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人物图片1
• 郑克昌诱骗失败,又伪装成同情革命的记者高邦 晋打入渣滓洞,妄图通过苦肉计刺探狱中地下党 的秘密。余新江等人识破了他的伪装,并借敌人 之手除掉了他。 • 解放军逼近重庆,地下党准备组织暴动。在白公 馆装疯多年的共产党员华子良与狱中党组织接上 了关系。同时,关在地窖中的许云峰用手指和铁 镣挖出了一条秘密通道。 • 解放军攻入四川,即将解放重庆,徐鹏飞等狗急 跳墙,提前秘密杀害了许云峰、江姐、成岗等人。 • 当晚,渣滓洞和白公馆同时举行了暴动。刘思扬 等同志牺牲了,一些同志冲出了魔窟,伴随着解 放军隆隆的炮声,去迎接黎明时分灿烂的曙光!
•
渣滓洞仅有15人脱险成功:肖钟鼎、刘德 彬、孙重、傅伯雍、周洪礼、张泽厚、杨纯亮、 陈化纯、杨培基、刘翰钦、周仁极、杨同生、钟 林、李泽海、盛国玉(女)。 • 白公馆仅有19人脱险成功(谭模被提出枪 杀,身中三枪未死,他从尸坑中挣扎出来顺利脱 险,加上他一共是20人):罗广斌、周居正、毛 晓初、郑业瑞、任可风、段文明、贺奉初、杜文 博、杨其昌、周绍轩、尹子勤、王国源、李荫枫 、郭德贤(女)、郭小波、郭小可、江载黎、李 自立、秦世楷。
• 1.《红岩》的作者是罗广斌、杨益言。 • 2.狱中斗争是小说的主要部分,主要围 绕许云峰、江姐两位人物的斗争活动 展开,真实地表现了共产党人英勇无 畏的精神,揭露了敌人的残暴。 • 3.《红岩》里有一位传奇式人物,令敌 人闻风丧胆、恐慌不安。她就是被战 士们亲切称为“双枪老太婆”的华蓥 山游击队司令员。
• 25.在白公馆共产党员 越狱时走的密道是( ) 挖的。 • A.成岗 • B.许云峰 • C.齐晓轩
判断题
26.“监狱之花”是狱中一对牺牲了的革命者 遗下的女婴 27.“红岩”的意思是红色的石头 29.作者写的《在烈火中永生》 也是一部小说 30.《红岩》记叙的是一些真实的故事
判断题
26.监狱之花 是狱中一对牺牲了的革命者 遗 (√) 下的女婴 27.“红岩”的意思是红色的石头 (√)
• 4.华子良是《红岩》中隐藏最深的共产党 员,他忍辱负重,装疯卖傻,利用特务对 他放弃戒备,经常叫他出去挑菜的机会, 将狱中的情报送出去。最后越狱带领解放 军前来营救狱中的同志。 • 5.刘思扬是出身于豪门大户的中共党员, 在党组织的教育下彻底地背叛了家庭,都 成为放弃享受,甘愿吃苦,为人民大众谋 幸福。 • 6.《我的“自白书”》是成岗写的。
• 36.江姐全名是什么 ?人物原型是谁?
•36.江姐全名江雪 琴,人物原型是 江竹筠。
•37.歌剧《江姐》的 主题曲千里冰霜脚下踩。 三九严寒何所惧, 一片丹心向阳开向阳开。 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 昂首怒放花万朵, 香飘云天外 唤醒百花 齐开放, 高歌欢庆新春
回忆录
(×) 29.作者写的《在烈火中永生》 也是一部小说
30.《红岩》记叙的是一些真实的故事 (×)
含虚构成
31.《红岩》第十六章《________》按照狱中联 欢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写____, 揭开了联欢的序幕。第二部分写________,从中可 以看出监狱中的条件是极其艰苦的。第三部分是写 ______, 洋溢着乐观和诙谐的情趣。第四部分写的 是________。狱中的革命者受到非人的折磨,他 们戴着脚镣扭秧歌这是绝无仅有的。 狱中联欢 唱歌 交换礼品 贴对联 表演节目
1949年8月,蒋介石带着军 统头子毛人凤来到重庆亲自布置 了对“政治犯”的屠杀计划。9月 6日,杨虎城将军及幼子杨拯中、 杨拯贵,秘书宋绮云、徐林侠及 幼子宋振中(小萝卜头)由贵州 被押往重庆,当晚被秘密杀害在 戴笠的会客室和警卫室。
• 11月27日下午4时,敌人对白公馆进行屠杀,从 渣滓洞提出三批人押往白公馆附近枪杀。深夜已 可隐约听到了解放军的枪炮声,白公馆尚有19名 、渣滓洞约有200余名被关押的革命者。 • 刽子手集中到渣滓洞,以“马上转移,要办移交 ”为名,将男女牢中的人员锁在男牢楼下的八间 牢房里,突然用机枪、卡宾枪扫射,又纵火焚烧 牢房。30名受伤或未中弹的难友挣扎逃出,冲到 围墙缺口时被发现,又有十几人被枪杀,最后15 人脱险。这就是震惊中外的“11.27”大屠杀。 • 这场大屠杀开始于1949年9月,结束于11月29日 ,殉难者达300余人。11月30日,重庆解放。烈 士们在黎明曙光刚刚到来的时候永远倒下了。
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 而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
明星薛之谦说,我的愿望是世界和平!
• 1.《红岩》的作者是 、 。 • 2. 狱中斗争是小说的主要部分,主要 围绕 、 两位人物的斗争活动展 开,真实地表现了共产党人英勇无畏 的精神,揭露了敌人的残暴。 • 3.《红岩》里有一位传奇式人物,令敌 人闻风丧胆、恐慌不安。她就是被战 士们亲切称为“ ”的 游击队司令 员。
“中美合作所” 情报机关“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 处于重庆歌乐山山下纵横10余公里的群 山之中,地形隐蔽。 由国民党特务头子、 军统局局长戴笠任主任,美国海军部派 遣的少将梅乐斯任副主任。 抗战胜利后成了国民党政府专设关 押、刑讯、残杀革命人士和共产党人的 罪恶机构。1945年底,“中美合作所” 改为第一看守所,设牢狱20余个,白公 馆和渣滓洞为其中最大两个。
• 23. ____年__月__日,国民党特务 在重庆秘密监狱渣滓洞、白公馆制 造了骇人听闻的“__.__”大屠杀。 • 1949,11,27,“11.27” • 24.刘思扬在监狱墙上看到的《囚 歌》的作者是谁? • 叶挺
《囚歌》
---叶挺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 17.《红岩》中最后幸存 的共产党员是( )。 • A刘思扬 B齐晓轩 • C华子良 D成岗
• 18.下列事件不属于《红岩》中 的事件的一项是( )。 • A秘密编印《挺进报》 • B“慈居”审讯,赴宴拆敌 • C“重庆防空洞惨案” • D“提前分批密载”屠杀计划
• 19.“他们因为协助发动 了那场著名的事变而被捕 ”,那场“事变”是指哪 件事?是谁发动的? • 答:西安事变 张学良、 杨虎城
• 4. 是《红岩》中隐藏最深的共产党 员,他忍辱负重,装疯卖傻,利用特务对 他放弃戒备,经常叫他出去挑菜的机会, 将狱中的情报送出去。最后越狱带领解放 军前来营救狱中的同志。 • 5. 是出身于豪门大户的中共党员, 在党组织的教育下彻底地背叛了家庭,都 成为放弃享受,甘愿吃苦,为人民大众谋 幸福。 • 6.《我的“自白书”》是 写的。
审讯室
白公馆
• 10.中共重庆市委委员 联络地 下党员,决定出版一种群众性的宣 传刊物 。 • 11.与此同时,他还领导了一个备 用联络站——“ 书店”,交由 负责。 • 12.在渣滓洞中, 死后开了追悼 会。 • 13.重庆当时的特务头子是 。
• 10.中共重庆市委委员许云峰联络 地下党员,决定出版一种群众性的 宣传刊物《挺进报》。 • 11.与此同时,他还领导了一个备 用联络站——“沙坪书店”,交由 甫志高负责。 • 12.在渣滓洞中,龙光华死后开了 追悼会。 • 13.重庆当时的特务头子是毛人凤
刘思扬
• 7.《红岩》的历史背景是1948年 至____年___(地名)解放。 • 8.人民解放军摧枯拉朽的胜利进 军和______派的垂死挣扎,是 这一时期的特点。它的基本情节 以“________”集中营内的敌我 斗争为中心。 • 9.该集中营里最主要的监狱是什 么?
• 7.《红岩》的历史背景是1948年 至1949年重庆(地名)解放。 • 8.人民解放军摧枯拉朽的胜利进 军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垂死挣扎, 是这一时期的特点。它的基本情 节以“中美合作所”集中营内的 敌我斗争为中心。 • 9.该集中营里最主要的监狱是渣 滓洞和白公馆。。
• 甫志高窜到乡下,江姐被捕,关押在渣滓洞。她受尽了 折磨,凶残的敌人把竹签 钉进她的十指。她傲然宣告: “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 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 • 年底,国民党当局在受到沉重打击后放出和谈空气。 • 阴历年三十,渣滓洞全体难友举行了别开生面的联欢会。 更令人高兴的是,地下党派人与他们取得了联系。 • 敌人为表示和谈“诚意”,假意释放一些政治犯,来自 资本家家庭的共产党员刘思扬是其中之一。他被送回刘 公馆的第二天夜里,一个自称姓朱的人潜入,说受区委 书记李敬原的委派,前来了解狱中地下党的情况。刘思 扬表示怀疑,李敬原派人送来情报,揭穿了这个伪装特 务郑克昌 的真面目。刘思扬来不及转移,又被抓起来 关进另一所监狱“白公馆”。
• 甫志高自作主张吸收郑克昌入店工作,许云峰几 经分析,发现郑克昌行迹可疑,便让甫志高通知 人员迅速转移。甫志高不听劝告,被捕并成了叛 徒。由于他的告密,许云峰、成岗、余新江和刘 思扬等人很快相继被捕。 • 特务头子徐鹏飞妄图将重庆地下党一网打尽。然 而,他使尽各种伎俩,都没能得到任何东西。 • 敌人为得到口供,疯狂地折磨政治犯,给犯人霉 烂的食物,在炎热的夏天限制饮水,妄图动摇革 命者的意志。 • 狱中难友趁放风时在墙角挖出一眼泉水,在保护 泉水的斗争中,龙光华牺牲,全狱难友绝食抗议 敌人的暴行,敌人不得不妥协让步。
• 1948年,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为了配合工人 运动,重庆地下党工运书记许云峰命甫志高建立 沙坪书店,作为备用联络站。甫志高为表现自己 ,不顾联络站保密性质,擅自扩大书店规模,销 售进步书刊。 • 区委书记江姐去华蓥山根据地,甫志高到码头为 江姐送行,江姐嘱咐他注意隐蔽,他不以为然。 • 江姐到 离根据地不远的一座县城时,发现自己 的丈夫、华蓥山纵队政委彭松涛的人头被高挂城 头。见到纵队司令员“双枪老太婆”后,她强忍 悲痛,坚决要求到丈夫生前战斗的地方工作。
罗广斌、杨益言(重庆 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的幸存者) 根据亲身经历在1957年写出 了革命回忆录《烈火中永 生》,随后在此基础上创作 了长篇小说《红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