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企业文秘工作的一点认识
文秘工作是一个古老的职业,据说起源于4000多年前的夏朝。
它是随着管理组织和文字的出现,应运而生的,这就决定了其工作的基本性质,即辅助性、服务性、事务性。
“天地无垠争一隅,方寸之间蕴神奇”。
文秘工作是领导的参谋助手,是企业承上启下的桥梁纽带,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
一、要具备四个素质
一是“思想好”。
思想好是前提。
作为领导工作的辅助者、上传下达的中转者、重要文件的知情者,必须讲政治,顾大局,做国家政策、上级精神、领导思路的坚决拥护者、传播者、推动者;必须注重思想道德修养,养成诚实正直、任劳任怨、恪尽职责、严守机密的品格和作风。
二是“学习好”。
学习好是保障。
学习是提高个人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的基础,是适应工作、完善自我、不断提升的源泉和途径。
对于需要起草综合性公文材料、服务公司中心工作的文秘工作者,更是如此。
三是“作文好”。
作文好是基础。
公文是实施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公司决策部署的传达贯彻、基层落实情况的反馈、整体形象的展示,都离不开公文这个载体。
写好各类公文材料,发挥“以文辅政”作用,是办公室文秘人员的基本功,是看家本领,是立身之本。
四是“服务好”。
服务好是宗旨。
服务是办公室最基本的职能,早来一点,晚走一点,干快一点,做好一点,想全一点,看细一点,吃得了苦,熬得了夜,是办公室文秘人员必备的素质。
二、要注重学习积累
文秘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一个材料、每一次会议、每一项工作,往往涉及方方面面,大至国家方针政策,小至公文格式,如果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材料积累,将无从下笔,甚至句句外行、错误百出。
因此,学习积累是第一需要。
学什么?一是身在兵位,胸为帅谋。
及时学习上级政策,跟进急剧变化的新形势新任务,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具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随时学习、理解和把握上级精神和领导思路,为材料写作提供正确导向。
二是广泛涉猎,重点钻研。
既要学习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的基本知识,学习企业管理基本知识,了解公司运行的基本规则、规律;又要认真研究公文写作知识,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不断提高公文写作水平。
怎么学?“处处留心皆学问”。
看到就摘、听到就记。
多看系统内文件,多读行业内报纸,多学领导讲话材料,多记领导讲话内容,尽量“掌握上情”。
多参加各类会议,多浏览内部网站,多了解具体工作推进情况,尽量“吃透下情”。
一些重要论述、重要举措、重要篇章、重要文件,在符合保密规定的情况下,可以“近水楼台”地去下载、复印、剪贴、留存。
掌握一条捷径:学会听会。
听领导讲话,听各部门汇报,从各种发言中吸取有用
的信息。
如果不听会,就像瞎子一样,不知道单位的工作思路,不了解企业的运行情况,写材料就会失去方向。
三、要写好应用公文
掌握以下三种常用公文的写作:
1.汇报材料
汇报材料是向上级反映公司工作情况的一种常用应用文,好与不好直接影响公司形象。
写好汇报材料,着重把握三点:一是突出重点。
紧紧围绕领导关注点来撰写材料,既要系统汇报,又要突出自身特点和亮点,不能面面俱到、没有特色。
因此,在动笔之前,先要想清楚,这份材料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重点、难点在哪里?如何去解决?有什么措施?把这些问题都想清楚了,文章的主题也就确立了,重点也就明确了。
二是实事求是。
领导调研的目的就是要听真话,听实话。
因此,各单位各部门上报的基础材料,必须准确可靠,不允许虚构,不允许拔高。
对汇报材料所涉及的重要数据,要反复核实。
所举事例除真实外还要具有代表性,有说服力。
要喜忧皆报,报喜要报够,勿揽功;报忧要报透,勿推卸。
三是语言简洁。
多用短句,少用长句,便于口头表达,切忌啰嗦冗长。
小标题更要精心锤炼,高度概括,力求给上级领导留下鲜明印象。
2.领导讲话
领导讲话是领导组织公务活动的重要方式,是总结推动工作的重要载体。
领导讲话材料一般具有较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和针
对性,要充分体现领导意图和领导艺术,要求很高,难度最大。
草拟领导讲话材料,着重把握三个步骤:一要及时沟通。
第一时间请示领导,明确领导意图,掌握讲话要点,做到有的放矢。
也可结合平时领导的讲话要求,提前草拟提纲,与领导沟通,取得领导认可,这样写起来就会少走弯路、少费工夫。
二要领会意图。
有时领导在交代意图时,只说了一些框架性的想法和意见。
这时,就要顺着领导的思想脉络,弄清楚领导要求写什么,为什么要写,从而挖掘出更新更深的东西。
学会举一反三,把领导简单分散的意见,扩充为比较全面系统的意见。
三要反复修改。
任何文章都不要寄希望“一遍成”。
必须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自己首先要反复推敲,如果自己不满意,送到领导那里,100%会被枪毙,这也是实践教训。
文章不厌修改,精雕细刻才能出精品。
3.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是根据会议记录、会议文件等加工整理而成,属于记录性文体,本身的写作要求并不高,关键是真实、准确、明白。
撰写会议纪要,着重把握三个特性:一是准确性。
必须确保准确、具体。
对于议定事项,能明确责任人、完成时限的,尽量写清楚,便于责任落实、跟踪督办。
二是概括性。
精其髓、概其要,把会上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发言加以整理,提炼出要点。
三是条理性。
对议定事项、布置工作,分类别、分层次归纳概括,分项叙述,让人一目了然。