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中医经络学养生(大众讲座)

论中医经络学养生(大众讲座)


---酸----苦-----甘---辛----咸

五色----青----红-----黄---白----黑
必 形 诸外外
五体
五音----角----徵-----宫---商----羽 ---爪----面-----肉---皮----发
五窍----目—--舌-----唇---鼻—--耳
2021/3/13
9
中医以人为本的养生观念
论中医经络养生保健
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系列期刊《中医药通报》杂志社编委、编辑部主任
2021/3/13
1
我们应该知道的---
什么是养生?什么人需要养生? 怎样科学的养生? 为什么传统医学在养生方面有优势? 中医经络养生的方法是什么?
2021/3/13
2
健康概念
现代医学的健康标准 传统养生家的健康标准
2021/3/13
3
传统文化对中医养生的影响
古代哲学家对自然的研究方法 中医养生的思想精髓(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2021/3/13
4
养生目的
中医养生思想及WHO的标准异曲同工之 妙
生理--心理--社会的和谐(世界卫生组织 WHO的标准)
2021/3/13
5
养生原则
未病先防(《黄帝内经》生理规律) 既病防变 瘥后防复
中西医内脏的区别 古代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及中
医的关系及其在养生学中的应用
2021/3/13
8
中医脏腑的内外相应观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脏----肝----心----脾----肺----肾

疏泄 血、神 纳、化 气之主 藏精
有 诸 五味
(后天之本)
(先天之本)
胸腹部(任脉):三丹田(膻中、中脘、关元)Biblioteka 2021/3/1321
经典的养生穴位之4
背腰部(督脉):大椎、命门、百会
2021/3/13
22
谢 谢!
2021/3/13
23
2021/3/13
6
《黄帝内经》对人体生理规律的描述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 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 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 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 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 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 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 ,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
2021/3/13
7
中医基本理念
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三因论治(因人、因时、因地)
2021/3/13
10
养生方法
依据:《黄帝内经》曰:“上古之人, 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 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 形及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 去。”
方法:1、顺应自然 2、形神共养 3、扶正为主
2021/3/13
经络系统十二个经典养生穴
手 部:合谷、养老、内关 足 部:涌泉、三阴交、足三里 胸腹部:膻中、中脘、关元 背腰部:大椎、命门、百会
2021/3/13
18
经典的养生穴位之1
手部:合谷、养老、内关
2021/3/13
19
经典的养生穴位之2
足部:涌泉、三阴交、足三里
2021/3/13
20
经典的养生穴位之3
11
养生方法之1:顺应自然
理论依据:“人及天地相参,及日月相应” 自然规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养生原则:“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养生方面:如起居生活、饮食调养 最佳养生的年龄:男子五八女子五七 最佳养生的时节:冬至、夏至或二十四节气
2021/3/13
12
养生方法之2:形神共养
形和神的关系:如“病”字的涵义、情绪致病 养形:劳逸结合,小劳为宜(“久视伤血、久立
经络的作用(“决死生、处百病、调 虚实,不可不通。”)
经脉的组成(十二经脉、奇经八脉)
2021/3/13
15
十二经脉
经脉的命名(阴阳、四肢、脏腑) 十二经脉循行规律 十二经脉交接规律
2021/3/13
16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的循行 奇經八脈的作用 人中穴急救之涵义
2021/3/13
17
伤骨、久行伤筋、久卧伤气、久坐伤肉”) 养神:“憺淡虚无,真气从之,病安从来?”
(过喜伤心、过怒伤肝、悲忧伤肺、过思伤脾恐 惊伤肾)
2021/3/13
13
养生方法之3:扶正为主
保精护肾 健脾和胃 调养气血
2021/3/13
14
人体经络简况
经络的定义(人体气血的通路。“内 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