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几种常见加速器的工作原理
浙江奉化中学 王军明
加速器的全称是“带电粒子加速器”,顾名思义,它是利用电磁场加速带电粒子的装置。
带电粒子包括电子、质子、α粒子和各种离子。
加速器将电磁能量转移给带电粒子,使带电粒子速度加快,能量增高。
自1931年首台静电加速器问世以来,这种作为探索原子核结构而发展起来的粒子加速器得到迅速的发展。
加速器类型已增加到20多种。
数量已达五千多台。
按粒子在加速过程中的轨迹和加速原理相结合的分类方法:可分为高压加速器、感应加速器、直线加速器和回旋加速器。
04年高考又把“回旋加速器”列入考试大纲,所以本文结合例题简单谈谈这几类加速器的工作原理。
一、高压加速器
高压加速器是利用直流电场加速带电粒子的加速器。
这类加速器结构简单,造价低廉。
例1、串列加速器是用来产生高能离子的装置。
如图(一)中虚线框内为其主体的原理示意图,其中加速管的中部b 处有很高的正电势U,a 、c 两端均有电极接地(电势为零)。
现将速度很低的负一价碳离子从a 端输入,当离子到达b 处时,
可被设在b 处的特殊装置将其电子剥离,成为n 价正离子,
而不改变其速度大小,这些正n 价碳离子从c 端飞出后进入
一与其速度方向垂直的、磁感应强度为B 匀强磁场中,在磁
场中做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已知碳离子的质量
kg m 26100.2-⨯=,v U 5105.7⨯=,,2,50.0==n T B 基
元电荷c e 19106.1-⨯=,,求R.
解析:设碳离子到达b 处时的速度为1v ,从c 端射出时的速度为2v ,由能量关系得eU mv =2121……①,neU mv mv +=21212221
……②,进入磁场后,碳离子做圆周运动,
可得R
v m B nev 222=……③ , 由以上三式可得 e n mU nB R )1(21+=……④ , 由④式及题给数值可得R=0.75m
二、感应加速器
例2,电子感应加速器是利用变化磁场产生的电场加速电子的。
在圆形磁铁两极之间有一环形真空管,用交变电流励磁的电磁铁在两极间产生交变磁场,从而在环形室内产生很强的电场,使电子加速。
被加速的电子同时在洛仑兹力的作用下沿圆形轨道运动。
在10-1ms 内电子已经能获得很高的能量了。
最后把电子引入靶室,进行实验工作。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环行周长为=240m,加速后电子在环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率接近光速,其等效电流大小I=8mA,则环中约有多少个电子在运行?
解析:一周内每个电子通过每一截面一次,设电子个数为N,周期为T.则,T Ne I =c
L T =,
所以108193104103106.1240108⨯=⨯⨯⨯⨯⨯==--ec IL N 个 三、直线加速器
例3、如图二为一直线加速器原理的示意图。
在高真空长隧道中有n 个长度逐渐加大的共轴金属圆筒。
各筒相间隔地接在频率为 f 、电压峰值为U 的交变电源两极间。
筒间隙极小。
粒子从粒子源发出后经过第一次加速,以速度1v 进
入第一个圆筒。
此时第二个圆筒的电势比第一个圆
筒电势高。
若粒子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为使粒子
不断得到加速,各筒的长度应满足什么条件?
解析:由于每个金属筒内电场强度为零,因而粒子在每个筒内都应做匀速运动。
而粒子在经过每个筒的间隙处时应立即得到加速,才能使粒子能量不断增大。
因而粒子在每一个筒内运动的时间应为交变电流周期的一半,即半周期时间。
(1) 粒子在第n 到第n+1个圆筒间隙处被电场加速时,应满足:
22
12121n n mv mv qU -=+……① (2) 粒子通过第个n 筒时,已被加速(n-1)次。
应有:
2121221
)1(mv mv qU n n -=-……②
(3) 第n 个筒的长度应满足:n n n v f
v T l ⨯=⨯=212……③ 将②式代入③式得:。
21)1(221
v m
n qU f l n +-= (n=1、2、3……) 四、回旋加速器
例4、如图三是回旋加速器的示意图,一个扁圆柱行的金属盒子被分成两部分(称为D 形电极),A 、B 两电极与一高频交变电源相连,在缝隙处形成一个交变电场;整个D 形电极装在真空容器中,且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D 形电极所在的平面、由上向下(图中为垂直纸面向里);在两D 形电极缝隙间靠近A 极附近有一带正电的离子源K ,离子源K 发出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正离子(不计初速度)。
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此时A 极电势比B 极电势高),
正离子加速进入B 极D 形盒中,由于磁场的作用,离子
沿半圆形的轨道运动,并重新进入缝隙,这时恰好改
变电场方向(即B 极电势比A 极电势高),此离子在电
场中被再次加速,并进入A 极D 形盒中沿半圆形轨道
运动,……如此不断循环进行,当离子在两D 形盒内
依次沿半圆形轨道运动而逐渐趋于D 形盒的边缘,并
达到预期的速率后,用特殊装置把它们引出。
(忽略粒
子在缝隙中的运动时间)
(1) 试证明:高频交变电源的周期qB
m T π2=;
(2) 若每次对离子加速时的电压大小均为U ,求: 离子经K 次加速后,再次进入磁场运动 半径K R 的表达式(用B 、K 、q 、m 、U 表示);
(3) 试说明:离子在D 形盒中沿半圆轨道运动时,轨道是否是等间距分布?
解析:(1)r v m qvB 2= 经过半圆的时间为v
R t π= 又由题意可知,高频交变电源的周期与离子运动一周的时间相等,所以交变电源的周期为qB
m t T π22== (2)设离子经K 次加速时的速度为K v
则由动能定理可知 221K mv KqU = 得m
KqU v K 2= 又qB mv R K K =, 故 q
KUm B m KqU qB m R K 212== (3)设离子经K+2次加速后的速度为2+K v ,此时离子又回到与(2)中的同一个D 形盒中,半径为2+K R ,同理可得:q
Um K B qB mv R K K )2(2122+==++ 所以任意两轨道半径之比2
2+=+K K R R K K 可见,离子在D 形盒中沿半圆形轨道运动时,轨道是不等距分布的。
随着基本粒子的研究进入更深的层次,要求粒子轰击靶的能量越来越高,而建造超高能加速器受到种种条件限制。
为此,科学家们提出了对撞机的新概念。
在20世纪90年代对撞机得到迅速发展,先后建成了一批正负电子对撞机、质子—质子对撞机。
为了建造性能更好、能量更高的加速器,一些新的加速原理和方法相继出现了。
如电子环加速器、强电子束集团加速器、尾场加速器、逆自由电子激光加速器等等,这些新型加速器正在不断探索和发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