOD数的整数倍
模特法时间单位
• 时间单位: MOD
一次手指动作(移动约2.5cm)的时间消耗值: 1 MOD=0.129 S (未含宽放) =1/7 S (含宽放)
一个正常人的级次最低、速度最快、能量消耗最少 21个动作以手指一次时间消耗值为基准
15
持板
H
6
持板
H
5
调整角度和方向 R2
15
持板 持板
H
6
H
5
调整角度和方向 R2
13
将板放于工作台 M3P2
5
合计
20
150
M4P5A4 插入PS1 位号处
M4G1
伸手握取DIMM SOCKET
M4P0E2P5A 将DIMM SOCKET定位
4
M2A4
插入DIMM1位号处
M4G1
伸手握取DIMM SOCKET
电气梅纳格
改进的MTM
37个时值数据
MOD,Modular
Arrangement of Predetermined Time Standard
单元预定时间 1966,澳大利亚,21个时值数据
标准
海特
模特排时法(MOD)
原理
★ 人力操作时的动作,由一些基本动作组成 ★归纳为21种基本动作 ★ 不同人做同一动作时间值基本相等 ★ 身体不同部位做动作时间值互成比例
✓ 瓶颈工段为SMT和F/T,因设备制约,生产能力调整的 可能性比较小。
✓ 为达到生产线平衡,应调整H/I和T/U工段的生产能力。
✓ 因T/U工段的作业是操作员用烙铁对经过H/I工段波峰 焊的PCBA进行手工修理,作业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因 此,作为分析的重点。
2.运用MOD法对手插件工段(H/I)进行记录、分析
终结动作-抓取动作(G)
◆ 接触G0:
推物
◆ 简单抓取G1 抓螺丝刀(单独放置)
◆ 复杂抓取G3 简单的闭合不能抓住
模特排时法基本动作
终结动作-放置动作(P)
◆ 简单放置P0
直接放下
◆ 需要注意力的放置P2
垫圈套在螺母上
◆ 需要注意力的复杂放置P5
螺丝刀头放在螺钉的槽十字中
移动动作与终结动作结合
模特排时法基本动作
身体及其它动作
▲ 目视动作E2(独立动作):读文件 ▲ 矫正动作R2(独立动作) ▲ 判断动作D3(独立动作) ▲ 施加压力A4(独立动作) ▲ 旋转动作C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